第二场 “我没事”
电视上正播着某个大蛀虫的新闻,警车声时不时从街上呼啸而过。
傅 妻:听着这警车声,我真有点心惊肉跳。我只是让你顺便做点小动作而已,你没背着我去做大买卖吧?
傅燊渊:我那么没分寸?
傅 妻:我还是有点担心,昨晚我又做了噩梦,梦见你被公安局请走了。
傅燊渊:我没事。我刚去开了反贪工作会议来,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我就放心了,原来大把人比我还厉害。如今二三十万的事,司法机关根本没空来理睬。我算过了,就算不幸被政敌嗅出蛛丝马迹来,我的党票和干部身份以及以前的光辉历史就能抵掉很多年,不至于像平头百姓那样只好拿命去抵。万一倒透了霉,真要去坐牢,那钱也能留下来。只是想到为官多年,竟然落到要靠坐牢来给你们打下经济基础,不免有点悲哀。再说,我有好事时也没独吞,谁会看我不顺眼?
第三场 “上瘾了”
夜,九点,傅燊渊家客厅里,儿女们不在,傅燊渊夫妻俩在看报。 傅燊渊:(丢开报纸)看来得找机会给教育局一点颜色才行。 傅 妻:人家又惹了你什么了?
傅燊渊:他们兴建教师园地竟然不来找我签上点意见。
傅 妻:平时一到教师节你就下乡去躲赞助,现在你倒关心起教育来了? 傅燊渊:起码以后我还能给他们捐点旧器材什么的吧。 傅 妻:你就别去自留把柄了。
傅燊渊:不行,可不能肥了其他人而亏了我。 傅燊渊拿起电话就径直往承建教师园地的包工头家拨。 傅燊渊:(开心地)咱们的存款看来快要接近六位数了。 傅 妻:你竟然发展到了伸手要的地步。
傅燊渊:所以说女人就是女人,怕什么!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要玩就玩大点,否则划不来。
傅 妻:够用就行了。
傅燊渊:够什么用?现在我们要养房养车养享受,儿女们大学毕业后还要操心他们的工作和住房以及婚姻。更主要的是,我总不能一辈子当个小局长吧。做官多年,我已生疏了实际工作技能,要是有朝一日退下来,我能去打什么工?这一切的一切,都得靠大把的钱来冲锋陷阵。光靠我们俩的这点收入,简直是杯水车薪。有了钱,就算我退了位,也是高级百姓,照样有人来求我,不至于门前冷落鞍马稀。做清官有屁用?要是我因太清廉而被别人轰下台时,官员们会为我申冤并升我的职么?绝不会的,他们不知有多幸灾乐祸呢。也许会有几个百姓为我奔走呼号,但说不定要被打成刁民。我算是看透了。
监狱里。
记 者:明知山有虎,干嘛还偏向虎山行?
傅燊渊:跟你说个故事吧:有个小偷到好朋友家玩。当晚,朋友家就不见了一口大铁锅。第二天,小偷请人来转告说铁锅被藏在一个石洞里。朋友问他为什么这么不仗义,小偷歉意地说,我也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但我已上了瘾,看到值钱的东西,就手痒得难以忍受。
(文章有改动) 9.下列对戏剧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出共三场的短剧生动地塑造了傅燊渊这个不进监狱不罢休的贪官的形象,活画出一幅人生悲剧。
B.傅燊渊的妻子在戏剧中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是她一步步把傅燊渊推到了不可挽救的人生深渊。
C.三场剧的每一场都以傅燊渊的一句话做题目,准确而又简明地表现出傅燊渊腐败堕落的“轨迹”。
D.在第二场戏中,傅燊渊“我没事”的一段话,从侧面表现出目前官场腐败现象,揭示了贪官心理。
B [虽然傅燊渊的妻子曾经让傅燊渊为家人办事,但在第三场中,也曾让傅燊渊“住手”“刹车”。“她一步步把傅燊渊推到了不可挽救的人生深渊”说法不当。]
10.话剧中的几处舞台提示,各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戏剧中的舞台提示并不多,但每次提示,都具有揭示人物心理、推进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答案】 “看了一下子女的房间方向”是傅妻怕这种风气影响子女;“瞧了瞧窗外,犹豫片刻”是傅燊渊感觉事情不是正大光明的,有所顾忌;“丢开报纸”是傅燊渊因别人不给自己送礼而气愤;“开心地”是傅燊渊累计家中巨额受贿款之后的喜悦,是贪婪成瘾的表现。
11.怎样理解戏剧结尾处傅燊渊讲的故事?你认为傅燊渊的故事能回答记者的提问吗?(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是一个探究性题目。第一个问题,对傅燊渊所讲故事的理解,要结合“上瘾了”这一个小标题。第二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亮明观点,然后再结合剧本分析。
【答案】 (示例)傅燊渊想通过讲这个故事,揭示自己“贪”已成瘾的心理,来间接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不过我认为,傅燊渊并没有真正回答成瘾的原因,而是回避问题,从前文可以看出,傅燊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因为目无法纪、认为法网疏而不密,甚至错误地认为凭借自己的身份、贡献可以肆无忌惮,是不贪白不贪的错误思想在作怪。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9分)
汉兴有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此四人者,当秦之世,避而入商雒深山,以..
