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稿 下载本文

材没有介绍三个数一次连加的竖式,而统一采用分两次计算的两个竖式连写的形式,以降低难度,防止竖式写法上的混淆。

学生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可以自主选择采用分竖式还是采用连竖式,教学时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对笔算形式的选择,另一方面也要适当引导他们主动使用连竖式。《教学用书》中是这样表述的:着重让学生掌握用两个竖式连写的方法计算有关的连加、连减两步计算式题。

3. 灵活运用口算与笔算,提升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中,有些是两位数与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加、减计算,可以口算,有些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计算,需要笔算。学生通过辨认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中,哪些能口算、哪些要笔算,做到能口算则口算,需笔算就笔算,他们的计算能力就得到了提升。编者的想法很好,但是通过教学实践可以发现,这里正是教材的难点所在。“在计算时,如果哪一步可以口算出结果的,就可以不写竖式”这句话,很好理解,学生却很难做到。教学时,有的老师出于计算正确率的考虑,没有对学生提出“能口算则口算”的要求,这样是省事了,但对学生运算能力的要求是降低了。学生的运算能力绝不仅仅是计算技能,不是死算,而要能够灵活地选择计算的策略和方法。教学时,一方面要适当加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口算练习,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看清楚题目里有哪些计算,分辨哪些可以口算、哪些应该笔算。

在教学这一知识时,我是这样安排教学流程的: 一、教学例 2,学生学习用连竖式计算加减混合的题目。 二、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及时巩固加减混合的计算。

三、口算“想想做做”第2题,强化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可以口算,让学生体会笔算与口算的结合运用能使计算更加便捷。

四、教学试一试,让学生知道第二步可以口算,就不用写竖式。

五、做“想想做做”第3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的哪一步可以直接口算出得数,再具体指导学生完成2小题的计算,学生再独立完成2小题。

六、在大量练习后及时回顾总结,遇到什么情况是可以口算的?学生总结出:遇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时可以口算。这样的总结,就为中下等学生的灵活计算提供了方便。

4. 在加、减计算练习里,为以后的教学作些铺垫。

到本单元为止,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所有内容都教学了。结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要为后面的乘、除法以及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教学作些铺垫和准备。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让学生提前接触几个相同数的连加,是为教学乘法作出的铺垫。例1后的“想想做做”里,32+32+32就是三个相同加数的

5

连加。让学生提前接触相同加数连加,以后教学乘法就可以直接从相同加数连加切入,以相同加数连加为平台,构建乘法的含义。

除法是解决平均分问题的运算,平均分可以看作连续减去相同的数。本单元在例1后的“想想做做”里编排50-25-25,在练习二里编排42每次减7,连续减5次,让学生接触减数相同的连减法,为以后操作平均分活动和探索除法的算法作些准备。

再来说说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

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关键是找到中间问题,即先算什么。学生从解答一步计算的问题到解答两步计算的问题,往往在中间问题上发生很大的困难。因此,小学数学教学长期研究从解答一步计算问题到解答两步计算问题的跨越,终于找到了以连续两问的问题为过渡。本单元练习里编排的都是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这就给教学发出了两个信号:一是尽管例2呈现了加减两步计算的问题情境,只是为了列出加减混合的算式,并不要求学生独立解答连减或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二是要把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内容与要求,为以后教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打好基础。教学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找到并整理所有的已知条件,知道有两个问题;然后要明确两个问题应该依次分别解答,即先解答前一个问题,再解答后一个问题。在解题之后,要引导学生反思两个问题的关系,体会第一问的解答对第二问的作用,感受如果不先解答第一个问题,解答第二个问题就会缺少一个条件。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其呈现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如“条件1、条件2、问题1,条件3、问题2”,另一种如“条件1、条件2、条件3,问题1、问题2”。显然,对学生而言,后一种呈现稍难理解一些。因为前一种呈现里,条件与问题已经搭配好了,只要利用条件1和条件2就能解答问题1。后一种呈现里,学生要在三个条件中选择两个合适的条件来解答问题1。教材在编排连续两问的习题时,注意了这一点。先出现前一种结构的连续两问,例如:上午摘了38个西瓜,下午摘了46个西瓜,一共摘了多少个?运走60个,还剩多少个?再出现后一种结构的连续两问,例如:我们班栽杨树36棵,松树28棵,其中的31棵是男生栽的。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女生栽树多少棵?

