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教学实录1高品质版 下载本文

邓老师: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好,请坐。张默同学呢?你又是怎么理解祥林嫂的形象,怎么理解作者的意图的?

张 默:我觉得祥林嫂本身她内心就一直沉浸在过去那种悲痛之中,一直没有走出来,或者说,她根本就不知道要走出来,她完全就被那种东西击垮了,因为她无知,她不知道真正的人,是应该活在当下的。

邓老师:那么你觉得鲁迅先生塑造这么一个人物,他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张 默:我觉得他想要传递的信息就是一种警示,因为他当时那个时代,那个中国,当时能够影响国运的人都不干事,要么沉浸在近代的那些耻辱,要么沉浸在过去的封建时期的辉煌,没有说我们当下要干什么,要我们中国强大起来,我觉得鲁迅是否想借祥林嫂这个形象,引起当时有识之士的一些反思,思考一下当今的所作所为。

邓老师:也就是说你觉得不能活在当下是祥林嫂的悲哀。石儒婧,在平台上说祥林嫂这么做是出卖自己的苦难,换取别人的同情,那你觉得鲁迅先生祥林嫂塑造这个形象,想要表达什么呢?

石儒婧:我觉得这也是对于祥林嫂的一种讽刺和批判。我觉得她的这种做法就是精神胜利法,张默说她不知道走出过去,我觉得她根本不想走出过去。她就是沉浸其中。

邓老师:也就是说,你觉得鲁迅先生想借此批判这种心态不应该,大家对此有没有不同意见?

刘 睿:我认为鲁迅先生并不是要批判祥林嫂,我觉得鲁迅先生这么写,是想塑造一个深陷于过去之痛苦中无法自拔的一个劳动妇女形象,来对当时的那个社会,没有人情的,黑暗的现象作一个批判。而不是批判祥林嫂个人。

邓老师:为什么呢?

刘 睿:对于一个遭遇不幸的人,不光丧夫,而且丧子。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孩子可能比她自己还重要,她心里肯定有一个创伤,一直刺痛她,她需要一种东西来麻痹自己,所以她一遍一遍讲过去的事情,我觉得她没有太多换取别人同情的意味,更多的是想从莫大的痛苦中,稍稍解脱一下,而当时的环境,周围的人,对他这个故事,只是捡趣事似的听一听,而并没有给予她真正的关怀与安慰。所以鲁迅更多的是揭露当时的社会没有人情,否则她也不会深陷当中,不能自拔。如果换一个好的社会,也许能帮助她。

邓老师:你觉得鲁迅先生的矛头是指向那个社会的?

刘 睿:对,当时那个封建环境把周围的人摧残了,也把祥林嫂摧残了。

刘星雨:我同意刘睿的说法,我觉得祥林嫂是一个挺坚强的人。第一次丧夫的时候,她面上还有血色,她还能到鲁镇去做活,她还能有一些开心的笑颜,我觉得她已经很坚强了。

她第二次丧夫的时候,她又丧夫,又丧子,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太大的打击了。我们作为学生,一场考试没考好,尚且还要念叨上两句,想上一个星期左右。她面对这么大的打击,这么反复说得话……我觉得她没有错,错的是这个社会。没有人能真正同情她,没有人能排遣她这种痛苦。

邓老师:也就是说错不在祥林嫂,鲁迅先生批判的是这个社会。

石儒婧:后来全镇的人们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就烦得头痛,我觉得这事搁谁都会这样的。你听一个人婆婆妈妈地跟你讲她以前丧夫丧子的事,听了十好几遍。我觉得在这个方面,世界固然无情,但鲁迅不止批判了这个社会。有这样一句话:“这个故事倒颇有效……”,我觉得是鲁迅的一种讽刺,有效,是说祥林嫂达到了她的目的。她的目的就是“男人听到这里没趣的走开,女人们倒改换了鄙薄的神气……”所以我觉得祥林嫂就是在麻痹自己。

邓老师:大家看她找到一个词来分析:“颇有效”。有没有道理呢?