待天下之定也。自高祖闻而召之,不至。其后吕后用留侯计,迎而致之。四人既至,从太子见,高祖客而敬焉,太于得以为重,遂用自安。
其后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成帝时,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子真,子真遂不诎而终。
君平卜筮于成都市,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不通,依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余万言。
扬雄少时从游学,以而仕京师显名,数为朝廷在位贤者称君平德。杜陵李强素善雄,久之为益州牧,喜谓雄曰:“吾真得严君平矣。”雄曰:“君备礼以待之,彼人可见而不可得...诎也。”强心以为不然。及至蜀,致礼与相见,卒不敢言以为从事,乃叹曰:“扬子云诚知人!”
君平年九十余,遂以其业终,蜀人爱敬,至今称焉。及雄著书言当世士,称此二人。其论曰:“或问: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盍势诸名,卿可几?曰:君子德名为几。梁、齐、楚、赵之君非不富且贵也,恶乎成其名!谷口郑子真不诎其志,耕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楚两龚之洁,其清矣乎!蜀严湛冥,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虽随、和何以加诸?举兹以旃,不亦宝乎!”
自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郑子真、严君平皆未尝仕,然其风声足以激贪厉俗,近古之逸民也。
(《汉书·郑子真、严君平传》) 12.下列对文章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
B.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
C.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
D.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
D [句中“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句子结构对称,排除A、B两项;“依蓍龟”是“言”的状语,不要断开,排除C项。]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就是汉代有名的隐士“商山四皓”,隐士就是古代那些居于乡野山林的人,有的向往入仕但却无机会无能力入仕,有的是没有文化的农夫樵子细民野老,有的是入仕后辞官归隐山林。
B.卜筮,古代人民卜筮是为了求吉利,卜一次得不到吉兆,可以再卜几次。但通常情况下卜三次还不是吉兆的话,要进行的事情就暂时中止,待择吉日再卜,这就叫“卜筮不过三”。
C.蓍龟,指的是蓍草和龟甲,古人以为蓍千岁生三百茎,难能可贵,能预知吉凶;而龟乃长寿之物,古人认为其能通神,所以把它们作为卜筮的理想工具。
D.益州牧,与《陈情表》中“二州牧伯”的“牧伯”一样是对州郡长官的尊称。伯者,主一州之长;牧者,言牧养下民。
A [“隐士”是“士”阶层的成员之一,并不是所有居于乡野山林不入仕途之人都可称为隐士,那些向往入仕但却无机会无能力入仕之人不是隐士,那些没有文化的农夫樵子细民野老也不是隐士;只有那些能保持独立人格、追求思想自由、不委曲求全、不依附权势、具有超凡才德学识并且是真正出自内心不愿入仕的隐居者,才能被称之为隐士。]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严君平博览群书,他还根据老子和庄子的理论写下十几万字的著作。
B.元舅大将军王凤用厚礼聘子真,想要子真辅佐他,郑子真却不愿屈服于他人;杜陵李强也用厚礼聘君平,希望君平辅佐他,严君平也不愿屈服,无声地拒绝了李强。
C.扬雄很了解严君平的性格,多次对朝廷官吏称赞严君平的品行,还写书称赞他不做苟合之事,不操苟且之业,长久幽居却不改变节操,堪称国家的宝贝。
D.郑子真、严君平与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同样都是隐士,但后四人在太子恳请下出来辅佐太子,协助政事,而郑子真与严君平不肯当官也不肯出来协助政事。
B [原文是说李强“致礼与相见,卒不敢言以为从事”,并未说到严君平无声地拒绝了李强。]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郑子真、严君平皆未尝仕,然其风声足以激贪厉俗,近古之逸民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第(1)句中的关键词语有“裁”“自养”“闭肆”“下帘”;第(2)句中的关键词语有“风声”“逸民”。
【答案】 (1)(严君平)每天才接待几个人,收入百钱能够养活自己了,就关闭店铺放下帘子在家教授《老子》。
(2)郑子真、严君平等均未曾做官,然而他们的风范、名声足以阻止贪婪、激励世俗,是近古避世隐居之人。
【参考译文】
汉王朝兴起后,有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这四个人在秦王朝统治天下时,逃避到商雒山深处,等待天下平定。汉高祖听说后召见他们,他们没有来。后来吕后采用留侯张良的计策,(让皇太子带着丝织物,谦辞卑礼,用坐乘的小车将其)迎接到自己身边,辅佐自己。四人到来后,随从太子见高祖,高祖敬重他们而待为上宾,太子也由此受到重视,地位于是得以稳固。
他们之后,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子,都能修身自重,不该穿的不穿,不该吃的不吃。汉成帝在位时,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招聘子真,子真不应召,以不屈服而终。
君平在成都街市上占卜算卦,他认为:“占卜虽然是低贱的职业,但是可以使众人得到好处。有卜问邪恶不正之事的,就依照蓍草和龟甲向他言明利害。给做儿子的占卜,就依孝道解说;给做弟弟的占卜,晓以顺服之理;给做臣子的占卜,以忠君的思想为依据。这样因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