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说课稿全套 下载本文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全套说课稿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发达的古代农业》。

本课是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的第1课。农业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生产部门,而中国又是世界上四大农业古国之一,自古以来,就有以农立国的历史传统。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为人们提供生活必需的粮食和副食品,为手工业部门提供原料。因此,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有利于我们对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形成整体认识。

高一学生经过政治卷的学习,已经懂得了历史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基本思维,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心,但学习方法和习惯还待养成。因此,我认为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本课课标、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我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学生通过情景再现和角色扮演,能够梳理出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从中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2、学生通过解读史料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分析史料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能够理解并分析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理解封建政权下小农经济的双重作用和影响,认识到古代人民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历史,但在阶级社会里,广大人民的生活却相当困难。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重点定为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难点为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接下来说我的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主要以下四个环节:新课导入、新课讲授、巩固练习和点拨升华。

导入新课:我会在黑板上写出“农夫”二字,让同学们说说能联想到什么意思,然后我强调农夫有很多意思,比如“农夫三泉”“乐队农夫”这里讲的“农夫”是指“务农的人”,他们散播种子,种植食物,发明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等,促进了古代农业的发展。那么古代的农夫又经历着怎样的一种生活呢?于是导入新课进入新课学习。

讲授新课:假设有一个从原始社会生活到封建社会末期的农夫,经历了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生活,也经历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活,然后我会给出同学们一张表,让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课外所学从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农作物和水利灌溉等方面归纳各个时期的不同表现。(即是梳理中国古代农业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并在适当的时候扮演这个农夫的角色。在讲第一子目时,我会示

范表演如何扮演农夫的角色,巧妙的用第三人称引入神农氏的传说,进而引出原始农业的起源,用讲述法描述我作为原始农业时期一个农夫的刀耕火种的生活,然后以后的商周时期、春秋战国一直到明清都由学生自己来讲解。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多样化一点。在梳理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会穿插讲解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知识,让学生能认识到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个过程城中,我会采用讲述法、讲解法、图片法、比较法、问题探究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要积极主动,在情境中把课本知识还原到真实的历史生活中。以此来突出重点。

对于本节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我首先会播放电视剧《天仙配》剪辑视频《夫妻双双把家还》董永和七仙女的经典对唱,将学生经过半节课有点懈怠的情绪迅速激发起来,还可以让学生起来演唱这一段,然后很自然地引出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活。接着我会让同学们阅读教材,并给出材料,分三组完成三个合作探究的题目:小农经济产生在什么时候?产生的条件是什么?特点是什么?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然后由李绅的《悯农诗》引发对封建政权下小农经济的理性思考,即对小农经济做一个全面的评价。学生通过史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以及合作学习,培养论从史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事物。

练习巩固:精选5—6道图文并茂、有难易层次的选择题,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点拨升华:师生共同总结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即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精耕细作,自给自足,在此基础上提炼关键词“发达”。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和徭役,进而明白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理解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从而锻炼历史分析和历史概括的能力。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导入新课:

打出十二生肖的图片,(设问):十二生肖中有哪些与农业有关的动物?(马、羊、鸡、狗、猪、牛);(设问):为什么有如此多与农业相关的生肖?(农业在古代的重要性地位),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专题一第一节:古代农业经济。

鉴于本节内容较松散,可以先让学生快速阅读各目标题,归纳出本节主要内容。然后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明白本节主要讲述了以下几方面内容:农业的起源、农耕方式和农耕工具的改进、赋税和徭役繁重、土地兼并问题、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

二、教学过程 (一)“神农”的传说

投影“神农氏”的图像及其相关传说。引导学生分析神农传说的意义以及农业在中国古代的积极作用。

投影半坡遗址中“粟和菜子”的图片,通过新石器时代的遗存,了解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国古代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变。 “火耕”→“耜耕”→“铁犁牛耕”

