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嘉定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下载本文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李鸿章的相关内容。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李鸿章创办了洋务运动,进行了一系列外交活动,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洋务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统治者不能自救。

12.(2分)鉴湖女侠秋瑾诗中“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讥讽的是签订(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98: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八国联军侵华,要求学生结合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来分析。 【解答】从材料中的北上联军八国众,明显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事实,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最后签订的是《辛丑条约》。 故选:D。

【点评】解答问题要搞清楚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3.(2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将晚清的一次自救称为“假维新中的真改革”,其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新文化运动

【考点】P7: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分析】本题考查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然后说学生能够掌握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基本事实。

【解答】洋务运动没有涉及到维新,排除A;

戊戌变法没有进行真正的改革,只维持了100多天就失败了,排除B;

清末新政时期,打着改革的名义,实质上是想维护清王朝建统治,因此只能说是假维新,但清末新政引进西方的军事,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故C正确; 新文化运动不符合假维新中真改革的说法,排除D;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是能够理解“假维新中真改革”具体含义,考察学生对清末新政的实质的认识。

14.(2分)俾斯麦“大陆政策”让位于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首要原因是( ) A.完成国家统一

B.军国主义传统

C.德国迅速崛起

D.英法等国刺激

【考点】6F:德国统一和德意志帝国成立.

【分析】本题考查德意志统一帝国的建立。要学生理解德意志统一后对外政策的转变。 【解答】1871年,德国已经完成统一,但仍然再推行大陆政策,故德国统一不是其主要原因,排除A;

不管是大陆政策还是世界政策,体现的都是军国主义传统,不是其变化的原因,排除B;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军事实力迅速崛起,加紧了对外的侵略扩张,故C正确;

英法两国的刺激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 故选:C。

【点评】在解答本题时,德国的统一是具有迷惑性的,学生要能够准确分析出来和我世界政策推行的时间即可正确判断。

15.(2分)导致图中美国工业生产指数变化的原因是( )

A.英美日军备竞赛所致 C.美苏对抗拖累了经济

B.经济危机的巨大冲击 D.法西斯扩张制约美国

【考点】D1: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分析】本题考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重点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与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答】材料呈现的是1928﹣1933年苏联与美国的社会生产指数,苏联的社会生产指数迅速上升,而美国的则没有多大变化。根据所学知识,这一时期苏联正常通过五年计划推进工业化,而美国则陷入经济危机,B正确,而A、C、D三个选项似是而非,都不是对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最有力的解释。 故选:B。

【点评】本题通过图表考查考生史料解读与历史解释能力,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的学科素养。

16.(2分)“计划经济”“高度集权”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建立于( ) A.沙皇时期 C.苏联时期

【考点】C9:斯大林模式.

B.临时政府时期 D.苏俄时期

【分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 【解答】通过材料中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可以看出,AB不符合题意排除; 通过材料“计划经济,高度集权”可知这是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故C正确; 苏俄时期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高度集权计划经济不符合,排除D; 故选:C。

【点评】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表现为高度集权,经济上表现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17.(2分)如表罗列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部分出版物对西方某人的介绍,此人是( )

1898年 1899年 1902年 A.伏尔泰

《泰西民法志》上海广学会出版

《万国公报》 《新民丛报》 B.马克思

“科学的革命的社会主义派领袖”

“百工领袖” “社会主义之泰斗”

C.列宁 D.斯大林

【考点】B8: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考察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认识。 【解答】通过材料“社会主义之泰斗”可知人物不是伏尔泰,排除A;

通过材料“科学的革命的社会主义派领袖”“社会主义之泰斗”可以判断人物是马克思,故B正确;

列宁,斯大林都不符合“科学的革命的社会主义派领袖”的称号,排除C,D;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是要求学生能够对科学的革命的社会主义派领袖,社会主义泰斗这两句材料的理解。

18.(2分)2019年五四运动100周年,100年前学生喊出的口号是( )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暴动打倒国民政府” 【考点】9I:五四运动.

B.“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过程及意义。

【解答】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故A正确;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918事变后中共提出的口号,排除B;

暴动打倒国民政府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提出的反蒋口号,排除C;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朝鲜战争时期提出的口号,排除D。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是要熟记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21条;还我青岛。

19.(2分)“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上文引自( ) A.《四国条约》 C.《开罗宣言》

【考点】T1:第二次世界大战.

B.《九国公约》 D.《联合国家宣言》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

【解答】通过材料“剥夺日本……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可知,在《开罗宣言》中明确提出把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归还给中国,故C正确;

《四国条约《九国公约》是1921年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主要条约,不仅没有提出归还中国领土的内容,却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排除AB;

《联合国家宣言》的主要内容是号召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没有涉及归还中国领土的内容,排除D;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在于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能够让中国坚持抗战,在一定程度上肯定的中国的利益。

20.(2分)如图作为研究革命根据地土地政策的第一手史料,其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