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鉴定的意义 下载本文

2)一般初生皮层不存在,为次生皮层,韧皮部发达;形成层层环多明显。 3)木质部有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及木射线; 4)根大多无髓,少数有明显的髓部,如龙胆、乌头等。 单子叶植物根的特征

1)无木栓组织,其表皮细胞外壁有时增厚或由表皮发育成数列根被细胞,壁木栓化或木质化,有的壁上有增厚的细条纹,如百部; 2)皮层宽广,占根的大部分;

3)无形成层,内皮层凯氏点明显;韧皮部束和木质部束数目多,相间排列成一圈,无射线; 4)有髓,髓部大,多为薄壁细胞。

有些双子叶植物根有异常的三生构造:

何首乌块根的形成层环外有数个异型复合维管束; 牛膝根有数轮同心排列的维管束; 商陆根有数轮形成层环等。

2.粉末特征

根类中药的粉末鉴定,主要注意木栓细胞、石细胞、纤维(韧皮纤维、晶纤维、木纤维等)、分泌组织、导管、结晶、淀粉粒、菊糖等。 柔软的根类,纤维和石细胞均少见;常有分泌组织存在,如乳汁管、树脂道、油室、油管等;草酸钙结晶常见的如大黄、人参的簇晶,甘草、葛根的方晶,牛膝的砂晶,麦冬的针晶等。淀粉粒通常较小。

单子叶植物根类常可见内皮层细胞和根被细胞(百部、麦冬等)。 二、根茎类生药 1.组织特征

首先观察横切面的特征,根据其维管束的类型区别双子叶、单子叶或蕨类植物的根茎,然后由外而内依次观察并描述各部分组织的特征。

a.双子叶植物的根茎 一般具有次生构造,外表常有木栓层、维管束大多为无限外韧型,通常有明显的髓。

少数双子叶有异常构造:①髓部产生的异型维管束,如大黄; ②内涵韧皮部,有的形成双韧维管束。 b.单子叶植物根茎 一般具初生构造,表皮细胞1列,皮层明显,常有叶迹维管束散在,内皮层大多明显,维管束大多为有限外韧型,通常无明显的髓。

2.粉末特征

根茎类中药的粉末鉴定,主要注意石细胞、纤维(韧皮纤维、晶纤维、木纤维等)、分泌组织、导管、结晶、木栓细胞或表皮细胞、淀粉粒、菊糖等。

一般鳞茎、块茎常含较大的淀粉粒,鳞茎的鳞片表皮常可查见气孔、表皮细胞等,单子叶植物根茎类常较易见环纹导管和针晶等; 蕨类植物的根茎可见梯纹导管。

三、茎木类生药

1.茎木类生药的组织构造 :区别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茎。 双子叶植物草质茎:表皮(毛茸和气孔)、厚角组织、维管束、髓发达 木质茎:周皮、皮层、形成层环、年轮、髓较小

单子叶植物茎:表皮、有限外韧型维管束散生、无髓

裸子植物茎:木质部主要为管胞,无纤维。 2 .粉末生药的观察

除了无叶肉组织外,其他组织一般都可能存在。 四、皮类生药 1.组织结构

(1)周皮 包括木栓层、木栓形成层与栓内层。

(2)皮层 可见纤维、石细胞和分泌组织(油细胞、乳管、粘液细胞等)及内含物,如淀粉粒和草酸钙结晶。

(3)韧皮部 包括韧皮部束和射线两部分。 2.粉末观察

一般不应有木质部的组织(如导管、木纤维等)。主要有木栓细胞、纤维、分泌组织、石细胞及草酸钙结晶。 六、叶类生药 1.组织构造

常通过主脉,切制成横切片:观察表皮、叶肉与主脉三个部分的特征。

上下表皮细胞的形状、大小、气孔、角质层,有无内含物,毛茸的类型及特征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主脉。 2.叶的表面制片

表皮、气孔及各种毛茸的观察;气孔的类型等。 3.粉末

表皮、气孔、各种毛茸(多碎断)、维管组织、内含物等。 七、花类生药 1. 显微鉴定

可以将花的各部做表面制片。苞片、花萼的构造与叶相似。 2.粉末观察

以花粉粒、花粉囊内壁细胞、毛茸为主要鉴别点,并注意草酸钙结晶等。花粉粒是花类生药的主要特征。

花粉的外壁有各种形态,有的光滑,如番红花、槐米等,有的有刺状突起,如红花、金银花等,有的具放射状雕纹如洋金花,有的具网状纹理。 八、果实、种子类生药 1.组织构造

一般观察果皮的组织特征。内外果皮相当于叶的上下表皮,中果皮相当于叶肉。

2.粉末观察

外果皮的细胞形状,角质层文理,腺毛非腺毛的有无等。

种子类(Semen)生药大多用完整的种子。也有用种子的一部分:有的用种皮,如绿豆衣、花生衣;有的用假种皮,如龙眼肉;有的用除去种皮的种仁,如火麻仁、柏子仁;有用胚,如莲子芯。尚有用种子的加工制品,如淡豆豉。