利用幻灯片打出耒耜、石斧、铁镰,以及耦犁等图片,增加学生的兴趣。 注意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采用了牛耕;汉代,牛耕普及。 2、分析古代耕作工具和耕作方式的影响。

教师可以然后引出设问:为什么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代中国的农业一直都使用牛耕,而没有得到突破性的进步呢?由此引出古代中国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

(三)泰半之赋和沉重的力役

1、介绍泰半之赋和徭役的含义

2、投影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并分析《石壕吏》,使学生感受古代农民所承受的沉重的赋税和繁重的劳役。

3、引导学生分析上述情况所带来的影响。

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从而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导因。

(四)贫者无立锥之地

1、投影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2)奴隶社会: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3)封建社会:地主土地私有制

2、投影资料“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引导学生分析现象以及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和影响。

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现象严峻,无数小农破产。虽然许多开明政治家都着力于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由于地主阶级是专制主义王朝的阶级基础,通过改革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未成功。

(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1、以大禹治水的故事导入,引导学生分析古代中国水利建设成绩卓越的原因是什么? 可以补充大禹、都江堰等图片资料。

2、引导学生归纳水利建设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3、综合分析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1)在原始阶段经历了“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

(2)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3)赋税和徭役繁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激化,民众暴动不断发生。 (5)历朝历代的水利兴修防御了自然灾害,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教后感:

本课内容涉及到古代史内容,学生并不是很熟悉。在课前我设置了课前探究,由学生课前分组合作找资料,课堂上展示给大家。在教学中,利用幻灯片设置出一些相关情境,让学生感受历史。授课的重点放在了秦的中央集权制度内容和基本特征的分析上,做到了既吸引学生的兴趣,又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主干知识梳理】

夏:创立王位世袭制 ,“家天下”制度确立,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商:①实行宗法制; ②王权和神权结合,占卜成为主宰国政的主要手段。 西周:建立完备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一、早期国家的出现------传说时代(自学了解) 1、时间:约5000多年 2、区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3、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

4、特征:金属器具使用、贫富分化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 5、政治特色:早期国家的君王用战争平定四方,分置官员,确立了初步的政治管理秩序;早期国家的政治权力接替通常以禅让制的方式实现。

二、夏、商政治形式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

(翻译: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

(如今大道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财产。人们各 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 为私人拥有。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

——《礼记·礼运》 【问题探究一】 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政治权力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传贤—传子”; “公天下—家天下” (禅让制—王位世袭制) (一)夏朝

1.夏朝兴衰:禹建启继 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标志着我国国家政治制度的起源)

维持400余年 亡于商汤

地位: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2. 主要制度:王位世袭制

1)特点: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

2)影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实现了第一次转折 (“家天下” 取代了“公天下”);影响中国长达四千多年。 (二)商的政治文化

1、王朝兴衰:1600BC——1046BC 商汤灭夏后建立商朝,曾定都于殷;商纣王统治残暴,后被周武王率兵所灭。

2、政治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神权与王权结合(占卜成为主宰国政的主要手段)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建设 (一)周朝兴衰: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经过牧野之战,一战而胜,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 ;维持 800多年 分为西周和东周(大致等同于春秋战国时期)

主要政治制度: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 世卿世禄制(世官制) (二)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含义:又称“封建制”、封邦建国,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3.西周时期主要的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等。 齐国是功臣姜子牙的封地,宋国是商朝旧贵族微子启的封国, 鲁、燕、卫、晋则是姬姓王族的封地。

4.受封诸侯的权力和义务

权力:世袭统治权 :还可以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问题探究二】

教材P6第二段:“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问题一: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试表述诸侯与周天子在政治上的关系。

诸侯与周天子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周天子是天下共主,诸侯要对周天子尽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义务。 (所谓“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问题二:“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这反映了我国早期政治制度哪一方面的特点? 周王对诸侯没有绝对的支配权,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5.分封制的特点: ①分封对象多元;

②以血缘关系层层封授;等级森严 ③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 ④土地和义务相联系。 6.分封制的影响:

积极:①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教材P6第二段:“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⑵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逐渐凝聚成华夏的国家意识)。

消极:诸侯独立性强,实力增强后,逐渐削弱了周天子权威,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 7.分封制对后世的影响

①影响了以后封建社会里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②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名,如宋、卫、鲁、陈、许、郑等。 ③中国的地名简称也有很多是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西省简称“晋”,山东省简称“鲁”,河北号称燕赵,湖北号称荆楚等,都与西周分封制有关。

8.分封制的瓦解与废除

瓦解的标志: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废除:战国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 (三)宗法制

1、概念:(实质)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继承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度。

2、目的: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4、特点:

1)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严格的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小宗服从大宗,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

2)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遵循两个基本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

以贵不以长”。

3)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兄弟关系,又是政治君臣关系。(“家国一体”)

(大宗)嫡长子继任为天子

天子 (大宗)嫡长子继任为诸侯 (

(大宗)嫡长子继任为卿大夫

(小宗)余子继任为卿大夫 (小宗)余子继任为士

5、影响:①保障了贵族特权;有利于巩固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对后世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修族谱、祭拜祖先、寻根问祖。

积极:认祖归宗的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注重家庭建设,尊老爱幼,有利于家庭和谐及社会的安定。

消极: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等,影响我国的政治建设。 (四)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2.王权与神权结合,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史实:早期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和商代的占卜制) 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史实: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4.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史实:商代的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国也是政治实体,诸侯以嫡长子继承享有世袭统治权)

5.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知识拓展: 1.古代中国历史分期

原始社会:距今约170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

奴隶社会:夏朝(建立)→ 商朝(发展)→西周(强盛)→春秋(瓦解) 封建社会:

(1)战国(前475年—前221年):封建制度确立 (2)秦汉(前221年—220年):封建大一统时期

(3)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4)隋唐时期(581—907年):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5)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年):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时期 (6)明清时期(1368—1840年):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先秦时期:是指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以前的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时期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战国时期。

夏商周时期在我国传统的历史体系中,被称为“三代”,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成和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按照当代考古学的划分,它属于中国的“青铜时代”。

2.“三代”简介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标志着我国国家政治制度的起源) ,大禹传位于儿子启,破坏了“禅让”的传统,以父子世袭为特征的“家天下”统治秩序从此确立。河南二里头文化遗存对研究夏朝提供了丰富史料。维持400余年 亡于商汤

商朝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后建立商朝,曾定都于殷;商纣王统治残暴,后于公元前1046年被周武王率兵所灭。商朝是一个方国联盟,统治的典型特点是神权统治。 河南安阳的殷墟及大量的甲骨文是研究商朝的重要史料。 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化符号,是商朝最伟大的历史贡献。

周朝: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经过牧野之战,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 ;维持 800多年 分为西周和东周(大致等同于春秋战国时期);西周与商朝相比较建立了完善的各项制度:包括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 、井田制、世官制。

3.禅让制:是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自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通常 禅让是将权力让给异姓,不是把权位当做一家人私有,而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 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选首领的制度。

4.礼乐制: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和社会活动,(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统一的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礼仪的制度。它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 其特点是“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器用,皆有等宜”。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第2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课标要求】

1.识记秦朝的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的内容、特点。 2.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 【主干知识梳理】

一、秦的统一------ “六王毕,四海一” 1.经过

(1)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相继灭掉韩、赵、燕、魏、楚、齐六国。 (2)公元前215年,派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收回河套一带。

(3)公元前214年,开凿灵渠,派兵征服南方百越,统一岭南地区。使该地区开始归入中央王朝管辖。

(4)将“西南夷”地区纳入版图之中,开辟“五尺道”, 部分地区委住官吏 2.意义

(1)秦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侯割据称雄的战乱局面,符合历史发展要求,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2)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创造了前提条件。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建设-----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郡县制、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 (一)地方行政制度:推广郡县制