郄 艺:我觉得“有效”,是鲁迅先生常用的手法——反语,不是说祥林嫂通过这个故事达到什么目的,而是对于冷酷的社会,人人都要带上虚假的面具,做出一副很假惺惺的样子的讽刺和批判。全文中有两大段文字都是祥林嫂在很详细地向人们讲她念念不忘的那段经历,她每一个细节都能记得那么清楚,而且这两段几乎就没有变化。可见这件事对她打击多么的大,印象那么的深刻,无法摆脱这种痛苦。但是这种深切的痛苦根本不被周围的人所理解,他们也不愿意去理解这样一个地位低下的妇女。还有后面那些老女人,大家都是女人的话,可能就应该有一些同情怜悯,因为她们自己也会有孩子、丈夫,但是没人理解她,她们只是陪出一些眼泪,然后就满足自己要装装样子的感觉,然后就自我肯定一下,彼此肯定一下,我们都挺善的。然后就走人了。没有人愿意理解祥林嫂。如果祥林嫂是要出卖自己的经历的话,那她得到了什么,因为出卖是为了要获得,但是祥林嫂想必也很清楚,她根本就得不到什么,包括一丝一毫的同情都不会从周围人身上得到。因为,文章中说,她自己也觉得没趣,就走开了。大家一露出鄙夷的神情,她就不往下讲了,课件她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察觉到别人对她反复叨念自己经历的厌烦和鄙视。但是为什么她还是说,不是显示这个人有多么烦人,还是想说她受打击之深。所以跟刘睿差不多,还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讽刺和批判。

邓老师:也就是说这么写主要还是想突出她痛苦有多么深,对吧?(学生点头)霍嘉睿要说。

霍嘉睿:我觉得大家争论焦点是,这是祥林嫂的错,还是整个社会的错。但是鲁迅高明就高明在这,因为人可以被他身处的环境影响,但他也是作为一个环境来影响别人,所以,鲁迅在这篇文章呼吁的是一种改变,就是这个社会的体制,包括人们的思想。不管大家认为是谁的错,都没有关系,因为他们都是封建体制下的一种产物。所以鲁迅先生呼吁的是一种

社会的觉醒,和体制的改变。

邓老师:霍嘉睿同学颇有大家风范,站在一个高屋建瓴的角度来看各位同学的讨论、争论,他认为并不矛盾。有的是针对人物个人的一些思想问题,有的是针对社会的问题,他觉得在鲁迅的作品里头,这二者兼而有之。还有同学,你说。

张哲明:我认为社会问题跟祥林嫂问题都有,但我更同意张默同学的,祥林嫂个人问题更大。先反驳郄艺的观点,那两段文字其实是不一样的,第二次在叫“阿毛”时加了叹号,说明这事在祥林嫂心理是一次一次加深的,她始终走不出过去的阴影。

李羲明:我认为作者反复写她回忆阿毛被狼叼走的事情,除了表现出自己经受巨大的痛苦之外,还表现出,她对她的孩子强烈的爱。她的心已经死了,她需要同情也没有用了。但是旁边的人,面对一个失去了儿子,经历很大痛苦的人,一点同情也不给,反正我支持刘睿和郄艺的想法,就是批判当时社会,并且主要表现一个劳动妇女对孩子的爱。

邓老师:请坐,哎呀,太多同学举手了……

张 希:首先我同意霍嘉睿的观点,一个问题的原因毕竟会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首先我觉得鲁迅先生,塑造祥林嫂这个人物,只是一个很平凡的普通人,她出现这样的悲剧,其一肯定是有客观因素的,客观因素就是这个社会的原因。一个好的社会如果只会让精英很好的活下去,而不能让普通人或弱者得到很好的生活的话,那这就不能说是一个好的社会。鲁迅先生肯定对这个社会进行了批判和讽刺。其次,我觉得祥林嫂自身一定会有她自己的问题的,就是不够坚强一类的。但是具体对于哪种原因更重要一些,我感觉,这篇文章的读者是各种各样的,要由读者来认定。如果当时社会,统治阶级的人,他们看到这篇文章,他们肯定认为这篇文章在说我们原因层面上更大一点,更深刻地剖析这个社会。但是如果是一个人民、一个小公民、小市民看到的话,他也会反思自己,就是如果我想更好的活下去,我应该少受环境的影响,我应该自己更坚强。

