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内审 下载本文

音我是更愿意听的。

正是公司决策层对国有资产负责的境界,为内部审计营造了良好的审计环境,使得新型构架的内部审计从一开始就沿着企业设定的目标顺利起步,步入正轨。

在国家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应达到50%的情况下,武钢已经达到100%。而且,武对子公司的现职审计也达到100%,这在全国是率先实行的。

从事后到事前

几年前,武钢的内部审计也只是停留在以财务审计为主线的方式上。2001年“债转股”改革之后,其管理的难度、跨度、层次比以前更加复杂,风险更大。尤其是随着武钢不断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武钢人意识到,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审计。

“以财务为主线的审计审的是一种结果,是以既定的事实、资产的流失为代价的,其效果性是很差的。”武钢3年前组建了集团审计部,决策层首先为企业灌输的理念就是“一个企业的审计应该是从防范企业的风险开始。”从此,武钢的审计从事后走到了事前。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武钢对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事后审计有什么用?我们把它转换成事前审计,任期审计。就是领导人在任的时候,我们就对他实行审计,还可以对他进行问责。”

在国家要求对领担任经济责任审计应达到50%的情况下,武钢已经达到100%。“我们同组织部是这样协调的,先审后离,我们部审计完,组织部门不下文。”而且,武钢对子公司的现职审计也达到100%,这在全国也是率先实行的。“从事后到事前,不仅增强了国企领者对企业、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心,还可以预防风险,使风险尽量降低到最低。”

2002年,这个立足于信息对接的控制模型获得了全国内部审计成果特别贡献奖,它的特点就是关注接口,关注变化。

从关注环节到关注系统

对于内部审计的控制职能,谭丽丽也有自己的见解?“以前内部审计是以财务为主线,审来审去审的是财务。其实,管理最大的问题不是在财务,也不是在管理的某个环节本身,而是在整个系统中一个环节与另一个环节的接口部位。”

武钢内部审计创立的“纵向到底的源头审计法”、“横向到边的终点审计法”、”采购与应付款的内环审计法’、跨越部门及专业的外环审计法”,已跳出了传统的管理思路,将“循环论”运用得有声有色。

“我们自己制定的这个模型,不是理论上的那种循环,是把整个控制看作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而且这个系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用这种理念来取代以前被专业隔阂的缺陷性的流程。”谭丽丽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以前审查工程招标这一环节,发标走100万,中标可能是80万,查到此就为止了。审概算的时候,这一工程的概算走100万,没有超标,也审查到此为止了。实际上, 这两个环节就没有连接起来:既然中标是80 万,为什么概算又回到了100万?这20万到 哪去了?所以说,如果把每个专业都作为孤立的环节,是

永远得不到信息的循环。”鉴于此,武钢的这个模型把所有环节都联系到一起,这样的控制效果大大增强。因为没有信息,人人可以推托责任,而一旦有了信息,却能让人无法推托责任。2002年,这个立足于信息对接的控制模型获得了全国内部审计成果特别贡献奖,它的特点就是关注接口,关注变化。 “任何一个系统在发生变化时都会有风 险。人们普遍认为系统是有序的,其实不是 这样,无序和混乱也是系统的产物。同样,一项管理的创新,人们往往只看到它给项目带来生机,其实,它也会带来投机。”谭丽丽非常看重系统的整体管理,“企业管理最可怕的事实就是现有制度既不执行也不废止,这样就造成混沌。我们看不见的那股力量就会在制度上钻空子,打时间差、打空间差、打制度差。所以控制一定要是全方位的控制,系统一定是个整合的系统。”

就是这个自创的审计系统模型,给武钢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益。它一方面能有效弥补内控的缺陷,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所有员工对控制的认识。“现在,我们的员工和所有管理人员都有这样理解,控制不是一个环节,而是一个系统,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是一个管理的保证体系。”

通过这样一种审计,带动了部门之间的联手管理,特别是武钢的“审计会诊”。以前,很多部门都会说“这个不是我的责任”,现在,凡是审计的项目涉及到了哪个部门,哪个部门的人都汇集在一起,共同会诊,“这就带动了一种负责任的服务,没有互相推诿,没有借口。这就是系统的一种整体的效应,这也使我们的审计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

“内部审计三部曲”:开始不了解,被审单位有抵触情绪;查出问题他们很紧张;从最后的解决方式看,他们会觉得审计还是很讲道理的,是在帮助他。 从经济警察到经济良医

“内部审计应该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学习型团队,走一只不同技能的团队,我们不仅是独立于企业的监督者,更是企业的一个良医。”内部审计在企业范围内公开披露审计报告,是现代企业加强监管、自律,致力于公司治理,营造优良的企业文化的明智之举。批漏的目的是降低未来的风险,批漏的质量体现在对坏消息批漏的深度。这对于一个最讲人情味的国度,对舆论的惧怕成为国内众多内部审计部门迟迟不敢举起这面旗帜,对重要部门不敢触及,对突出问题不敢揭漏的动因。