1.郡县制的历史沿革:①春秋时期,就已有县和郡。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国实行郡县制;③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 ④“汉承秦制”,汉初曾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时解决了王国问题,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以后历朝沿用。

2.秦朝郡县制的内容:①“郡”直属于中央,设郡守、郡尉、监御使等职官。②“县”隶属于郡,县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3.特点:郡县官吏都由皇帝任免;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4.意义: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坏节;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第二次转折;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为后世行政区划奠定基础。

5.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主要区别:

①官吏产生方式不同:分封制下是根据血缘关系世袭;郡县制下是由皇帝任免调动,不能世袭。 ②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同:分封制下地方诸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周王对地方的管理是通过诸侯王间接实现的; 郡县制下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实现了中央集权。

(二)中央行政制度 1.创立皇帝制度

特征: 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影响:皇权的独断性、随意性往往影响封建国家的政治决策,使国家变成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成为一个人的政治,也使君臣关系成为“主子”与“奴仆”的关系。

2.中央官制:创立三公九卿制

1)三公的名称和职责: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左右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主管全国军事)

2)特点:①官制比较完备:三公九卿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行政效率较高 ②以皇权为中心。

③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家国一体) 3.朝议制度:

(1)概念:朝议又称廷议,是秦汉时期大臣们集体议政的一种方式,主要功能是为皇帝决策提供咨询。

(2)评价: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是减少决策失误的一种有效途径;但在君主专制制度下,朝议能否取得实效取决于皇帝个人。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积极影响:①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使中国创造了长期领先世界的古代科技文化。 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消极影响: ①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和腐败。

②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知识拓展】

1.什么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也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

君主专制: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具体说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等大权都具有独断性。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中央集权:这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总之,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服从皇帝,地方与中央都要服从皇帝。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原因:

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封建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维护他们的生产和土地所有制。。

政治原因—巩固、维护国家统一和地主阶级统治的需要。 思想基础—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地理原因—中国属于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而领土面积广阔,需要统一的管理。 历史原因--商鞅变法的成功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客观条件--秦的统一和强盛。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过程:战国萌芽 → 秦朝建立 → 汉朝巩固 → 唐朝完善 → 北宋加强 → 元朝发展 →明清强化→1912年结束。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双重影响:

一方面,它在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发展经济、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在思想文化控制、政治统治腐败和兵役徭役无度方面,又起着消极作用。

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这是因为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而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使中国逐步落后于西方。

第3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标要求】

1、知道汉、唐、宋是如何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

2、识记三省六部制下三省的职权分工,理解三省六部制在古代政治文明发展史上的创新意义。 3、理解元朝行省制的特点。

4、知道“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各自的特点,并从用人标准和选拔方式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5、识记古代监察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本质。

6、认识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特点。 【主干知识梳理】 一、君主专制的演进 (一)皇帝制度的演进 原则: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 趋势: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二)丞相制度的演变

1.历代皇帝调整相权的原因---教材P14

①防范宰相擅权; ②力求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 ③也是为了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2.历代调整相权的举措 1) 西汉时期——“中朝”制度

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建立“中朝”,对重要政事预先做出决策,以削弱相权。 2)隋唐——三省六部制

(1)内容与特点: 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领六部,“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

(2)特点: 三分相权,各部门互相合作,互相牵制,职责分工明确。

(3)评价:①分散了相权,强化了皇权。 ②三省分工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③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标志着中国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成熟,为以后历朝所沿袭。

3)北宋——二府三司制

内容:二府三司制: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分宰相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宰相军权;设三司,分宰相财政权。

评价:1) 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2)职权过于分散,造成行政效率低下和“冗官”局面。 4)元朝:一省二院

元朝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行使相权。相对于唐宋,相权有所扩大。 枢密院仍为最高军事机关; 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5)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立内阁。---人民版教材P17

★小结:古代中央官制演变的特点

(1)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①相权的削弱; ②中枢权力机构的变革。 (2)古代君权与相权演进的趋势是: 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二、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一)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秦朝——中央:御史大夫,地方:郡设监御使

