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三篇增长理论:超长期中地经济复习笔记 下载本文

实用标准文档

第三篇 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

第七章 经济增长I: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

7.1资本积累

索洛模型旨在说明一个经济中,资本存量的增长、劳动力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如何在一个经济中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一国产品与服务的总产出。 1. 产品的供给与需求

(1) 产品的供给与生产函数

(2)文案大全

(a) 索罗模型中产品的供给基于生产函数,且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

变。

(b) Y=F(K,L) ——Y/L=F(K/L,1)

说明了经济规模(用工人数量来衡量)不影响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量之间的关系。

——人均产出:y=f(k),即f(k)=F(k,1) (c)

MPK(人均生产函数斜率):给一个工人一单位额外资本时一个工人生产的额外产出。 生产函数边际产量递减

产品的需求与消费函数

(a)索洛模型里,产品的需求来自于消费和投资。 (b)y=c+i,忽略了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实用标准文档

(c)假设人们每年储蓄s比例的收入

c=(1-s)y —— y=(1-s)y+i—— i=sy —— 投资=储蓄

2. 资本存量的增长与稳定状态

两种力量影响资本存量:投资和折旧。

(1) 投资:用于新工厂和设备的支出,引起资本存量增加 (2) 折旧:原有资本的磨损,引起资本存量减少 (3) i=sy=sf(k),i是新资本积累,k是现有资本存量

(4)(5)文案大全

折旧率δ:资本存量每年的磨损

资本量的变动=投资-折旧

即Δk=i- δk=sf(k)- δk

资本存量k越多,产出量和投资量越大,折旧也越多

实用标准文档

(6) 稳定状态Δk=0,即投资=折旧:i= δk,即sf(k)= δk,这时的资本

存量记为k*

(7) 处于稳定状态的经济会停留在稳定状态,处于非稳定状态的经济会趋

向稳定。

(8) 稳定状态代表经济的长期均衡 3. 储蓄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索洛模型表明,储蓄是稳定状态资本存量的关键决定因素

(1) 高的存储导致较快的增长,但只是在经济达到新稳定之前。保持高储

蓄率,即保持大的资本存量和高的产出水平,不会保持高经济增长率。

(2) 增长效应:改变人均收入的稳定状态增长率的政策

(3) 水平效应:不改变人均收入的稳定状态增长率的政策,如高储蓄率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4) 德国和日本二战后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a) 降低了他们资本存量

(b) 高储蓄率提高了稳定状态的资本存量

7.2资本的黄金律水平 1. 比较稳定状态

假设政策制定者可以任意改变储蓄率,来决定经济的稳定状态。政策制定者的目的是使组成社会的个体的福利最大化

(1) 资本的黄金律水平:使消费最大化的稳定状态的k值 (2) y=c+i —— c=y-i —— c=f(k)-δk

(3) 上式表明,稳定状态资本的增加对稳定状态的消费有两种相反的效应。

(a) 高资本意味更多产出;

(b) 高资本意味着:更高的产出被用于替换损耗的资本

(4) 黄金律水平

*

*

*

(5) 在资本存量的黄金律水平,生产函数和δk*线的斜率相同,消费位于

最高水平。

资本的边际产量等于折旧率 MPK=δ

(6) 经济并不会自动地趋向黄金律水平,需要一个特定的储蓄率。

文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