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消防培训手册 下载本文

M.V.“ 国兴1 ”消防安全培训手册

十、风机应急停止装置:

本船机舱、生活区、均有机械通风系统,风机的应急停止可以在驾驶台操作。需应急停止时只要按下对应区域的风机应急停止按扭至“切断”位置即可。

十一、机舱烟囱百叶窗、风机风门应急速闭装置:

本船机舱进风口共 处,其中 处为烟囱百叶窗,由位于驾驶台后部烟囱两侧 控制;另外 处为风机风门,其中 处为机舱风机风门,其挡

板由位于 控制, 处为分油机间风门,其挡板

控制。当机舱发生火灾需要释放大型二氧化碳灭火时,须停止机舱风机,并在 位置使用专用释放扳手操作,关闭烟囱百叶窗和机舱风机风门。

十二、生活区及机舱应急脱险通道:

1、生活区脱险通道:生活区脱险通道分主脱险通道和副脱险通道。

主脱险通道:房间——生活区走廊——楼梯通道——( 甲板)生活区两侧门—— 甲板; 副脱险通道:房间——生活区走廊两端通往生活区外甲板——生活区外各层甲板扶梯—— 甲板; 应急逃生:当你的居住场所走廊被烟火封堵,主、副脱险通道不能使用时,应及时采用应急逃生方法逃生。通常采用:关闭房门——打开房间窗户——放置逃生绳——逃生人员利用逃生绳滑至上甲板——救生艇甲板;

2、机舱脱险通道:当机舱失火,不能控制火势需人员撤离时,应通过最近的逃生路线撤离机舱。

1) 逃生点—— ——直梯—— —— 甲板 ——

船艉甲板——救生艇甲板;

2) 逃生点——机舱上行扶梯——机舱-2层—二层甲板通道——船艉甲板

——救生艇甲板

十三、手动失火报警点:

本船手动失火报警点分布于生活区和机舱各层,如发现火情要立即发出火警警报,应奔至离起火点最近的手动失火报警点,直接用手从易碎玻璃中间按下即可。值得注意的是,除消防控制站内的一只手动失火报警点可立即向全船发出声响报警外,其他处所的手动失火报警点启动后,仅向驾驶台、控制站发出声光报警,如无人处置,2分钟的延时后将自动启动全船报警。

十四、国际通岸接头:

本船配备有两套国际通岸接头,存放于消防控制站内,用于船舶发生火灾,失去一切动力,不能自行供水灭火时,由岸上或其他救助船舶供水水灭火。使用时,将通岸接头与对方通岸接头相连接,上紧螺丝,一端与对方消防栓连接,另一端与本船消防栓连接,对方启动消防泵向本船消防水管系供水。

十五、消防水枪、水带的使用:

本船消防水枪、水带分布全船,水枪全部为水柱/水雾两用水枪,其中生活

15

M.V.“ 国兴1 ”消防安全培训手册

区外水枪尺寸为 mm×? mm生活区内水枪尺寸为 mm×? mm,型号都是 ,使用前先启动消防泵或应急消防泵,将水带一端与水枪连接,另一端与消防栓连接,握紧水枪,开启消防栓。

每根水枪应两人操作,一人持枪,一人协助,操作人员要注意自身安全,水压太大时,要适当调整水压,防止水枪脱手伤人。

直流水柱在35~40度仰角时,射程最远,75度时可获最高射程。采用直流水柱灭火时,应尽可能使水柱朝火的中心、对准燃烧物;采用水雾灭火时,可吸收大量热量、窒息油类火,还有驱赶烟雾作用。

使用过多的水带,会造成水压降低,降低水柱冲击力,影响射程及灭火效

果。消防水栓处应保持通道畅通。

十六、紧急逃生呼吸装置(EEBD)的配备与使用:

由于船舶是一个封闭性场所,发生火灾事故时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

对船员安全逃生造成威胁,根据统计,在火灾事故中因烟雾和有毒气体造成人员窒息死亡的人员占70%。国际海事组织在船舶强制配备紧急逃生呼吸装置是增加船员安全脱险、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有效手段。 紧急逃生呼吸装置(EEBD)的一般要求:

紧急逃生呼吸装置是一种向逃生人员提供空气或氧气的装置,仅用于从有危险气体的舱室逃生的目的,紧急逃生呼吸装置由船级社认可发证。 设备结构与使用:

我轮配备的紧急逃生呼吸装置属压缩空气式紧急逃生呼吸装置:

由气瓶、瓶头阀、输气管、头罩和口鼻罩组成。面罩可以通过适当方式使之固定就位,并把眼睛、鼻和嘴全部罩住。气瓶是由 升容量的钢瓶制成的气瓶,内存普通压缩空气。面罩上有一个观察窗,供逃生人员对四周了望、观察。