西汉——中央:御史大夫,地方:十三部刺史;设司隶校尉监察中央和地方官员。 唐——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

宋——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北宋还在地方设通判监督知州。

元——人命重案要送御史台复按,御史在纠举官吏时,可以采取拘捕、审讯甚至先斩后奏等手段。 明清——都察院、厂卫特务机构 (二)评价:

进步性: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吏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弊端:在皇权专制制度下,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实际效能有限。它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重要手段。

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使得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三、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严谨大体经过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制度名称 世 官 制 察 举 制 九品中正制 科 举 制 朝 代 南北朝 隋唐--明清 选官方式

世袭 官吏察访推举 中正官评定推荐 考试 夏商周 两汉--魏晋

魏晋

标准、依据 血缘等级 前期:品德、才能(孝廉) 后期:门第高低 门第高低 (才学)

特 点 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权位。 以官举士,来源基层 中正评定,授官依据 择优录取,仕途开放

考试成绩

局限性

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权操于上,具有封闭性和垄断性,成为世族把持政权的工具 为士族把

持政权工具

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

★(二)科举制——用考试办法选拔官吏的制度 1.历史沿革:

隋朝创立科举制;唐宋发展完善;明清:采用八股取士,考试内容被严格限制在儒家四书五经范围内;1898年“百日维新”曾宣布废除八股取士;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

2.与以往选官制度的最大区别是:选官标准不同。 3.实质:将知识分子纳入皇帝的控制范围中来。 4.评价:

进步性:1)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统治基础。 2)加强了中央集权。

3)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提高行政效率。 4)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5)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公平公正。

弊端: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义,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了士人的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加强皇权的一种手段。 ★(三)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特点

1、选官标准:由血缘、门第到学识才能,趋向科学和公平。 2、选拔方式:由世袭、推举到考试,趋向科学、严密。 3、选官基础:由局限于贵族到向平民开放,范围日益扩大。 4、选官权力:由从地方转移到中央,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四、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一)概况 秦朝:郡县制

汉代:西汉郡国并行制,东汉州郡县三级制。 唐朝:道——州----县 宋朝:路——州——县

元朝:行省——路、府、州、县。

明朝:承宣布政使司(省)——府——县 。 清朝:省——道——府——县 (二)行省制---教材P16

1.内容:全国分设10个行省和两个单列行政区(“腹里”和宣政院辖地)。行省之下,依次为路、府、州、县。

2.行省的职权特点: 行省的民政、军政、财政均受制于中央,皇帝还采取定期觐见、省官互迁和加强监察等方式加强对行省官员的控制。

3.元朝行省制度的意义: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行省制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思考: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

(1)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 (2)地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

(三)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手段:

1.调整行政区划 2.削弱地方的权力 3.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小结: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1.演变轨迹:分封制 ----- 郡县制----- 行省制。 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继承与发展。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主要在于官吏任用原则的不同,而郡县制与行省制的主要区别则是行政区划的变化。

2.演变特点:

①地方行政制度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不断完善; ②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的自主性、能动性越来越弱。

3.历史意义: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知识拓展】

1.为什么说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①三省六部制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实现了中央部门之间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发挥了群臣在国家管理上的作用。这既减少了决策失误,又有利于中央各部门之间相互牵制;既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又能避免宰相专权;

②使古代中国政治有了一定的“现代属性”---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剥离

2. 宋朝二府三司制度:

“二府”为枢密院、政事堂;“三司”为度支、户部、盐铁。 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以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和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二府制的特点就是文武分权。枢密使和宰相的职权平等,凡军机要务,宰相无权过问。二者一文一武,互不通气,分别向皇帝奏事。皇帝利用两者之间的异同,直接控制军权和政权。二府是宋朝在唐朝政事堂的基础上所作的改进,使得行政权和军事权的分离,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又另设副宰相“参知政事”与宰相共同议政,使宰相不能专权。另外又将财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分割出来而设置了三司:度支、户部、盐铁掌管全国的财政,长官是三司使,亦称“计相”。这些措施使得军、政、财三权分立,互不统属,从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皇权

