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第八单元

一、教材解读

本组共有4篇课文,课文采用夸张、想象等手法,描绘了大自然的现象,并且以通话故事的形式呈现大自然最常见的天气现象的有趣。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积累背诵古诗及了解最常见的天气现象,激发学生热爱、探究神秘的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目标:

1 认识60个生字,会写32个生字,会读37课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发现生字归类学习的方法。 4 继续培养学生正确书写的好习惯。

5继续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的本领,读中感悟,提高朗读能力。 三、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识字、写字 四、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 五、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配乐录音、卡片、小黑板。 六、课时安排:

22 古诗二首 2课时 23 雾在哪里 2课时 24 风 2课时 25 雪孩子 2课时 语文园地八 2课时

共计: 10课时

22 古诗二首

(一)学材准备:

1 教材分析:《夜宿山寺》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敕勒歌》,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夜宿山寺》《敕勒歌》是二上第八单元第一篇课文。这是本册教材中第二次出现古诗。该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描绘的情境。朗读、背诵古诗和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 教学准备:

师:识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生:1. 预习——朗读古诗,不懂的地方用铅笔标出来。 2 搜集有关李白的古诗。 3 观察夜晚的天空。 (二)学情分析:

1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准确理解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帮助学生背诵诗歌。

2 学生认知起点分析:本篇课文是学生二年级以来,学习的第三首和第四首古诗。学习的前两首古诗是本册第四单元第一篇古诗《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新课标》中指出,对于一二年级学生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感情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三)学习策划: 三标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预设目标一:认识“宿、寺、危、辰、恐、惊、庐”等12目标 个生字。会写“野、茫”等8个字。 目标二: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目标三: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达成目标一:认识“宿、寺、危、辰、恐、惊、庐”等12目标 个生字。会写“野、茫”等8个字。 环节一:识字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3.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宿、寺、危、辰、恐、惊、庐、似、笼、盖、苍、茫。 请同学们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小老师领读。 4.出示去拼音的生字同桌互相教一教;同桌展示读;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重点指导“辰”字的读音。 3.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5.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字卡,只透露字卡的一小部分偏旁,让学生猜生字。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 生回答 6.出示文中词语出示词语: 危楼、高百尺、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自己读一读;指读;全班齐读 环节二:指导书写 “惊”:注意竖心旁的两个点是左低右高; “野”:注意右半部分部件的第二笔是短点,不要漏掉。 目标二: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环节一:《夜宿山寺》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相机出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读前二行诗。 (1)老师配乐范读;学生试读;指名读;全班配乐齐读。(2)了解前两句诗意:首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一个“ 危 ”字,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第二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3)理解之后,再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古诗。 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相机出示后两行诗。 (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指名配乐读;教师配乐范读;全班配乐齐读。 (2)了解后两句诗意:三、四两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环节二:《敕勒歌》品读古诗,熟读成诵 1.(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2)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 (3)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 师评:草原可真大呀! 示范读第3、4句。“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4)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1)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 (2)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 (3)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4)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 目标三: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环节一:请大家把两首诗连起来读读,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环节二:大草原就是—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反馈练习题及检测题的设计 目标 A类 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B类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歌中所描绘的画面。 (四)板书设计:

22 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

危 高 摘星辰 (夸张 想象)

《敕勒歌》 北朝民歌 北方草原 热爱生活

(五)教后反思:

23 雾在哪里

(一)学材准备:

1 教材分析:《雾在哪里》是一首童话故事,描写雾孩子的淘气顽皮的过程。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理解。主要学习内容是生字的识记、朗读及体会雾的顽皮。 2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配乐录音、卡片、小黑板。 (二)学情分析:

1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雾的淘气和顽皮,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难点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我们要学会保护自然环境。

