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初中语文分类复习及五年中考对比阅读汇总) 下载本文

鹏“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十分惊人;尤其是对苍天颜色的追问: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今天看来,也是十分深奥的问题。

2、一是在想象中夸张,如在想象鲲、鹏形象时,作者极写鲲鹏之大: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造成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二是在想象中进行对比,极写鲲、鹏之大,与之相呼应的,作者又举出了野马、尘 埃等“小”的形象,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三是在想象中寄寓了自己的情感。作者如此醉心于“逍遥”境界的想象和创造,并 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形象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文意理解与探究

1.本文开头描述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与论述“逍遥游”有什么联系?

2.文中引用《齐谐》的话有什么作用?

3.“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 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1. 鲲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从而回答了“逍遥”要有所依凭。

2. 借《齐谐》一书的话来证明对鹏的描写是真实可信的。

3. “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所待”(有所恃,须凭借,要依靠),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状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