3.古代中国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方式

(1)强化皇权: 秦始皇确立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皇权。 (2)调整中央机构:秦朝三公九卿制;唐朝三省六部制;清朝设立军机处等。 (3)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 (4)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朝推行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

(5)注重官吏的选拔和任免:秦废除分封制后,皇帝掌握帝国的官吏任免权;汉以后又有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选官制度。

(6)加强监察机制:秦朝设置御史大夫;汉朝设置刺史等。 第4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课标要求】 1、识记明朝内阁设立的时间、内阁的性质与地位。

2、识记清朝中央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的史实,理解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3、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主干知识梳理】

1. 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 一、明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2. 建立厂卫特务制度。 3. 实行八股取士 ★(一)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

⑴原因:根本原因:相权威胁皇权,为了强化皇权 直接原因:宰相胡惟庸骄横擅权

⑵影响: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统治。①强化了君主的独裁专制,社会的兴衰完全维系在皇帝身上。②皇帝政务繁多,影响了行政效率。

★(二)内阁制度的形成

1.原因:丞相制度废除后,皇帝政务繁多,需要辅臣和顾问。 2.内阁制形成的时间:明成祖朱棣时候

3.内阁的性质: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没有决策权。 4.内阁的地位:①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 ②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③内阁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帅 六部百司。 ④内阁大学士还要受司礼监太监的牵制。 5.评价内阁制:

①内阁制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②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使明代政治日益黑暗。

1.设军机处 2.实行密折制

二、 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3.大兴文字狱 4.实行八股取士

★(一)清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军机处

1.目的:最初是为了筹备西北军务而设,后来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2.性质: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3.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较高; 政治决策封闭性强。 4.影响: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二)密折制

雍正帝为加强对地方行政的控制,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这一制度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也加强了皇权。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自学了解)(教材p19-20) 基本原则:

①尊重各民族的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 ②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2.具体措施:

①在中央:设置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管理蒙古、新疆和西藏的行政、宗教等事务。

③强边疆地区的 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务。

③在西南地区:从雍正到乾隆,大规模改土归流,加强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历程 中国古代 中央官制

演变过程 秦朝:确立 ,皇帝天下独尊。在中央设立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权力很大。

汉朝:汉武帝时确立 。皇权加强, 唐朝:完善 。相权一分为三,皇权加强,。

宋朝:实行 ,相权进一步分散,皇权进一步加强。 明朝:明太祖 ,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 明成祖 ,以备皇帝顾问。

清朝:雍正帝时设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特点趋势 相权 ,皇权 。

★结合前面所学,归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和行政机构的演变过程和特点: 朝代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

西周 实行 制(中央不能垂直管理地方,容易导致地方分裂割据。)

出现众多诸侯国

秦朝 实行 制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郡、县 汉初 实行 制 郡、县 、诸侯国 汉中后期 唐 宋

州、郡、县

道、州、县 路、州、县

省、

元 确立了 制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路、府、州、县

明 废行省,设三司。

清 推行 制,加强皇帝对地方的行政控制。 设立理藩院,管理蒙古、新疆和西藏事务。

在西南地区改土归流,强化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

演变特点 皇权和中央集权 ,地方权力 ;地方的 受到

压抑。

★.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知识拓展】:

1.清朝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轨迹: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 -----军机处。 2.中国古代加强君权的主要方式

(1)分割宰相权力。由一相到多相。如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

(2)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建立新的辅政机构,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相权。 如汉代中外朝制度、明代设立内阁、清代设立军机处。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历经数千年发展,从未中断,因此沿革清晰,具有连续性。 (2)政治机构的设置相当完备,统治网络严密周全。 (3)皇权至上,高度的中央集权。

(4)宗法关系的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 (5)人治高于法治。

(6)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