使用时,将紧急逃生呼吸装置垮背在肩上,迅速取出头罩套好,打开瓶头阀,通过口鼻罩向逃生人员提供新鲜空气,逃生人员迅速逃离危险区域,设备可使用 分钟,足以帮助逃生人员至安全地点。 警告:

紧急逃生呼吸装置仅供遇险人员遭遇烟雾、有害气体威胁人员安全时使用, 不得用于救火、进入缺氧空舱或液货舱,也不得供消防员穿着使用。在这些场合,应采用适合这种应用目的自给式呼吸器。 设备配备:

我轮紧急逃生呼吸装置在生活区 处配备 只,机舱 处为值班人员配备 只。 培训:

紧急逃生呼吸装置应按公约每2个月一期对船员进行消防、救生培训的要求 制定培训计划,按培训计划对船员进行紧急逃生装置的培训,并作好记录。 维护保养:

每月对紧急逃生呼吸装置进行外观和压力检查,并作好记录。 检查发现气压压力不足,应立即送厂补充空气。

压缩空气瓶是高压容器,必须按生产厂要求定期进行压力试验,并由检修单位出具检验证明,方可继续使用;船舶要妥善保管检验证书。

十七、船舶的结构防火:

16

M.V.“ 国兴1 ”消防安全培训手册

船舶在结构上设置一些耐火隔离,对控制火灾和灭火都会形成明显的有利因素。结构防火主要是针对热的传播方式,使金属结构的热传导减弱,并大大增强对辐射的抵御。结构防火中的耐火分隔,分为A级分隔、B级分隔和C级分隔。

A级舱壁在温度达927℃时,可抵挡火焰和烟雾的通过达1小时。因为舱壁是不可燃的,所以不会着火,它也可以抵挡变形和弯曲。足以至少在1个小时内把火及燃烧产物限制在着火地点。A级舱壁必须由钢制成的并且是可用做主舱壁板和甲板的唯一等效材料。

B级舱壁在温度达843℃时,可抵挡火焰和烟雾的通过达30分钟。 C级隔舱板未列入耐火等级,不可期望它有抵挡烟雾或火焰的时间。

17

第七章 消防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维修

一、 通用紧急报警系统:

每周在驾驶台手动启动通用紧急报警系统,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 二、 自给式呼吸器:

每周检查空气瓶压力是否符合要求;空气瓶在固定装置上放置是否正确;空气瓶的瓶头阀和减压器上的旁通阀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高压空气管路和常压空气管路的橡胶皮是否老化、裂纹、渗漏;各接口处是否有气体渗漏;定期清洁和检查呼吸器面罩。 三、 应急消防泵:

每周试启动应急消防泵,检查出水压力是否符合要求;

每月检查轴承温度并做好记录;检查滚珠轴承是否有异常声音;检查密封

圈是否有漏水、异常声音或不正常高温;检查应急消防泵是否有异常震动。 四、 防火控制图:

每月检查图中布置数量和位置与船舶实际配备一致;图中设备所在的位置张贴IMO规定的符号和图样;图中船名等信息与船舶实际一致;两舷存放箱水密易于开启并标示“FIRE CONTROL PLAN”。 五、 便携式干粉灭火器:

每月进行外观检查,检视外观良好,清洁;附有定期检查卡并填写无遗漏,已按规定进行了检查和称重;备有足够的药剂;存放处所周围无妨碍取用的杂物堆放;已按规定张贴IMO标志。 每年检查药粉有无结块。

气瓶每年称重,对重量减少超过10%应及时更换。 每5年由船检机构进行水压实验并出具证明。 六、 便携式二氧化碳灭火器:

每月进行外观检查,检视外观良好,清洁;附有定期检查卡并填写无遗漏,已按规定进行了检查和称重;备有足够的备用灭火器;存放处所周围无妨碍取用的杂物堆放;已按规定张贴IMO标志。

每年称重,对内剂重量损失超过10%应及时补充。 每5年由船检机构进行水压实验并出具证明。 七、 便携式泡沫灭火器:

每月进行外观检查,检视外观良好,清洁;附有定期检查卡并填写无遗漏,已按规定进行了检查和称重;备有足够的备用灭火器;存放处所周围无妨碍取用的杂物堆放;已按规定张贴IMO标志。

每年称重,对内剂重量损失超过10%应及时补充。

每5年由船检机构进行水压实验并出具证明

八、 手提式泡沫枪:

每月进行外观检查,检视外观良好,清洁;附有定期检查卡并填写无遗漏,已按规定进行了检查,药液在有效期内;存放处所周围无妨碍取用的杂物堆放;已按规定张贴IMO标志。

在药液失效前更换(日本产有效期为4年,国产为2年)。 九、 大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每月二氧化碳间通风清洁,检查二氧化碳间内各物品是否正常(如温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