5. 重温“求相差数”的实际问题,为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问题作准备。

相差关系的实际问题一般有三种类型:(1) 已知两个数各是多少,求它们相差多少,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2) 已知两个数的相差数以及较小数,求较大的数是多少,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3) 已知两个数的相差数以及较大数,求较小的数,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一年级下册已经教学了第一种类型,本单元要教学另两种类型问题的解答。教材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之前,先安排例3重温求相差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对

6

相差数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重温求相差数的问题,不是让学生再解答几道这样的问题,以引起回忆。而是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相差数的含义。例3的问题情境是:芳芳穿了12个彩珠,小军穿了8个彩珠,用什么办法,让两串彩珠同样多。这个问题有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开放性,为了使两人的彩珠同样多,可以给小军增加4个,也可以让芳芳减少4个,还可以从芳芳的彩珠里拿出2个给小军。不同的方法,结果不同,但都能让两串彩珠同样多,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二是富有可操作性,如果分别摆出(或画出)芳芳和小军的彩珠,就能通过给小军添上4个、把芳芳的去掉4个,或者从芳芳的彩珠里移动2个给小军等操作活动解决问题。

通过这道例题,学生应该获得两点体会:第一,小军的彩珠个数(较小数)添上一些就能和芳芳的彩珠个数(较大数)同样多,芳芳的彩珠个数(较大数)去掉一些就能和小军的彩珠个数(较小数)同样多。第二,添上一些、去掉一些都可以动手操作,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可行方法。我们能够感到,这两点体会对学生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正是教材编排例3的意图。也就是说,教学例3,不仅是得出问题的答案,还要让学生产生这两点体会。为此,例题安排了“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说说有什么体会”的教学活动。这也是教材的变化之一。

6. 安排学生操作,体会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关键是让学生理解“比一个数多几”“比一个数少几”的含义。配合例4的“想想做做”第1题帮助学生深入体验“多几”和“少几”的含义,通过在一行○的下面“画△,比○多2个”继续体会“比一个数多2”的含义;在一行○的下面“画□,比○少2个”继续体会“比一个数少2”的含义。教学时,应该关注学生的画图活动,在画图形的过程中准确体现出“多2”与“少2”的意思。第2题根据线段图列算式解答求比一个数多8的数是多少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其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形成“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都可以用加法计算”的概括性认识。

练习二第4题,小芳拍球20下,小军拍的比小芳少,小强拍的比小芳多。问题是小军最多拍了多少下?小强最少拍了多少下?学生解答这道题,需要开展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从“小军拍的比小芳少”得出小军拍的下数是比20小的数,可能是1、2、3??19,其中最大的是19,所以小军最多拍19下。从“小强拍的比小芳多”得出小强拍的下数是比20大的数,可能是21、22、23??所以小强最少拍21下。教学要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思考过程,学会有理有据地想问题。

7

【第二单元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小学数学分两次教学平行四边形,一次在二年级,仅是直观认识,让学生初步了解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另一次在四年级,要学生较为深入地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结构特点。这里的“直观认识”,主要是学生通过观察较多的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在头脑里留下平行四边形的整体印象;凭借头脑里的印象,判断某个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或者利用简单的方法做出平行四边形。

1. 以“边”为认识图形的切入口,让学生体验平面图形可以按边的数量分类,直观认识多边形。

例1呈现一幅我国古代建筑上的窗格图案,里面有很多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等不同的图形。教材要求学生在窗格图案里找出“边数相同的图形”(这样的提示语指向性比较强,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探讨边的特征上来)。有些人会找出几个三角形,有些人找出几个四边形,有些人找出几个五边形??比较每个人找出的图形,边的条数相同;比较相互找出的图形,边的条数不同。这时,教材及时指出“有4条边的图形是四边形”,学生体会到“四边形”是根据图形有4条边命名的,由此推想,图形有5条边就是五边形,有6条边就是六边形??即图形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这就初步认识了多边形。这里要说明的是,严格地说,四边形是4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由于学生还没有认识线段,对什么是平面图形的体验还很浅,所以教材暂时把四边形说成“像这样有4条边的图形”。

解读几道习题:第2题呈现了钉子板上已经围成的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先要学生辨认这些图形各是什么图形,再要求他们在钉子板上围出这些多边形。学生通过例题和一些练习题,虽然初步认识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知道它们分别有4条边、5条边、6条边,但由于一般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形状各不相同,在许多学生的头脑里并没有形成这些多边形的比较稳定的表象,他们在钉子板上围多边形时,会缺乏表象的支撑。教材让学生先辨认钉子板上已经围成的多边形各是几边形,然后要求他们在钉子板上围出多边形,动手操作就有了基础,难度就降低了。

第4题把一张四边形纸剪成两个三角形,或者剪成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四边形。这题用文字叙述的形式呈现,学生在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时,记忆中的四边形、三角形等概念被激活和提取,这就加强了对图形的认识。怎样剪是需要认真思考的,找到可行的剪法,选择一种方案实施,这些都能巩固基础知识,发展想象力,初步培养空间观念。在一张正方形纸上剪下一个三角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答案不唯一,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四边形、可能是五边形。剪法不同,结果就不同。要让学生画画、剪剪、试试,探索问题的答案。在交流中体会,剪下的三角形在正方形上的位置,决定剩下图形的形状。这不仅能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还培养了创造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