邓老师:时间的关系,那么多同学在进行深入的讨论。我承接着张希同学的发言来说,好几个同学让我们看到了这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都有。可是,也有很多同学关注到了,还要看鲁迅先生笔下的这个人物,她处于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我们务必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张希同学的观点真新颖。这个地方提醒我们了,要关注祥林嫂,她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处于社会哪个阶层的。张默同学提出来了要活在当下,石儒婧同学说祥林嫂内心不够强大,大家的跟帖让我很欣慰,我觉得咱们实验班的每个同学内心真的是很强大的,都有一种自信,我能够活在当下。可是你们这一种心理、精神、信念从哪来的?是你们生来就有的吗?对,显然是你们的知识学养,是你们的家庭环境,是你们的社会环境提供给你们的。那我们回过头来分析,祥林嫂处于一个什么社会?处于一个什么环境?那么她能不能得出活在当下的结论?

有很多同学通过仔细研读读文本,提出来让我们关注祥林嫂一生的命运,不能只看课文的这一个地方。这一个地方她固然是不断重复自己的故事,体现她的软弱、无助、甚至无能。但是联系小说的前后情节,联系她的几次遭遇,鲁迅先生在这更多的是要表现对她的批判还是同情?

学生:同情。

邓老师:嗯,还是同情,这一点我们能不能够达成共识?能,是同情的。当然也不排除祥林嫂内心是如部分同学所希望的那么强大的,但是我们不能够停留在表面行为上,而要深入挖掘她为什么不能强大起来。她第一次来到鲁镇她是一个死了丈夫,从婆家逃出来的新寡的一个少妇。我们再回忆她的过去,她是一个童养媳,已经够悲惨的了。她第二次到鲁镇的时候,第二个丈夫也死了,孩子也死了,是这么一个孤苦伶仃的苦命人。她去诉说自己的悲惨,是不是人之常情?刚才刘星雨同学特别提到,她已经够坚强的了!是不是同学们?我们看到她反复沉浸在痛苦中,可是你看她经受那么多的惨痛的打击,她还能在众人的冷眼中,“分明能感觉到那些又尖又冷的笑影”。最后她真的是出卖自己的这些痛苦来换取别人的同情吗?(很多同学摇头。)她是已经敏锐地感觉到别人已经再也不同情她了,从此以后她就怎么样啊,不说了,闭嘴了,带着她那块大家认为耻辱的伤疤,在众人鄙视的眼光下,默默地跑街、淘米、洗菜、做活。那么当我们看到这些场景的时候,相信每个同学都能感受到鲁迅先生那种同情。当然批判是肯定的,很多同学也提出来了,很直接的批判就是世人鲁镇人太残忍。有没有对祥林嫂本身的批判呢?同学们一分析,有,她那样一种让人厌烦的方法,太不聪明了,太不会察言观色了。

镇上的人是因为她反复说自己的故事才厌倦她的吗?不是,在她没说故事之前,“鲁镇人还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老师读三处原文)

我们从这些语言可以看出来,祥林嫂更在乎的是别人还是自己? 学生:自己。

邓老师:她特别在意的是自己的痛苦,但是她的这种痛苦我们能不能理解?太能理解了。 我们今天的争论依然很激烈,因为课堂时间有限,下面我们梳理一下,面对争论,我们如何解读文学作品和人物形象。

打出PPT:

面对争论 如何解读? 分析人物的外部语言 感知人物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