2 学生认知起点分析:根据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的年龄特点,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趣味性。 (三)学习策划: 三标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预设目标一:认识“雾、淘、顽、于、暗、岸”等13个生目标 字。会写“于、论”等8个生字。 目标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目标三: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达成目标一:认识“雾、淘、顽、于、暗、岸”等13个生目标 字。会写“于、论”等8个生字。 环节一:猜谜语,揭示课题 1谜面: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打一自然现象。谜底:雾。(谜底:雾)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雾有关的课文,板书并齐读课题《23 雾在哪里》。 环节二: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雾、淘、顽、于、暗、岸、街、梁、甚、至、切、躲、失。 请同学们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小老师领读。 2.出示去拼音的生字 同桌互相教一教;同桌展示读;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街”字的读音。 3.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摘果子游戏:读对一个生字,苹果就是你的。 5.齐读所有生字。 6.出示文中词语:于是 无论 海水 船只 远方 岸边 海岸 同时 房屋 行人 不久 自己读一读;指读;全班齐读 环节三:指导书写 “切”:注意第二笔是“竖提”; “久”:注意独体字在书写时,撇和捺的结构重心要稳。 目标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1.雾究竟在哪里?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生回答 2.文章哪些自然段、哪些句子具体体现了雾的调皮可爱,请孩子们找出来,咱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生自由交谈,找出重点段落、重点语句反复朗读。 3.这就是雾,爱和人们捉迷藏的雾,他就躲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我们能感受到他的存在却抓不住他顽劣的身影,让我们加上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再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见了一群淘气又玩起的雾,如果你是雾,你想把什么藏起来呢?怎样藏? 例:雾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地方,都看不见了。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文中雾说话时的语气。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指导学生读出雾说话时的淘气和顽皮。 目标三: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1.同学们学习了《雾在哪里》这篇课文,让我们了解到大自然是多么的神奇。它就像是一幅幅的画,让我们百看不厌,希望同学们以后也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看看,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体会。 2.请你拿起画笔,将雾还有可能去的地方,在纸上画出来。 反馈练习题及检测题的设计 目标 A类 请认真读出下面词语。 于是 无论 海水 船只 远方 岸边 海岸 同时 房屋 行人 不久 B类 照样子,说一说。 例:雾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地方,都看不见了。 雾把 藏了起来。无论是 ,还是 ,都看不见了。 (四)板书设计:

23 雾在哪里 我要 藏起来 淘气 顽皮

(五)教后反思:

24 风

(一)学材准备:

1 教材分析:《风》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谢武彰先生写的一篇优美的诗歌。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风的调皮可爱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2 教学准备:师:生字卡片、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磁带 生:读课文、圈生字 (二)学情分析:

1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风的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兴趣;

2 学生认知起点分析: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另外,学生掌握了不少的识字方法,而且自学识字能力很强。通过课前的预习,多数已经解决识字问题。 (三)学习策划: 三标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预设目标一:会认“悄、试、衬、衫、制、彼、此、模、喘、 目标 哎、哟、帕”12个生字,会写“裙、互、弟”等8个 字。 目标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风的调皮可爱的特点。 目标三: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风的存在,体会风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探究神秘的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达成目标一:会认“悄、试、衬、衫、制、彼、此、模、喘、 目标 哎、哟、帕”12个生字,会写“裙、互、弟”等8个字。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谜面:水见它皱眉,花见它点头,树见它弯腰,云见它溜走。(谜底:风)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瞧,它正和红旗打招呼呢!看,它又把细细的雨丝吹得东歪歪、西斜斜。听,它和风车玩起了转圈圈的游戏。这就是大家的新朋友——风。板书并齐读课题《风》 3.你喜欢这个新朋友吗? 请你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吧。指读 环节二:探究方法、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要注意读准课文中那些生字宝宝的读音。 2、刚才,风娃娃悄悄告诉我,要和它交朋友,先得和文中的生字宝宝交朋友才行!大家有这个信心读好它们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自读;小老师领读 3、出示去拼音的生字。同桌互读,同桌展示读 4、(出示生字卡片)瞧!生字宝宝来了,跟他们打打招呼吧。指读;开火车读 重点指导语气词“哎哟”的读音 5、出示文中的词语:白云 只有 好奇 爸爸 上衣 裙子 弟弟 互相 毛巾 手帕 妹妹 自读;小组展示读 6.指导书写 裙:注意偏旁是“衤”,有两个点; 妹:注意“女字旁”的第三笔,“提”的收笔正好在第二笔“撇”上,且“撇”出头。 目标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风的调皮可爱的特点。 环节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文中的第一二小节。 (1)对比着读一读,感受一下蜻蜓、蝴蝶、白云与风的不同。 (2)“风”的好奇表现在哪里? (3)通过“风”的好奇行为,你感受到了风怎样的特点?找生说 (感受风的调皮特点) (4)谁能将你对风的感受读出来?生读 (5)注意文中“破折号”的作用,主要是解释“风的好奇行为”。 环节二:出示文中的第三小节。 (1)请你认真读一读这句话,感受一下风的特点:他们互相看着彼此的怪模样,呼呼地笑得喘不过气来。 A:注意“模样”的正确读音; B:文中的“怪模样”,指的是谁? C:通过这两句话,你感受到了,风怎样的特点? (2)出示语句:哎呀——风好调皮哟! A:指导学生准确地读出风的特点:调皮。 B:注意句末的感叹符号:! (3)文中的风真的是太调皮了,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说 (4)你觉得文中的风好玩吗?说出你的感受。生说 环节三:以小组为单位,接读课文,评一评哪一组读的最好。 目标三: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风的存在,体会风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探究神秘的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环节一:思考:在生活中,风还会做什么?找生说 1.风可以发电; 2.风可以作为帆船行驶的动力; 3.夏天的凉风还可以帮助人们降温,还可以让人们放风筝; 小结:上述说的种种,都是生活中的大自然现象。只要生活中,你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筋思考,就可以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环节二:播放“风”的视频 了解风在生活中,既能够有利于人们的生活;风还能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危害。 1.大风不能使人们晾轻的东西; 2.狂风,可以使得已成熟的农作物倒伏、根茎折断; 3.飓风可以损坏房屋和庄稼; 4.请你走出教室,在生活中寻找风的影子,看看风还会做些什么? 反馈练习题及检测题的设计 目标 A类 读一读,记一记。 寒风 凉风 暖风 热风 微风 轻风 狂风 台风 B类 正确读准下面四字短语。 和风细雨 风和日丽 云淡风轻 风平浪静 风起云涌 风调雨顺 (四)板书设计:

