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让其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三)验证1、汇报结果:
方法1:数方格方法2:转化
2、肯定两种方法的可行性,鼓励学生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3、深化转化的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提问:(1)为什么转化成长方形?(2)为什么要沿高剪开?
(3)观察几种不同的割补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4)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只要沿高剪开都能用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呢?重新取一个平行四边形动手剪一剪、拼一拼,验证。4、电脑演示:为什么一定要沿高剪开?演示步骤:
(1)沿着高剪开就出现了直角,4个角都是直角是长方形的特征。(2)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且相等,平移后一定重合。
(3)依据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特征之间的联系,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4)小结:我们依据图形的特征,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与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但实
际上,我们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时候,总不能拿剪刀先去割补成长方形,然后在计算吧?比如:我们要求的平行四边形虾池的面积就不能用剪刀割补。因此,我们应该寻求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设计意图]:交流方法时突出为什么一定要沿高剪开?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转化方
法.
(四)结论
1、建立联系,推导公式
对应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讨论: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联系,进行猜测与合情推理。
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 ↓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 × 高 S = a × h
2、利用公式解决课前问题:虾池的面积是多少?学生独立解决,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通过剪一剪、拼一拼、议一.议,使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借助已有经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掌握探索问题的一般方法。三、巩固练习,加强应用1、自主练习第4题2、自主练习第5题3、自主练习第8题
[设计意图]练习题从不同的角度深化了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1、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总结:强调利用转化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总设计意图]:
本节课注意更新教学观念,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资助探索,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图形的转化中,利用图形的特征之间的联系进行转化“为什么沿高剪开,就能拼成长方形?”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明白图形转化的依据,为后续知识作了铺垫。突破以往的教学思路,不但引导学生转化图形还要让学生明白图形转化的依据,为以后的图形转化起了一个导航作用。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鼓励他们大胆之一,开拓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配合教师的适时点拨质疑,把问题引向深入,从而也发挥教师的引导者作用。
第三课时
①①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①出示虾池的情景图,回顾平行四边形有关知识(特征和面积计算公式)2①出示统计表中的信息:根据有关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回顾前面所学知识,为运用本信息窗中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好铺垫。①①应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①要解决“虾池能放养多少尾虾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交流想法
2①独立解决,教师巡视3①组织交流算法
[设计意图]:教师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实际中的数学问题。①①巩固练习,加强应用1①自主练习第6题2①自主练习第9题3①补充练习:
(1)用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高和面积( )。a、都比原来大 b、都比原来小 c、都与原来相等(2)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3倍,高缩小3倍,面积( )a、扩大3倍 b、缩小3倍 c、不变 d、不好判断4、自主练习第10题
(1)观察三个平行四边形,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2)独立计算各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交流发现(3)小结: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四、回顾全课,交流质疑
在本信息窗中你收获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总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习题,同时又挖掘了学生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作为补充练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本节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信息窗2 蟹池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81——P86。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及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立体图形的基础。教学重点是: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水产养殖场中蟹池的场景。包含的信息有两个三角形的蟹池及其平面示意图等。旨在引导学生提出有关蟹池面积的问题,展开对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学习。教学目标:
1、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经历探索三角形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①①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张大爷家的蟹池。张大爷家有两块蟹池,(出示情景图及1号蟹池的示意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①①解决问题,探究新知1、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