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现阶段贫富差距问题的负面效应分析
作者:张融融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7年第30期
摘 要 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随之产生,贫富差距逐渐扩大就是其中之一。适度的贫富差距可以刺激经济的发展,但如果差距过大,就会造成种种负面影响。本文从贫富差距对社会个体的影响切入,讨论了中国现阶段贫富差距问题带来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贫富差距 社会流动 社会态度 个体心态 作者简介:张融融,中共淮安市委党校,讲师。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0.308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但穷人和富人在收入和财富上的差距却在不断扩大。按照国际上常用的基尼系数指标,我国的基尼系数自2008年达到峰值后,虽然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始终处于0.4的警戒线以上,2016年达到0.465,中国的贫富差距情况仍然较为严重。贫富差距不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收入或财富差异,也是一种社会差异,社会成员因为收入和财富上的差距造成了心态、阶层、地位等多方面的变化。贫富差距过大将会带来若干负面效应,造成社会流动减少,影响社会成员的社会态度和个体心态,非常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一、贫富差距过大减少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是个体或群体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移动,社会流动性高或低的判断标准在于社会中有多少出身低微的人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阶层攀升。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鼓励人们开拓创新,为绝大多数人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底层民众向上流动增多。但近些年来,由于忽略了公平的原则,最终造成了城乡间、代际间、阶层间贫富差距的固化,进而影响了社会流动。
(一)农民不易融入城市
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仅仅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却没有解决农民的富裕问题。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收入低,社保和福利少,农民要想获得更多的收入和保障,只能通过进城打工来实现。但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并没有成为城市居民中的一员。一方面,农民工没有能力在城市安家。由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基本都在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打工,工资收入有限,他们基本没有能力在城市购房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