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8套名校模拟卷)新疆乌鲁木齐市2019届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下载本文

A.1 位置的机械能小于 3 位置的机械能

B.1 位置的动能最大,3 位置的势能最大,2 位置的机械能最小 C.由 1 到 3 的过程中,动能减少,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D.1 位置和 2 位置的势能相等,动能相等 【答案】B

【解析】由1—3位置物体在空中运动机械逐渐减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1位置的机械能大于3位置的机械能,A错。1位置的动能最大,3位置的势能最大,2位置物体与地面碰撞有能量损失,故2位置的机械能最小,B对。C错,1位置和2位置的势能相等,1位置动能大于2位置动能,D错 6.如图所示,小瓷碗漂浮在水面上,倾斜后能沉入水底,对这一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瓷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 B.小瓷碗浸没时和漂浮时相比所受的浮力变小了 C.小瓷碗能沉入水底是因为它受到的重力变大了 D.小瓷碗下沉过程中所受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 【答案】B

【解析】【详解】A. 小瓷碗漂浮时,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故A错误;B. 由于瓷碗浸没时是下沉,浮力小于重力,漂浮时与瓷碗重力相等,所以小瓷碗浸没时和漂浮时相比所受的浮力变小,故B正确;C. 瓷碗所受的重力不变,能沉入水底,因排开的水的体积减小,所受浮力减小,小于重力而引起的,故C错误;D. 小瓷碗下沉过程中重力大于浮力,D错误。故选B.

【点睛】对同一个小瓷碗,通过比较排开水的体积变化,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来比较所受的浮力的变化. 7.如图是一个自动体重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图,CB 部分为导体,BA 部分为绝缘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重显示表是用电压表改装成的

B.体重越大,体重显示表的示数就越大

C.体重测试仪所测体重越大,电路消耗的电能越多 D.体重测试仪电路由于缺少开关,始终处于通路 【答案】B

【解析】【详解】A. 由电路图可知,体重测试仪串联在电路中,所以体重显示表是用电流表改装成的,

故A不正确;B. 当测试仪所测体重越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根据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体重显示表的示数越大,故B正确;C. 由W=UIt可知,电路消耗电能的多少与工作时间有关,而工作时间不知,消耗电能的多少无法判断,故C不正确;D. 当自动体重测试仪的上方无物体时,滑片位于绝缘体的位置,电路处于断路,故D不正确。故选B. 【点睛】(1)根据电表的正确使用,即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判断体重显示表;(2)当测试仪所测体重越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根据W=UIt可知电路消耗电能的多少与工作时间有关.(3)当自动体重测试仪的上方无物体时,滑片位于绝缘体的位置,电路断路;

二、多选题

8.如图所示,螺丝刀是常用的工具,下列关于螺丝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螺丝刀此时是一个省力杠杆,阻力臂小于动力臂

B.如图乙所示,螺丝刀的手柄上有橡胶套,可以防止在带电操作时发生触电危险 C.如图乙所示,手柄橡胶套外表面有细密的颗粒凸出,这是为了减小摩擦 D.使用螺丝刀松螺丝时,先要用力压紧螺丝,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 【答案】AB

【解析】【详解】A. 图甲,螺丝刀的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正确;B. 如图乙,螺丝刀的手柄上有橡胶套,橡胶是绝缘体,可以防止漏电,避免在带电操作时发生触电事故,故B正确;C. 手柄橡胶套外表有细密的颗粒突出,目的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C错误;D. 使用螺丝刀松螺丝时,先要用力压紧螺丝,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D错。故选AB.

【点睛】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1)杠杆分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费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省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是等臂杠杆;(2)橡胶,是绝缘体,是很好的绝缘材料,可以防止漏电;(3)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三、填空题

9.建立物理模型是物理学研究问题时的一种重要方法。例如:研究平静水面产生的反射现象时,可以将水面看作是平面镜;研究_____时,可将其看作是_____。 【答案】定滑轮等臂杠杆

【解析】【详解】静的水面对光线反射的效果与平面镜类似,所以可以将水面看成平面镜;同理,在定滑轮中,定滑轮的动力臂和阻力臂都是圆的半径,两者相等,属于等臂杠杆.

【点睛】水不是平面镜,却可以起到平面镜的效果;同理,定滑轮也可以起到等臂杠杆的效果.

10.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来探究声音是由物体_____产生的;同学们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_____传来的;医院里利用超声波碎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

【答案】振动;; 空气能量

【解析】【详解】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同学们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点睛】(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能够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2)声音可以传播信息,也可以传播能量.

