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贾德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
15.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16.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 A.顺向负迁移 B.逆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顺向正迁移
17.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 A.痕迹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首位效应和近位效应
18.“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阶段性 D.个体差异性
19.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 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20.教育是一种( )。 A.生物现象 B.心理现象 C.自然现象 D.社会现象
2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使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 A.学校教育 B.高新技术的应用 C.科学理论的产生 D.完善的社会制度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23.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24.精细加工策略实际上就是一种理解策略。 25.定势对问题解决总是起积极作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直观性原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 27.简述讲授法及其基本要求。 28.简述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 29.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中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从西周以后,出现“国学”和“乡学”,这是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说明在西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学校教育就诞生了。
2.C【解析】《论语》是孔子的言论集,汇集了孔子的政治、哲学、伦理等思想,也包括了他的教育思想。
3.A【解析】校园文化是学校创立的为保证各种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种文化形态。 4.A【解析】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教育必须顺应这些特点,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5.B【解析】德育过程是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个体努力去践行道德信念,提高自身的过程,因此,二者的关系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6.B【解析】上课开始时为使学生做好各种准备而进行的工作就是组织教学。 7.B【解析】学校课程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而且师生可以积极参与,又富有特色。 8.A【解析】夸美纽斯奠定了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9.B【解析】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
10.C【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11.C【解析】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钟表,它都是圆形的,这是知觉的形状恒常性。 12.D【解析】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3.A【解析】可利用直接发生和间接转化两条途径培养学习动机,其中考虑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是利用直接发生途径。 14.C【解析】奥苏伯尔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15.D【解析】画线是复述策略,是认知策略的一种。
16.D【解析】“温故而知新”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促进作用,属于顺向正迁移。 17.D【解析】略。
18.A【解析】“拔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意思都是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教育,可见违背了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特点。
19.C【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而且存在于动物界。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20.D【解析】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活动,是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生存活动,是探
讨教育的起源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一个基本观点。
21.A【解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可以再生产科学知识。 二、辨析题
22.错误。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二者的区别在于,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总要求,而培养目标则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具体要求,二者的联系在于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23.错误。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24.正确。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材料与头脑中已经存在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25.错误。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如解决一般问题时,定势可能会起促进作用,而对特殊问题,定势很可能起阻碍作用。 三、简答题
26.【答案要点】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7.【答案要点】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
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2)注意启发。(3)讲究语言艺术。
28.【答案要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9.【答案要点】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