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环境(2015版)管理体系手册和全套程序文件+表单 下载本文

类别 一级文件 XXXXXX有限公司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 文件编号 版 本 生效日期 页 次 XX-QEM-01 A0 2017-08-01 Page 29 of 377 符合性。 8.5.4.2产品防护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防护也适用于产品的组成部分。 8.5.5 交付后活动 由业务PMC负责组织制定【信息交流与沟通管理程序】,以控制满足与产品和服务相关的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在确定交付后活动的覆盖范围和程度时,公司应考虑: a) 法律法规要求(如产品的安全性、环境法规的要求等); b) 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潜在不期望的后果; c) 产品和服务的性质、用途和预期寿命; d) 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如既有产品本身的质量要求,也包括交货期、包装、运输、价格、售后服务等要求。并在此过程中,考虑需要提供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的信息; e) 顾客反馈; f)公司所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如公司在说明书、书面承诺等文件中明确的责任义务)。 8.5.6 更改控制 组织应对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更改进行必要的评审和控制,以确保稳定的符合要求。 组织应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包括有关更改评审结果、授权进行更改的人员以及根据评审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8.6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8.6.1由品管部组织建立和保持【进货检验指导书】、【IPQC巡查指导书】、【包装OQC作业流程】、【OQA检查指导书】、【产品信赖性测试说明】、【检验和试验管理程序】、【实验室管理程序】。根据所策划(见8.1)的安排(如控制计划、检验作业指导书),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 8.6.2公司按【文件、资料和记录管理程序】的要求对产品检验合格的记录进行控制,以保持产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在记录上载明有权放行产品的人员。 8.6.3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见8.1)已圆满完成前不得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 8.7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8.7.1为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不合格品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由品管部组织建立和保持【不合格品管理程序】。不合格品的控制(如标识、隔离、评审)以及不合格品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在文件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类别 一级文件 XXXXXX有限公司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 文件编号 版 本 生效日期 页 次 XX-QEM-01 A0 2017-08-01 Page 30 of 377 8.7.2公司可通过下列一种或几种途径处置不合格品: 8.7.2.1采取措施,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如「重工」「分选」); 8.7.2.2经有关授权人员批准,适用时经顾客批准,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如「特采」,有关处置权责和程序于【不合格品管理程序】中进行了说明); 8.7.2.3采取措施,防止不合格品原预期的使用或应用(如「报废」、「退货」等)。 8.7.3公司保持不合格的记录以及随后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包括所批准的让步的记录。 8.7.4在不合格品得到纠正之后(如重工、分选),公司将对其再次进行验证,以证实符合要求。 8.7.5当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公司将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9 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1.1 总则 公司对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的过程进行了策划,由相关部门建立并保持了【信息交流与沟通管理程序】、【生产过程管理程序】、【进料检验指导书】、【IPQC巡查指导书】、【包装OQC作业流程】、【OQA检查指导书】、【产品信赖性测试说明】、【内部审核管理程序】、【数据收集与统计管理程序】和控制计划及必要时的质量计划等文件,对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活动的适用方法(含统计技术在内)及其应用程度作出了详细规定,以评价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公司应保留适当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作为结果的证据。 9.1.2 顾客满意 1) 不论是否符合顾客要求,公司相关部门将监视与顾客感受有关的信息,以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的一种测量。 2) 有关获得与使用此信息的方法,请参阅【顾客满意度管理程序】的规定。 9.1.3 分析和评价 为证实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公司建立和保持【数据收集与统计管理程序】、【绩效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以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和信息。 应利用分析结果评价: a) 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 b) 顾客满意程度; c)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 类别 一级文件 XXXXXX有限公司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 文件编号 版 本 生效日期 页 次 XX-QEM-01 A0 2017-08-01 Page 31 of 377 d) 策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 e) 针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f) 外部供方的绩效; g)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改进的需求。 注:分析数据的方法可以包括统计技术。 9.2 内部审核 本公司制定并实施【内部审核管理程序】,有计划地通过内审来衡量本公司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组织自身的其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标准要求、文件、顾客及法律法规要求;是否有效地实施和保持。 9.2.1内审策划 管理者代表负责内审的总体组织及策划,任命适宜的人员于每年年初制定年度内审计划并于每次内审前制定详细的内审计划。审核计划(包括时间)应基于被审核活动和区域的状况,重要性及以往审核的结果,规定审核目的,范围,频次和方法。进行内部审核的人员应经过相应的培训并合格,且应独立于被审核部门。 9.2.2内审实施 审核组根据计划安排按程序对审核范围内的部门/要素进行审核,将审核发现形成记录,就不合格发出不符合报告,并由组长对本公司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作出总体评价,审核的基本情况、发现及总体评价均应作为内审报告中的内容。审核报告应交管理者代表审核,并提交管理评审。 9.2.3纠正措施及其跟踪、验证 针对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责任部门应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纠正措施,其完成情况由审核组负责跟踪、验证。 9.2.4保留作为实施方案以及审核结果的证据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9.3 管理评审 9.3.1总则 本公司制定并实施【管理评审管理程序】,由最高管理者负责定期组织质量/环境体系的管理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保持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相一致。 公司最高管理者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评审本厂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评审包括评价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管理评审应按规定程序提前通知相关人员,以保证评审所需资料的准备完整、准确。 9.3.2管理评审输入 策划和实施管理评审时应考虑下列内容: 1) 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的实施情况; 2)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 类别 一级文件 XXXXXX有限公司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 文件编号 版 本 生效日期 页 次 XX-QEM-01 A0 2017-08-01 Page 32 of 377 3)有关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的信息,包括下列趋势性信息: a)顾客满意和相关方的反馈、需求和期望,包括合规性义务; b)质量环境目标的实现程度; c)过程绩效以及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 d)不合格以及纠正措施; e)监视和测量结果; f)审核结果; j)外部供方的绩效,与外部相关方的沟通(包括投诉)。 4)资源的充分性; 5)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 6)改进的机会; 7)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 9.3.3 管理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决定和措施: a) 改进的机会; b)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变更的需求; c) 资源需求; d)组织战略方向的任何影响。 组织应保留作为管理评审结果证据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10 改进 10.1 总则 为确保产品符合要求,减少不良发生,公司建立和保持【纠正及持续改进管理程序】以确定并选择改进机会,采取必要措施,满足顾客要求和增强顾客满意。 适用时,应包括: a) 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要求并关注未来的需求和期望; b) 纠正、预防或减少不利影响; c) 改进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 改进的示例可以包括纠正、纠正措施、持续改进、突变、创新或重组。 10.2 不合格与纠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