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野外认识实习报告(2014杭州) - 图文 下载本文

地学野外认识实习报告

岩石崩坍所造成的,因此称其为崩坍岩洞。由于它们是受断层产状所控制,所以都具有洞形平直单调,洞顶平整如板,并向东南倾斜等一系列特征,而与石灰岩的溶洞迥然不同。

§1.4.12西湖复向斜

§1.5 地质发展史

17

地学野外认识实习报告

杭州出露的地层最老为志留系中上统康山群,但本地区地质发展历史却并非自志留纪开始,因为孕育西湖复向斜的钱塘坳陷早在震旦纪初期就开始发育了。

从震旦纪到早古生代末的加里东旋回中,钱塘坳陷区以沉降为主,不时伴有短暂的间歇或上升。地壳表现出强烈而频繁的震荡运动,但始终没有脱离海域环境,其中大部分时期为浅海或滞留海湾,有时海水也较深,甚至达半深海程度;早震旦世有过轻微的海底火山活动。在此或浅或深、动荡不定的海域环境中,形成了巨厚(8000m)的韵律性强、碎屑组分高、碳酸盐组分不纯的冒地槽性沉积。相对来说,前期碳酸盐较丰,并且硅质、白云岩含量较高;后期以碎屑岩为主,泥质含量较高,并常具类复理石韵律。这套沉积便是紧贴西湖山区外围直至浙西北地区广泛出露的下古生界地层。志留纪末期,华南地区发生了强烈的加里东运动,本区也受影响,但主要表现为造陆运动,地壳回升,海水渐退,转而成陆,自此钱塘凹陷结束了漫长的以强烈沉降凹陷为主的早期发展阶段。

晚古生代海西旋回中,本区再度遭受地壳凹陷作用,但沉降幅度较加里东期为弱,并总体上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海退—海进—海退发展旋回,形成一套地台形的路源碎屑建造和碳酸盐建造,夹有含煤建造,整个旋回从泥盆系到二叠系下同趁机总厚度约2000m。本旋回早期(泥盆纪—早石炭初期),加里东运动造成的海退尚未消除,因此沉积了一套陆相碎屑岩层。其中早中泥盆世的唐家坞群为内陆湖盆相,在炎热干旱的古气候条件下,形成了以红色为主的类磨拉石建造,主要为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夹砂、泥岩韵律层;晚泥盆世,本区处于准平原条件下;气候也开始变冷,堆积了色浅质纯的平原性河流-滨岸滩地相石英砂粒岩层(西湖组)。

海西旋回中期,早石炭世时,本区又开始下沉,成为海陆交互地带,但地壳升降频繁,海水时进时退,沉积了一套陆相-滨海相杂色砂泥岩建造,并夹含煤建造,即渚藏坞组和叶家塘组。尔后,总的趋势是向海进方面发展,海域不断扩大,到石炭纪中晚期海侵达到高潮,杭州及整个钱塘区终于又沦为广阔的浅海,这时气候温暖,海中生物繁盛,钙质来源丰富,堆积了黄龙组和船山组富含蜓科、珊瑚等海生生物化石的浅海相碳酸盐沉积,早二叠世初期,本区仍为浅海环境,由于生物大量繁衍,有机质来源及丰,远处又周期性地搬来硅质物质,以硅质岩或燧石结合的形式奠基其中,于是就形成了栖霞组含丰富有机质、硅质的浅海相生物碳酸盐沉积。

至早二叠世晚期,本区重又发生海退,进入了海西旋回的后期发展阶段,起初海水尚较深,沉寂了硅质含量较高的硅质灰岩和硅质层,这就是茅口组灰岩段。后来海水变浅,形成一套浅海相含磷硅、泥质沉积,即茅口组丁家山段含磷结核的硅质、碳质灰岩,早二叠世末,强大的海西地壳运动波及本区,晚古生代海浸宣告结束,此时杭州地区又隆起成为陆地,直到三叠纪皆无沉积。

在本区以及整个钱塘区的地壳发展史中,海西运动是一次明显的飞跃,使得海域环境变成陆地剥蚀环境。此后,该地区从未发生过大规模的海侵作用。

中生代是杭州大地发生构造变革的重要时期,中三叠世末出现的印支运动,使包括本区在内的钱塘凹陷区,从震旦系到所有古生界沉积地层同时遭受强烈的挤压褶皱,形成了沿线性延伸并伴有一系列断层生成的造山褶皱带,这就是钱塘褶皱带、下扬子褶皱带。西湖复向斜也就是在这场强烈的褶皱造山运动中伴随着钱塘褶皱带的形成应运而生的。印支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区域构造性质,不仅使本区发生强烈上升,形成了高山峻岭,还使本区在北西-南东方向上遭遇强烈的水平挤压应力作用,奠定了现今西湖山区地质构造格局和地貌发展的基础。钱塘区开始了以内陆断陷盆地沉积为主导的发展新阶段。因此,印支运动是本区地壳发展中最具本质意义的事件。

中生代后期,从侏罗纪到白垩纪发生了席卷中国东部广大区域的燕山运动,对本区地壳再次产生强烈而深刻的改造,主要表现为地壳的强烈拉张作用,一方面形成拉张—断陷盆地,

18

地学野外认识实习报告

一方面导致大规模岩浆上涌、喷发,出现惊天动地的火山爆发,堆积了巨厚的中性酸性火山碎屑岩系。在西湖山区,岩浆上涌喷发尤为显著,其中晚侏罗世,岩浆上涌喷发的主要通道很可能是循复向斜轴部发育的基地段烈,因此火山活动主要出现在复向斜倾伏前缘马蹄盆地之中,其结果就是堆积在葛岭—宝石山一带的火山岩系。与此同时,岩浆还侵入到复向斜构造内部的一些断裂层之中,形成超浅成相的岩脉;早白垩世本区也出现过火山活动,主要循钱塘江大断裂喷发,规模相对较弱,仅在梵村附近的朝川组下段中断续出露有中基性火山岩。

