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铸坯切割制度,拉速制度,保温制度 (D)以上都不是
214、脱氧元素的脱氧能力顺序为( C ) 。
(A)Si (B)供养量大于碳氧反应所耗氧量 (C)供养量小于碳氧反应所耗氧量   (D)萤石用量过少  222、连铸操作中中间包长水口采用吹氩保护浇注的主要目的是(C  ) (A)增加   (B)降低   (C)无变化    (D)与钢中氧无关 216、钢中铝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是( D  ) (A)粗化晶粒,降低塑性,增加强度 (B)细化晶粒,提高抗腐蚀性 (C)降低抗腐蚀性  (D)细化晶粒,改善冲击性能  217、转炉副枪的主要作用是(   D    )。 (A)促进化渣   (B)压制喷溅    (C)热补偿     (D)不倒炉情况下测温取样  218、转炉底吹供气砖侵蚀速度与供气量有关,因为供气量大(  B ). (A)气体对供气砖冲击严重  (B)钢水搅拌加快,钢水对供气砖冲刷快 (C)供气本身温度梯度大,造成砖易剥落 (D)供气造成钢水温度梯度大,致使砖易剥落  219、在复合转炉冶炼过程中,选择底吹供气强度的依据(   C   )。 (A)钢种   (B)铁水成份   (C)脱碳速度   (D)冶炼时间   220、转炉冶炼后期碳氧反应速度慢的主要原因是(  D  ) (A)渣中氧化铁低  (B)熔池温度低,使钢液搅拌不良 (C)碳同氧亲和力低于硅、锰与氧的亲和力 (D)钢水中【C】降低  221、在转炉吹炼中,造成炉渣“返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C   )  (A)减少钢流温度损失  (B)使中间包钢水温度、成分均匀   (C)防止钢水二次氧化 (D)防止水口堵塞  223、连铸机脱锭装置的作用是(   B    )。  (A)便于存放引锭头   (B)使引锭头与铸坯头部分离开  (C)便于切割铸坯     (D)便于脱模  224、铸坯“胡子”清理不彻底,轧制成的钢板易产生( C    (A)分层    (B)星裂     (C)结疤   (D)裂纹 225、产生氧枪粘钢的原因是( C  )。 (A)枪位高产生喷溅  (B)冶炼前期炉温低,枪位高    (C)化渣不良,出现金属喷溅   (D)枪位低,产生喷溅  226、 转炉冶炼前期碳氧反应速度慢的主要原因是( C  )。(A)渣中氧化亚铁低  (B)熔池温度低,使钢液搅拌不良      (C)碳同氧亲和力低于硅锰与氧的亲和力 (D)枪位高,使钢液搅拌不良。  227、氧枪出水温度变高的主要原因是(   A    ) (A)转炉炉内温度升高  (B)氧枪在炉内泡沫中吹炼时间长  )。  (C)喷头端部粘钢,降低喷头熔点 (D)长期氧气流机械冲刷的结果 228、经济炉龄是指( B  )的生产炉役 (A)炉龄高   (B)生产率高,成本低 (C)产量高   (D)炉衬耐材消耗低  229、氧气顶吹转炉炼钢中,吹损的主要部分是 (  C ) 。 (A)蒸发        (B)机械损失     (C)化学损失    (D)炉渣中金属珠损失  230、浇铸BC钢种时应选用(   B    )质浸入式水口. (A)石英 (B)铝碳  (C)高铝 (D)以上都不是 231、低碳高铬钢液的精炼,主要矛盾是( A )。  (A)降碳保铬    (B)降铬保碳    (C)降铬保氧   (D)降铬保氢232、钢中内生夹杂物的主要来源是( C )。 (A)炉衬及钢包内衬耐火材料的侵蚀 (B)进入钢中的钢包、中包渣或保护渣 (C)脱氧形成的氧化物及二次氧化产物 (D)以上都是  233、碳含量高对钢性能影响是( C )。  (A)提高钢的加工性能      (B)提高钢的冲击性和延伸率 (C)增加钢的强度和弹性    (D)降低钢的强度 234、下列元素脱硫能力减弱顺序是( A)。 (A)Ca-Ce-Zr-Ti-Mn    (B)Ca-Ti-Ce-Mn-Zr    (C)Ce-Ca-Ti-Zr-Mn    (D)Ce-Ca-Ti-Zr-Al 235、向钢水中喷入CaO粉可以起到(  C )作用。 (A)脱氢    (B)脱气    (C)脱硫    (D)脱碳 236、氧枪是由三层同心钢管组成,( A )。 (A)内层通氧,中层、外层通水  (B)内层通水,中层通水,外层通氧 (C)内层通水,中层通氧,外层通水 (D)内层通氧,中层通氧,外层通水  237、氧气顶吹转炉冶炼过程中的脱硫率,一般可达到( B  )。 (A)<20%    (B)>30%    (C)>70%    (D)>90% 238、蒸气喷射泵用的蒸气一般是( B  )。  (A)饱合蒸气    (B)过饱合蒸气    (C)含水节气     (D)高温蒸气  239、并炉渣法是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D  )精炼方法。 (A)渣比    (B)渣量    (C)渣况    (D)渣洗  240、吹炼中期“返干”时,要适当提高枪位操作,这是因为(  A  )(A)增加渣中氧化铁      (B)增加炉内温度 (C)提高熔池搅拌强度    (D)促进石灰溶解 241、渣洗不具备以下什么功能( C  )。 (A)脱硫  (B)脱氧   (C)脱气   (D)去夹杂  242、转炉炉渣粘度大时,炼钢化学反应速度( B  )。 (A)加快    (B)变慢    (C)无变化    (D)与粘度无关 243、 ( C  )耐火材料在真空条件下与钢水接触,稳定性最差。 (A)高铝砖    (B)铬镁砖    (C)镁碳砖   (D)硅砖 244、CaO-FeO-SiO2三元状态图的三个顶点表示( C )。 (A)CaO-FeO-SiO2渣系组成的氧化物 (B)CaO、FeO、SiO2三个氧化物  (C)三个氧化物及其相应的纯氧化物的熔点状态 (D)其中的每两个氧化物  245、电炉炼钢氧化终了时钢液中的[O]含量高低由(  B )决定的。(A)温度    (B)C    (C)Si     (D)P 246、钢铁料单耗是指( C  )。  。   (A)铁水加废钢加合金的吨钢消耗 (B)废钢加铁水加矿石的吨钢消耗 (C)铁水加废钢的吨钢消耗  (D)生产1吨钢所有含金属物料的消耗  247、下列什么元素缺水预处理时无法去除( B  )。 (A)C       (B)OS     (C)S      (D)P  248、全连铸小型转炉钢厂转炉装入量应该是( A  )。 (A)分阶段定量装入    (B)定深装入  (C)定量装入          (D)根据铁水、废钢资源确定  249、在复吹转炉冶炼中,选择底吹供气强度的根据是( C  )。 (A)钢种    (B)铁水成份    (C)脱碳速度    (D)吹炼时间  250、在炼钢过程中,对同一元素而言,各种化合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的顺序是( A  )。 (A)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碳化物 (B)硫化物-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 (C)氮化物-氧化物-硫化物-碳化物 (D)氮化物-氧化物-硫化物-氢化物 251、莹石的堆比重是( B  )t/m3。 (A)1.5    (B)1.7    (C)2.0     (D)2.5  252、转炉去硫化学反应方程式是[FeS]+(CaO)→(CaS)+(FeO),从式中分析下列什么情况下有利于( A )去硫。  (A)高温    (B)低温    (C)温度适中    (D)都不对  253、按照国家安全标准,煤气、氧气、水、氮气管道的颜色分别为( A  )。 (A)黑色、浅蓝色、绿色、浅黄色   (B)深兰色红色、浅蓝色、绿色 (C)红色、黑色、浅黄色、深兰色   (D)浅蓝色、绿色、浅黄色、深兰色 254、复合合金是由( B  )的合金元素组成的,通常还会有一定的铁元素。 (A)一种或一种以上    (B)两种或两种以上     (C)三种或三种以上    (D) 一种  255、钢和铁的区别以碳含量( C  )为界。 (A)1%    (B)1.5%    (C)2.11%    (D)5% 256、钢铁料的加工方法有( C  )。 (A)切割、打包压块、剪切、清洗、破碎 (B)切割、破碎、爆破、光谱分析、剪切 (C)切割、打包压块、剪切、破碎、爆破 (D) 光谱分析、清洗、剪切 257、钢中的五大元素是(  C  )。  (A)C、Si、Mn、P、Cr    (B)C、Si、Mg、P、Cr (C)C、Si、Mn、P、S     (D)C、Si、Mg、P、S 258、钢中铝元素对钢性能影响是( B  )。 (A)粗化晶粒,降低塑性,增加强度 (B)细化晶粒,改善韧性 (C)降低抗腐蚀性 (D) 粗化晶粒,降低塑性  259、高温、低氧化铁、高碱度是去(  A  )的要素。 (A)S    (B)P    (C)C    (D)Si  260、硅锰合金牌号为17#,则其含Si量为( A  )。  (A)14%~17%    (B)17%~20%    (C)20%~25%    (D) 25%~30%  261、硅铁按其含硅量及杂质多少的不同,分为三个牌号,其中Si75表示含硅量为( B  )(A)75%~78%    (B)72%~80%    (C)70%~80%     (D) 75%~85% 262、硅铁粉是含硅( C  )的硅铁磨制而成,用于电弧炉炼钢扩散脱氧。 (A)45%    (B)65%    (C)75%     (D)85%  263、还原期用生铁增碳,碳元素比较稳定,可达到(  C )回收。 (A)90%    (B)95%    (C)100%    (D)70% 264、炼钢炉渣( B  )为低碱度渣。  (A)R>2.5    (B)R≈3-1.5    (C)R≈1.8-2.2   (D) R≈2.0-2.2  。 265、实际生产中常说的40个锰是指含锰( B  )%。 (A)0.04    (B)0.40    (C)4.0    (D)40  266、碳粉使用前要进行烘烤,以去除水分,一般使用时要求水分( B  )。 (A)≤0.3%    (B)≤0.5%    (C)≤1.0%    (D) ≤1.5%  267、碳-氧反应的作用不仅是把钢液中的碳含量降到所冶炼钢种的要求范围之内,而且通过碳-氧反应生成( B  ),从钢液中排出,从而引起熔池的沸腾。 (A)气泡    (B)一氧化碳气泡    (C)二氧化碳气泡    (D)氧气 268、脱硫的工艺中,其中(  D )是最佳工艺。  (A)高炉脱硫    (B)转炉脱硫    (C)炉外精炼脱硫    (D)铁水脱硫  269、为了达到纯洁钢液,保证钢质量之目的,在采用一般工艺冶炼各钢种时,都有脱碳量的要求,一般氧化期脱碳量( B  )。  (A)>0.2%    (B)>0.3%    (C)>0.5%    (D) >0.6% 270、炭化稻壳的主要作用是( C  )。  (A)稀释炉渣    (B)吸附夹杂    (C)保温    (D)隔绝空气 271、结晶器的主要振动参数是(   C   )。 (A)振幅(B)频率(C)振幅和频率(D)拉速  272、一般来说,钢包内钢水吹入氩气时,能使钢中氮含量( B  ) (A)增加  (B)、降低  (C)、有时增加,有时降低 (D)、不变 273、转炉脱碳速度与渣中氧化铁的关系是(   A   )。 (A)、脱碳速度快则氧化铁消耗越快 (B)渣中氧化铁含量越低则脱碳速度越低 (C)渣中氧化铁含量越高则脱碳速度越快 (D)脱碳速度与渣中氧化铁含量  274、锰溶于铁水中使铁的熔点( B  ) 。  (A)升高      (B)降低      (C)无变化  (D)不确定  275、氧气顶吹转炉炼钢过程中脱硫的量可达到( C  ) 。 (A)90%      (B)70%       (C)40%      (D)20%  276、氧气顶吹转炉炼钢过程中,热值最高的是(  D )。 (A)Si   (B)Mn     (C)C     (D)P 277、浇铸BC钢种时应选用(    B   )质浸入式水口. (A)石英  (B)铝碳  (C) 高铝  (D)以上都不是 278、目前我厂钢包保护套管材质是(   A    )。 (A)石英 (B)铝碳 (C)复合锆碳 (D)镁质  279、使用煤气时应该( C )  (A)先开气后点火 (B) 边开气边点火 (C)先点火后开气   (D)以上均不对280、影响转炉煤气回收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D ) (A)CO含量   (B)CO2含量     (C)N2含量   (D)O2含量 281、一般情况下,脱硫主要在冶炼( C )进行 (A)前期    (B)中期    (C)中后期   (D)前期和后期 282、溅渣护炉工艺中,渣中MgO要求控制在( B ) (A)5-6%    (B)8-10%  (C)12-15%  (D)15%以上 283、炼钢过程中萤石主要作用是(  A  )。  (A)帮助化渣                (B)提高炉渣碱度   (C)提高炉渣中的氧化铁含量  (D)改善钢水的流动性 284、钢液在浇注过程中凝固成钢坯是( D )进行的。 (A)从高温到低温同时   (B)钢液冷却到结晶温度才开始    (C)钢液冷却到结晶温度以下一定的温度才开始   (D)钢液冷却到液相线温度以下才开始  285、我国大中型转炉对烟气净化的处理采用( B )工艺。 (A)干湿法   (B)全湿法  (C)全干法   (D)静电除尘法  286、与顶吹相比,复吹转炉钢水中残锰显著增加原因是(   C   )。 (A)复吹成渣速度快      (B)复吹使钢渣在炉内混凝时间短 (C)复吹降低钢水氧含量  (D)复吹可使回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