武钢从2002年开始实行审计公示,公司领导认为:记住一个错误的教训比记住一个成功的经验更深刻,坦荡的披露是建立诚信的途径,由此旗帜鲜明提出“只审计,不披露等于没审计;只披露,不查处,等于没披露。只查处,不整改,等于没查处。”的审计原则。

“我们每次重大的审计之后,都把审计结果进行公示。如果没有这个程序,审计结果就会自生自灭。但是,我们不是以查处为目的,整改才是目的,我们常常同与被审单位联于进行公示,被基层领导誉为“难得的机会、难得的教育、难得的交流。”。”其实,武钢推行内部审计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谭丽丽戏称“内部审计三部曲”:开始不了解,被审单位有抵

触情绪;查出问题他们很紧张;最后的解决方式他们会觉得审计还走很讲道理的,是在帮助他。

从不理解到理解再到需要,这样一个过 程都源于这个“讲道理。在不理解的时候,人 们总是认为内部审计就是纪委,就是警察,以“抓着你了!”为快。谭丽丽和她的同仁用这样的理念感化被审单位:“防范胜于查处,审计寓于服务”。关键在于防御风险,与管理者产生共鸣。不是等到有了问题才来查你,而是在出问题之前就提醒你,这里有风险,这样被审单位就会明白审计是与他的步调一致的;“遇到问题找方法。在审计项目中查出了问题,不是为了查处责任人,而是要找一种解决的方法。“控制不是为了控制而控制,最大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益。”

我们的审计是一种增值性的服务,通过我们的审计,把大量的审计成果迅速转化为管理成果,这就是生产力。如果一个企业的内部审计都不值得信赖,这个企业是没有希望的。

从差错防弊到价值增值

谭丽丽的人生格言是:生活、事业都要,快乐享受每一天,其实,谁都知道,她的“快乐每一天”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三年来,她几乎没有休息过,她脑子里的每一根弦都绷在工作上。“审计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旦进入审计程序,无数双眼睛就会盯着你,人家就等着你发表审计意见。”说还是不说?这是一种选择。“干我们这一行,不是揭露管理的缺陷,就是被管理的缺陷所束缚。即使你不发表任何意见,也等于你发表了意见,发表了你对问题保持默许的意见。”

谭丽丽说:“面对审计披露,我们输不起。因为我们的审计披露,在很大程度上面对的是企业管理的缺陷和舞弊,是来自我们看不见的市场中的那股抗衡的力量。同时,内部审计由于并不亲自参加经济活动,更无舞弊与欺诈的经历,处于信息不对称、专业局限、监管冲突等劣势地位,审计风险非常大。而内部审计在审计披露中是绝对输不起的,因为这是一场真正的较量!是真实与谎言、规范与缺陷、诚信与舞弊、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较量,我们如何输得起?”这是她总在问自己、问部下的一句话。

那又靠什么去赢呢?“靠素质,我们要不断学习。”她总是强调,内部审计是“有为才有位”。从实现审计的目标来讲,我们要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这是发挥审计功效的一个必备的条件,所以它需要有位。但是这个地住需要自己有所为,没有为,给你再大的地位,你又会怎样?那是名不副实的。所以要通过自己的‘有为’让企业不听认识内部的价值,不断带给企业新的收获和启示,然后再赋予你更大的职责范围,给你更大的舞台。你又有更大的空间施展你的审计职能,使企业有更好的管理效果,这是一种互动的效应。”

面对“内部审计有没有无所谓”这种说法,谭丽丽很坦然,“如果是一种围绕财务的事后监督,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当然有没有无所谓,还有外部审计、国家监督呢;如果

立足于查问题为主、处罚人为主,与被审计对象没有一致的目的,这种审计的作用也只能是公司‘看门狗’。”

“但是,我们的审计是一种增值性的服务,通过我们的审计,把大量的审计成果迅速转化为管理成果,这就是生产力。另外,一个富有成效的内部审计就是企业一块品牌。有效的内部审计在国际上被当做企业的良心,是企业道德文化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一个企业的内部审计都不值得佶赖,这个企业是没有希望的。

2003年,谭丽丽在海峡两岸内部审计成果交流中,台湾的同仁听了她的讲演,将她团团围住,赞不绝口地说:你们武钢有这么好的内部审计,我们一定要让很多的人来买你们的股票!

就是凭着这样的理念,武钢的内部审计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凭着这样的理念,谭丽丽很有自信的对武钢承诺:“我们的审计要做成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