种皮、胚乳、细胞内含物(脂肪油、淀粉粒、糊粉粒)等。

有少数种子部分种皮和外胚乳或仅外胚乳嵌入内胚乳形成特殊花纹的错入组织,形成槟榔纹。如槟榔、肉豆蔻。 九、全草类生药

全草类生药是指药用的草木全植物体或地上部分。涉及的植物体器官,包括了根、根茎、茎、

叶、花、果实与种子。其显微鉴定可参照以上各类生药的鉴别特征。 十、动物类生药

1. 全动物类 水蛭、地龙、全蝎、蜈蚣 2. 角骨类 鹿茸、羚羊角、鳖甲、豹骨 3. 贝壳类 牡蛎、石决明、蛤壳、珍珠母

4. 脏器类 蛤士蟆油、熊胆、鸡内金、紫河车,鹿鞭、鹿胎 5. 生理、病理产物 蟾酥、珍珠,牛黄、麝香、僵蚕、五灵脂 6.加工品 阿胶、鹿角胶

鉴定动物类中药,要具有动物学的分类和解剖的基础知识。 对于药材是完整的动物体,可根据其形态特征,进行动物分类学鉴定,确定其品种,如蜈蚣、土鳖虫、金钱白花蛇等;

对于药材是动物体的某一部分,如羚羊角、龟甲、骨类(豹骨、猴骨等)和贝壳类(石决明、牡蛎等)药材等,鉴定时主要靠性状鉴定以辨别真伪优劣,必要时进行显微磨片观察: 对去皮蛇类药材可进行脊椎骨或鳞片的形态和组织切片观察。

对有些采自动物体的分泌物或生理、病理产物的药材)如麝香、牛黄、蟾酥等,除一般性状鉴定外,主要靠显微和理化分析,以防伪充或掺假。 鉴定牛黄除用传统经验鉴别方法外,还要用显微观察或红外光谱等来考察纯度防止掺伪,同时要做主要成分胆酸、胆红素的定性定量分析;

对有的动物产物,如蜂蜡、虫白蜡等,还应测定其熔点、熔解度或酸值、皂化值等以控制药材的质量。

第六节 理化鉴定

生药的理化鉴定是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对生药及其制剂中所含主要化学成分或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来鉴定其真伪和品质优劣的一种方法。 定性分析—确定生药的真实性 定量分析—确定生药的品质优良度

一、 物理常数 相对密度 旋光度 折光率

凝固点 熔点 沸点等

二、一般理化鉴别 1.呈色反应

2.泡沫反应和溶血指数 3.微量升华

利用生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一定温度下能升华的性质,获得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状、颜色以及化学反应作为鉴别特征。

4.显微化学反应:

是将生药的干粉、手切片或浸出液少量,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某些化学试剂使产生沉淀或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反应结果,或产生特殊的颜色,从而进行鉴定。

5.荧光分析:

利用生药中的某些化学成分,接受自然光或紫外光照射时,能发生荧光,其特征和强度可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三、色谱法:

又称层析法,是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分析的物理化学方法。 薄层色谱法(薄层扫描法) 气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四 、分光光度法

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某些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如紫外分光光度法(200—400nm) 、可见分光光度法(400nm~760nm) 、红外分光光度法(2500nm~15000nm)、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总之,生药鉴定是中药学、生药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晶体学、数学、计算机图形学等多学科的汇集点。

除以上所述方法外,近年来,电化学分析、原子吸收光谱、等离子体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同工酶分析、免疫学等方法也应用于生药鉴定。

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的中药材是一个包含了多种化学成分的群体,中药的临床疗效是整体成分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中药鉴定以鉴定药材的真伪优劣为目的,中药材的多样性要求中药鉴定因药而异。

如何用现代仪器分析法建立既能反映中药材整体固有特征又能给出稳定的中药质量评价标准的鉴定方法,以解决传统中药学与当代世界药学接轨中面临的质量标准问题,仍将是今后中药鉴定研究的热点。

1、生药真伪鉴定的方法有哪几种?

2、生药优劣评价的对象?方法有哪几种? 3、试述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4、生药鉴定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中国药典已经出版哪几版? 5、双子叶植物根及茎在解剖学上的区别?

6、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与次生构造的不同?

7、双子叶植物草质茎、木质茎与单子叶植物茎的不同? 8、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的区别?

按照恩格勒系统,被子植物(亚)门下又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比较: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根 直根系 须根系

茎 维管束多呈环状排列;有形成层 维管束散生排列;无形成层 叶 具网状脉 具平行脉 或弧形脉

花 各部基数多为5或4,花粉粒常具3个萌发孔 各部基数多为3,花粉粒常具单个萌发孔

胚 具2枚子叶 具1枚子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