燕山运动在之前的海西—印支期构造作用之上,不仅使得本地区地层构造更加复杂,还使得区域构造的总体面貌和地形起伏的基本轮廓就此定型。进入新生代以后,杭州区地壳一直比较稳定,以遭受外力剥蚀为主,几乎未发生过重大的地壳改造事件,喜马拉雅运动在西湖山区未见其表现的踪迹。晚第三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仅造成幅度不大的抬升现象,在沿江区形成一些阶地,石灰岩山体中发育多层溶洞,但是新生代构造运动对于本区毗邻的东部沿海平原区却可能造成重大影响,起到加剧中生代断陷盆地进一步凹陷发展的作用,从而在那里迭加相当厚度的新生代沉积。

第四纪古气候全球性、周期性的变动在本区留有明显的痕迹,对本区地壳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更新世中期,本区在全球大冰期寒冷气候的制约下,物理风化强烈,降雨集中,泥石洪流频频发生,在山溪沟口堆积了大量洪积物,发育洪积扇;山前坡麓也造成大量坡积碎屑,形成坡积裙,这些冰期形成的沉积在随之而来的全球气候最适宜期,又进一步遭受强烈的淋滤和湿热红化作用,最终形成本区山麓、沟口地带广泛分布的网文红土化的之江层;另外,进入全新世时,高纬度冰盖消融,导致冰后期全球性海面上升,距今大约7000年前达到最大高度,其时海水可直拍今山麓线附近,西湖山区成为频临东海、岬湾交错、岸线曲折的海岸地带。西湖便是夹于葛岭宝石山和吴山之间,以西湖复向斜倾伏前缘马蹄形盆地东南半部为基底的深海湾。这次大规模的全新世海浸,不仅在西湖及城区平原下普遍发育海浸层位,也开始了西湖和城区平原的现代发育过程。此后,强劲的海潮源源不断地把长江输入东海的大量泥沙和钱塘江入海泥沙带到古“西湖湾”岸外堆积,经由湾口沙坝的发育、合围形成泻湖,以及城区以东海涂平原迅速向海推进,终于在距今2000多年前,在杭州地区形成了西湖。

杭州地区地质演化历史示意图

I 泥盆纪晚期,4-3.5亿年前,地壳开始下降,滨岸带环境;

II 石炭纪早期,3.2亿年前,地壳继续下降,滨海-浅海环境;

III 中石炭世至二叠纪,地壳下沉至最大幅度,温暖浅海环境;

IV 三叠纪中期,2.0亿年前,地壳遭水平挤压,岩层褶皱,发生断裂,形成复向斜上,并隆起上升为陆地。

19

地学野外认识实习报告

§1.6 资源环境与区域地理

自然旅游资源:

杭州市处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平均森林覆盖率为62.8%,生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13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55种;属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有3种,属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有18种。临安市的天目山和清凉峰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杭州土壤以红壤和水稻土为主。红壤分布在丘陵区,宜种茶树、果树,其中以西湖龙井一带出产的茶叶品质最为优异。水稻土集中分布在东北平原区,该区是粮油棉麻桑和蔬菜的主要产地。

在矿产资源方面,有萤石、白云石、石灰石、膨润土等大型非金属矿和铁、钼、铜等中型金属矿床。临安市昌化出产一种罕见的鸡血石,质地细腻,色彩鲜艳,为收藏石和章石之珍品。

西湖附近山区就有着十分丰富的地质现象,有着大量的沉淀与构造景观以及丰富的地质地貌行迹,西湖位于平原与丘陵之间,素有“三面云山一面城”、“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地文景观特征。

水域风光最为独特的是冠绝全球的西湖,由于区内独特地地理环境,孕育除了西湖这一名胜。西湖景区面积49平方公里,是杭州的标志。 人文旅游资源:

杭州拥有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湖风景名胜区、“两江两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湘湖)风景名胜区;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七个国家森林公园——千岛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青山湖、半山和桐庐瑶琳森林公园;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全国首个国家级湿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个、国家级博物馆9个。全市拥有年接待1万人次以上的各类旅游景区、景点120余处。

著名的旅游胜地有雷峰塔、岳庙、三潭映月、苏堤、六和塔、宋城、南宋御街、灵隐寺、跨湖桥遗址等。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0年,来杭境外游客70.7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5%,旅游外汇收入2.92亿美元,增长23.4%;国内游客2305万人次,增长4.4%,国内旅游收入达到190亿元,增长14%。杭州及所辖临安、建德先后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西湖风景区列为全国十大文明风景区示范点之一;宋城、千岛湖两风景区获得全国首批“4A”景区称号。2005年,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3420万多人次,旅游总收入465亿元。

杭州西湖特产更为丰富,西湖龙井茶、西湖藕粉、丝绸等都闻名海内外,还有一些较为传统的旅游商品。

杭州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名城,其人文源头可追溯到距今约8000年的“跨湖桥文化”,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杭州有很多著名的寺庙,比如灵隐寺、五台山等,受到了各地佛教徒的朝拜。而杭州的各种现代节庆,比如旅游节、文化节等都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

资源开发状况:

对于杭州西湖景区来说,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创造已经做的很不错了,杭州已经成为了国内一流的旅游型城市,建立起了一整套与旅游相关的关联产业,很大程度上都是为杭州的旅游业作支撑的。杭州旅游开发可以从较长远的角度考虑,不断增长其生命周期,不断推出新的旅游体验,其产品的形象定位做得很好,从而就显得永远不会过时,时刻都站在中国旅游产业的前沿。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