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下载本文

第一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1、自然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量。尽管各种能量我们还没有系统地学习,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所了解,如跟电现象相联系的电能,跟光现象有关的光能,跟原子核的变化有关的核能,跟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能等。

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转移到低温物体。运动的甲钢球碰击静止的乙钢球,甲球的机械能转移到乙球。在这种转移的过程中能量形式没有变。

3、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也是普遍存在的。滑滑梯,由于摩擦而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水力发电中,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在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电流通过电热器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第二节 能源与社会

1、能源:凡是能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

(1)分类:

① 按能源的利用方式分为:

a. 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中可以获取的能源)(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内能、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质能)

b. 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经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如:电能) ② 按是否可再生分:

a. 不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b. 可再生能源:内能、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质能 ③ 按开发早晚的情况还可分为:

a. 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

b. 新能源(太阳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

④ 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

⑤ 生物质能: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

第三节 开发新能源

1、原子和原子核:

(1)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电带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2)原子核的组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核能:由于原子核的变化而释放的巨大能量叫核能,也叫原子核。

(1)裂变:用中子轰击重核时,重核会分裂成大小相差不大的部分,同时释放核能。原子弹:不可控核裂变。

(2)聚变:较轻的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核的过程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 氢弹:不可控核聚变。

(3)核能获得的途径:

①原子核的核裂变:核电站。

②原子核的核聚变:太阳能(太阳表核聚变面)的利用。

3、核电站:

(1)利用核能发电的电站。已建成的核电站都是利用重原子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发电。

(2)核电站具有的消耗的燃料少、运输量小、成本低、功率大的特点,但需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避免放射性污染,确保安全。 4、太阳能:

(1)太阳能的优缺点: 来源 轻核聚变的核能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去 优点 缺点 十分巨大;供应时存在分散;太阳能的功率变化大,不间长;分布广阔;稳定,给正常连续使用造成困难;转无需开采、运输安换效率低;转换系统造价过高。 全;无污染。 (2)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四个渠道:被直接利用;被海洋、大地吸收;被植物、微生物吸收;使大气、水升腾循环。

(3)太阳能的转化:使空气变热形成风能;直接使大地变热,使水汽化,太阳能变为内能;被生物吸收成为生物质能等。 5、能源革命、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能源革命:人类历史上,能量转化技术在不断进步,这就在能源革命。

① 第一次能源革命:标识:钻木取火;主要能源:柴薪;持续时间:近一万年。

② 第二次能源革命:标识:蒸汽机的发明;主要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持续时间:二百多年

③ 第三次能源革命:标识:核能的使用 主要能源: 持续时间:到现在

(2)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例如:汽车制动时,由于摩擦而使一部分动能变为地面和空气的内能,这部分内能就不能再次开动汽车。

(3)节约能源:由于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目前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正逐渐被消耗,所以节约能源,已成为紧迫部问题。出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新能源,特别是开发利用核能和太阳能。

(4)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① 环境污染: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粉尘,污染大气,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动植物正常生长。

② 环境影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③ 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改进燃烧设备,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加装消烟装置,减少烟尘排放量。普及使用煤气和天然气,以代替家用煤炉。集中供热,以减少烟囱数目,既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又减少了污染。开发利用污染小的新能源。

(5)未来的理想能源(理想能源满足的四个条件):

① 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

② 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大多数人用得起。

③ 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 ④ 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