24 风

(五)教后反思:

调皮

25 雪孩子

(一)学材准备:

1 教材分析:《雪孩子》是一篇童话,讲述一个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快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故事。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易于激发兴趣。

2 教学准备:师:生字卡片、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磁带 生:读课文、圈生字 (二)学情分析:

1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2 学生认知起点分析: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另外,学生掌握了不少的识字方法,而且自学识字能力很强。通过课前的预习,多数已经解决识字问题。 (三)学习策划: 三标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预设目标一:会认“累、添、柴、旺、渐、冒”等15个生目标 字,会写“唱、旺、浑”等8个字。 目标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雪孩子在救小白兔时的勇敢无畏。 目标三: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达成目标一:会认“累、添、柴、旺、渐、冒”等15个生目标 字,会写“唱、旺、浑”等8个字。 环节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雪孩子的图片,问:这是什么? 2.板书“雪孩子” ,齐读课题。学习“孩”,认识偏旁“孑”。 3.激趣:这篇课文写了雪孩子的什么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环节二:识字写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中的生字标出 来,拼读几遍。 2.出示生字新词,自主识字。 注意读准“让、往、烧、知”四个字和多音字“着” 的读音。 3.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记住了哪些字,怎么记住的? (1)偏旁表义:唱、浑、汽 (2)加一加:日+王=旺;走+干=赶 (3)组词:旁(旁边);轻(轻重) 环节三:指导书写 1.出示“我会写”的字:唱、赶、旺、旁、浑、谁、轻、汽。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示范写,边写边指导。 赶:注意“走之底”的第七笔是捺; 唱、旺、浑、谁、轻、汽: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 4.学生描红练习书写,教师个别指导。 目标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雪孩子在救小白兔时的勇敢无畏。 1.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看文中插图: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标画课文的自然段。 2. 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看插图一,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你从这段读懂了什么?(雪大) (3)从哪儿能看出雪下得大呢? 出句子:“雪,下个不停,一连下了好几天”。 (4)你能通过读让我们感受雪很大很美吗?自己试读。 (5)指名读。 3.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1)兔妈妈要出门,会让小白兔跟着吗?兔妈妈是怎么让小白兔留在家里的? (堆了个雪孩子,陪小白兔) (2)观看插图二,图上画了什么?看出小白兔心情怎样? (3)小白兔和雪孩子玩的开心吗?你从哪里看出来了,请你找出相关的语句。 (4)找3个同学分别来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 4.学习第5-13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思考:小兔玩累了就回家休息了,接着发生了什么事? (2)从哪儿看出雪孩子很着急?指导读句子。 (3)雪孩子不顾自己,飞快冲进火海,此时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个怎样的雪孩子?(体会雪孩子的勇敢) (4)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了。如果你是小白兔,看这化成水的雪孩子会怎么样?带着这种感受读第13自然段。 5.学习14自然段。 (1)思考:雪孩子到哪里去了呢?雪孩子是怎样飞上天的? (2)演示:雪融化成水——水变成水蒸气慢慢蒸发——水蒸气在空中集成云。 (3)雪孩子还会回来吗?自由发言。 (4)朗读点拨:读出小白兔难受的心情。 (5)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你想对雪孩子说什么吗? 目标三: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1)朗读,回答:你喜欢雪孩子吗?为什么? (2)如果遇到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反馈练习题及检测题的设计 目标 A类 读一读,记一记。 出门 起来 空地 唱歌 回家 屋子 赶快 旁边 火星 浑身 水汽 B类 读一读,抄写每组的第2个句子。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很轻很轻的水汽。 (四)板书设计:

(五)教后反思:

25 雪孩子

小白兔 雪孩子 勇敢无畏

语 文 园 地 八

(一)学材准备:

1 教材分析:识字加油站,每组词语之间都有联系,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地读,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每组的第二个词语都是生长在第一个词语上的植物;每组的第三个词语都是生长在第一个词语上的动物。前两组的词语都是同一个字重复出现3次;后两组词语都是ABAB类型的。写话,引导学生能够完整的表达图画所述的内容。日积月累,要求学生准确的背诵。 2 教学准备:识字卡片,课件,实物投影仪。 (二)学情分析:

1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区别易错字;选择词语的正确读音,放在合适的句子里。 2 学生认知起点分析: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另外,学生掌握了不少的学习方法,而且自学识字能力很强。 (三)学习策划: 三标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预设目标一: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发现方法,培养学生的目标 识字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 目标二: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区别易错字;选择词语的正确读音,放在合适的句子里。正确理解词语所描绘的情景。 目标三:看图写话,能够把图画内容做到准确、完整的叙述。 目标四:课外阅读,通过流利的朗读《数星星的孩子》,让同学们感受一下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达成目标一: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发现方法,培养学生的目标 识字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 识字加油站: 1.出示词语: 海滩 椰树 贝壳;沙漠 胡杨 骆驼; 高原 雪莲 骏马;悬崖 青松 雄鹰; 2.师:同学们观察一下上面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生:每组都有3个词语,每组的第二个词语都是生长在第一个词语上的植物;每组的第三个词语都是生长在第一个词语上的动物。 3.师:类似这几组词语之间关系的,你还能想到哪些?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生说 4.出示生字:椰、壳、漠、骆、驼、骏、悬、崖 目标二: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区别易错字;选择词语的正确读音,放在合适的句子里。正确理解词语所描绘的情景。 字词句运用 1.出示词语: 嘟嘟嘟 咚咚咚 哗啦哗啦 叽叽喳喳 (1)读读上面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前两组的词语都是同一个字重复出现3次;后两组词语都是ABAB类型的。 (2)猜猜下面词语的读音,选择合适的词语放在句子里读一读。 (3)了解文中的四字短语,并且说说这些四字短语所描写的景象。 (4)对比着读读下面句子,你觉得下面句子有趣吗?有趣在哪里? A:“我要把自己藏起来。”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B:风拿了我的毛巾跟手帕,擦过了汗,都扔到地上了。又拿了妹妹的圆帽子,当作铁环滚走了。 目标三:看图写话,能够把图画内容做到准确、完整的叙述。 写话 1.请同学们认真看书上的这幅图,思考小老鼠在干什么? 2.当小老鼠看的正认真的时候,电脑屏幕上突然出现了谁? 3.小老鼠接下来会怎么做?请你把想到的写下来吧。 目标四:课外阅读,通过流利的朗读《数星星的孩子》,让同学们感受一下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环节一:展示台 出示词语: 棉被 泼水 带领 展现 散步 南瓜 ......1.仔细观察加点字的正确书写。 2.加点的字是同学们曾经写错过的,希望同学们把正确的字写在改错本上,经常地看一看。 出示词语: 纸巾——低头 战士——土地 ....今天——口令 果园——圆心 ....汽水——气体 心情——晴天 ....1.仔细观察上面加点的字。对比着看看,看好每个词语的正确书写。 2.请把这些易错字,整理到改错本上。 环节二:日积月累 1.《数九歌》,自读;指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2.比赛: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背诵。 环节三:我爱阅读 1.《数星星的孩子》,自读;接读课文。 2.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善于观察和思考) 3.文中的孩子名叫张衡,从张衡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 反馈练习题及检测题的设计 目标 A类 背诵日积月累 B类 识字检测 (四)板书设计:

(五)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