11.如图所示,冰壶从出发点A被运动员推着运动6m后,在B被推出,沿冰道运动30m到O点停下来。被推出去的冰壶停下来,是由于 ;从A点到O点运动过程中,若运动员对冰壶的推力是10N,运动员对冰壶做的功是 J。

【答案】冰面对冰壶有摩擦阻力,60 J

【解析】试题分析:冰壶从出发点A被运动员推着运动6m后,在B被推出,沿冰道运动30m到O点停下来。冰壶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是由于受到力的作用,是冰面对冰壶的摩擦阻力使冰壶停下来的,从A点到O点运动过程中,若运动员对冰壶的推力是10N,运动员对冰壶做的功是:W=Fs=10N×6m=60J。 考点:摩擦力和功

12.冬天,护路工人常向结冰的公路面撒盐除冰,这是利用_____(选填“降低”或“升高”)熔点的方法来熔化冰的。从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酒精,其原理是利用酒精和水的_____不同。 【答案】降低, 沸点

【解析】【详解】(1)冬天,护路工人常向公路面撒盐除冰,这是利用降低熔点使冰雪尽快熔化。(2)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分离出酒精常采用分馏法,主要是因为酒精和水的沸点不同。

【点睛】(1)晶体的熔点由于杂质的存在或外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含有杂质、外加压强变大,都会使晶体的熔点降低.(2)由于水的沸点高于酒精的沸点,因此可利用酒精和水沸点不同来分离.

13.如图甲所示是电阻 R 和小灯泡 L 的 U-I 图象,若将电阻 R 与小灯泡 L 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电流表示数为 0.4A,则电源电压为_____V,电阻 R 的功率为_____W。

【答案】30.8

【解析】【详解】由I=可知,电阻阻值:R==5Ω,由图示图像可知,电流I=0.4A时,UL

2

2

=1V,UR=2V,电源电压:U=UL+UR=1V+2V=3V, 电阻 R 的功率为:P=IR=(0.4A)5Ω=0.8W.

四、实验题

14.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蜡烛的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当凸透镜的焦距 f=10cm、物距 u=15cm、像距 v=30cm 时,在光屏上得到_____、_____的实像。撤去光屏,简要说明观察该像的方法:_____。

【答案】倒立放大应把眼睛放在光屏原来位置右侧某一区域向左看

【解析】此时凸透镜的焦距f=10cm、物距u=15cm、像距v=30cm时,即物体处于1倍焦距好和2倍焦距之间,像成在另一侧的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撤去光屏,观察该像的方法是:在光屏原位置右侧距离凸透镜30cm左右的地方向左看即可;故答案为:倒立、放大的实像;在光屏原位置右侧距离凸透镜30cm左右的地方向左看.

15.如图,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明选用小车、斜面、木板、钩码、木块等器材进行如下的实验探究:

(1)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来判断小车动能的大小,这种常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

(2)为了研究汽车超速问题,实验中应选择_____两个图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小车的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则动能越大;

(3)为了研究汽车超载问题,实验中应选择乙、丙两个图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_____。 【答案】木块被推动距离的远近转换法甲、乙小车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解析】【详解】(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移动的距离的远近,比较小车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小车动能的大小,这是转换法的运用;(2)超速是指汽车的质量一定,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实验中应选择甲、乙两个图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小车的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则动能越大;(3)为了研究汽车超载问题,实验中应选择乙、丙两个图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小车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点睛】(1)实验中小车的动能大小通过比较小车推动木块距离的远近来反映,是转换法的运用;(2)(3)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根据控制变量法可进行实验并得出结论: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16.物理课上同学们观察到了如图甲所示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现象说明了_____。

(2)稍后同学们用如图乙所示的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①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通过观察_____可以判断金属盒处水的压强大小。下列试验中用到了相同的方法的是_________。

A.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B.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C.用光线表示光的路径 D.平面镜成像实验 ②若金属盒放入水中,U 型管两侧液面相平,说明_____,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

③压强计调节正常后,金属盒先后浸入两杯液体中,如图丙和丁所示。同学们发现图丁中 U 型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丁杯子中盛的液体密度更大,这个结论是_____(选填“可靠的”或者“不可靠的”),因为_____。

【答案】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U 型管液面的高度差A压强计气密性不好将金属盒从水中拿出,检查实验装置并重新安装不可靠的没有控制深度相同

【解析】【详解】(1)图中现象说明了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①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用到了相同的方法的是:A.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通过弹簧的形变量反映力的大小。②若金属盒放入水中,U 型管两侧液面相平,是因为压强计的气密性不好,软管中的气体和大气相通,等于大气压强,橡皮膜受到压强时,软管内的气体压强不会发生变化,U形管中的液面就不会出现高度差;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将金属盒从水中拿出,检查实验装置并重新安装;③要探究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的关系,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深度不变,而丙和丁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所以结论不可靠。

【点睛】(1)掌握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应被测压强的大小;(2)压强计是通过橡皮膜来感受压强的,若和橡皮膜连接的软管出现漏气,不论橡皮膜是否受到压强,软管中气体的压强都等于大气压,压强计中液面就不会出现高度差;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