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营区小学数学1—3年级集体备课材料(2011 - 2012学年度上学期) 下载本文

船营区小学数学1—3年级集体备课材料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

根据几年来课程改革实验的经验和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在深入调查、认真研讨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进行本次集体备课。 本次集体备课主要有三项内容:

1、对《上好课:问题与对策》教材的第一单元进行培训

2、解读教材。结合学科工作重点、工作思路,解读教材,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3、下发教学进度(教学进度表附后)

《上好课:问题与对策》(小学数学)第二版

第一节 数学情境应该如何创设

现象一:为情境而情境的教学行为;(认识物体和图形)

现象二:情境之后,学生弄不清楚教师的设计意图;(表内乘法教学) 现象三:一味地追求生活化,“情境”=生活;(角的教学) ●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什么?

它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吗?则不然。

它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而服务的,教师应该用情境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

撑,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素养提升提供场景。 ●那么,它的教育功能有哪些? 1、激发兴趣;

2、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要有丰富的现实背景,赋予思考的现实素材);

3、激活学生已有经验; 4、唤醒问题意识; 5、启迪深刻思维; ●教学策略与建议:

1、注重问题性(例:认识物体和图形) 2、注重挑战性(例:进位加法) 3、突出现实性(例:测量)

4、突出开放性(例:表内乘法二)

第二节 学生什么都能发现吗

现象一:现在上数学课尤其是公开课时,教师都喜欢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经常失

语,不知所云。

现象二:教学中简单的灌输替代了学生的尝试发现。

现象三:教师该讲的不敢说,该做的题不敢提示,该问的问题不敢呈现。 ●会诊、分析:

误区一、教师以为学生什么都能发现。 误区二、接受就是注入灌输。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凸显数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时应加强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呈现的素材是

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2、凸显内容呈现的多样化。(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凸显学习过程的探究性。(激活探究欲望,提供探究材料,构建探究性活动活动过程,

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在探究中发现,合作探究,自主建构。)

4、凸显合作与交流,提倡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第三节 数学课学生会交流吗

现象一: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是单向的,当一个问题提出以后,教师只与一名学生

在交流,其他学生没有主动介入交流与思考。 现象二:没有倾听别人的发言,只顾自己想出的办法。 现象三:教师的评价语单一

●问题会诊: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还存在着许多数学交流的问题:如学生数学交流意识不

强,不会表述自己的观点,不会倾听别人发言,小组讨论交流机会不均等。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因素:

(1)教师对课堂教学交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例:长度单位) (2)在新课程背景下有的教师重视数学交流,但形式化比较严重,缺乏正确的指导。(角的初步认识)

(3)学生课堂交流的意识淡薄。(例:统计)

(4)教材编写缺少课堂数学交流的题材。(例:有余数的除法) ●价值体现在:

1、促进数学思考 2、发展数学语言 3、培养合作意识 4、生成教学资源

5、积累活动经验 6、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策略与建议:

1、优化数学语言 2、培养倾听品质 3、鼓励互动评价

4、形成和谐氛围

第六节 怎样体现算法的多样性

现象一:为了得出书上的算法,教师一味地让学生想“还有其他方法吗” 现象二:“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算”

全面代替多样-------算法越多越好吗?怎样理解“多”字?案例:《解决问题》

全部代替个体-------多样化的算法必须人人都要掌握吗?

统一代替优化-------优化就是用统一的方法算吗?(例《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相互排斥-------------多样化就不能优化吗?

第七节:怎样培养数感

●正确理解培养数感的内涵 1、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应用数感 2、唤醒已有经验,思考拓展数感 3、引导自主探索,主动构建数感 4、丰富充分体验,积累形成数感 5、重视估计猜测,有效发展数感 6、优化活动过程,孕育培养数感 7、注重学科融合,巩固丰富数感 8、关注解决问题,训练强化数感

第八节:怎样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的三个原则:估算一定要简单;估算要符合实际;估算没有固定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