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思考题 零 绪论
1、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物学、方剂学、针灸学等方面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2、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你是如何认识的? 3、何谓辨证论治?如何辨证地看待病与证的关系? 4、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一 阴阳五行
1、何谓阴阳?阴阳的特性有哪些? 2、何谓阴阳的相互交感?其意义如何?
3、何谓阴阳对立制约?以人的睡眠节律及四季气候变化为例说明。 4、何谓阴阳互根互用?其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5、何谓阴阳消长平衡?阴阳消长平衡有哪几种类型?分别举例说明。 6、何谓阴阳的相互转化?以病证为例说明。 7、试述阴阳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 8、何谓五行?何谓五行学说?
9、五行的特性各自是什么?事物五行属性归类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 10、何谓五行相生?五行相生的关系是什么?顺序如何?举例说明。 11、何谓五行相克?五行相克的关系是什么?顺序如何?举例说明。 12、何谓五行相乘、相侮?产生的条件各是什么? 13、五行学说在医学领域有哪几个方面的应用?
14、应用五行相生理论确定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常用的治法有哪些? 15、应用五行相克理论确定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常用的治法有哪些?
二 藏象
1、何谓心主血脉?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和哪些因素有关? 2、心藏神的含义是什么?其作用反映在哪几个方面? 3、五脏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关系如何? 4、如何理解“汗为心之液”? 5、为什么说“心者,生之本”?
6、何谓肺主宣发肃降?其生理作用各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7、为什么说“肺为水之上源”?肺在水液代谢中的作用如何? 8、肺助心行血的功能是通过哪些环节实现的? 9、对“肺主治节”之说,你是如何理解的?
10、何谓脾主运化?其对饮食物的运化过程如何? 11、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12、何谓脾主升举?临床意义如何?
13、脾主统血的机理是什么?有何临床意义?
14、脾主肌肉的机理是什么?试结合现代研究论述之。
15、何谓肝主疏泄?其生理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6、肝对血液的运行有何影响?试述其临床意义。 17、肝促进消化的机理是什么?
18、何谓肾藏精?其机理如何?肾精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19、你对肾中精气阴阳的作用及关系是如何认识的? 20、何谓天癸?天癸与肾中精气有何关系? 21、试述肾主水的作用机理及其环节。
22、何谓肾主纳气?其机理及临床意义如何? 23、肾与骨、耳及二阴的关系如何? 24、六腑共同的生理功能及特性是什么? 25、何谓七冲门?
26、六腑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27、为什么说胆既为六腑又属奇恒之腑? 28、你对三焦的功能是如何认识的? 29、何谓奇恒之腑?其特点如何?
30、脑的功能有哪些?其在生理上与五脏有何关系? 3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有哪些?受哪些因素影响?
32、何谓心肾相交?你对心肾的病理变化是如何认识的?
33、心与肝的生理关系如何?在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有哪些变化? 34、肺与肾的生理关系如何?在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有哪些变化? 35、何谓乙癸同源?肝肾之间病理情况下有何相互影响? 36、试述六腑之间的生理联系。
37、试述脾与胃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
三 精、气、血、津液
1、试述精的生理功能。 2、试论气在人体中的作用。 3、脾胃在气的生成中有何作用? 4、试述血液生成的基本过程。 5、试述津液代谢过程。 6、津液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7、为什么填精补肾可以治疗血虚? 8、试述气与血的生理关系。 9、试述血脱先益气的原理。
10、津能载气的理论依据及其意义是什么? 11、为什么说津血同源?
四 经络
1、经络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2、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如何?
3、十二经脉在头面部、躯干部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4、经络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5、经别的功能特点是什么? 6、十五别络的功能特点是什么? 7、正经与奇经有何区别?
8、督脉与任脉的起止点和循行有何不同? 9、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如何?
10、简述奇经八脉的含义及其功能特点。 11、试述冲、任、督、带各自的生理功能。
12、简述经筋的含义、命名方法、分布特点及主要功能。 13、按气血循环流注次序写出十二经脉的名称。 14、试述经络学说在阐释疾病传变时的应用。
五 体质
1、何谓体质?体质构成要素有哪些? 2、体质具有哪些特点?表现形式如何? 3、试述体质形成的生理学基础。 4、影响体质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5、简述体质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六 病因
1、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是什么? 2、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3、为什么说“风为百病之长”? 4、如何理解“风性善行而数变”?
5、为什么寒邪容易导致疼痛?其疼痛特点是什么? 6、如何理解湿性粘滞? 7、温燥和寒凉有何区别? 8、为什么说‘燥易伤肺“?
9、暑邪和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什么异同? 10、寒邪和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什么异同?
11、从寒邪、湿邪伤及阳气来说明“阴盛则阳病”的原理。 12、如何理解“壮火食气”?
13、疠气的发生和流行与哪些因素有关? 14、七情是如何影响脏腑气机的? 15、过劳是怎么使人致病的?
16、过食肥甘厚味会引起哪些病理变化?
17、为什么说“百病多由痰作祟”和“怪病多痰”? 18、试述瘀血的形成机制及其病证的共同特点。
19、试述痰饮、瘀血、结石三种病理产物之间的关系。 20、药邪的致病特点如何?
21、遗传因素和胎传因素有什么不同?
七 病机
1、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是怎样的?如何理解? 2、发病形式主要有哪些?
3、邪正盛衰如何决定疾病的虚实变化和疾病的发展与转归?
4、阴阳偏盛偏衰的病机特点是什么?其与阴阳互损、格拒、亡失有何病机联系? 5、气机失调、血液运行失常的病机包括哪些? 6、气血津液关系失常的病机包括哪些?如何理解? 7、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有何区别?
8、内风、内寒、内湿、内燥病理各与哪些脏腑在病机上密切相关?
八 诊法
1、望神的要点是什么?望神为什么能判断病情的轻重预后? 2、舌诊的重要性及临床意义如何?
3、何谓常色、主色、客色?病理性五色各有什么主病? 4、不同年龄、性别的个体声音有何不同? 5、谵语和郑声的表现与病机有何不同? 6、怎样根据呕吐的情况辨别寒热虚实? 7、试述听呼吸的生理病理意义。
8、试述临床根据闻诊方法辨别咳嗽的寒热虚实。 9、一般问诊包括哪些内容? 10、问现在症状包括哪些内容?
11、试述“问寒热”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12、试述“问出汗”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13、试述“问疼痛”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14、如何根据饮食口味、睡眠、二便等情况来诊断疾病? 15、妇科问诊有何特点及临床意义? 16、试述脉诊的基本原理。 17、正常脉象的形象如何?
18、常见有病理脉象有哪些,其形象及主病是什么? 19、按诊包括哪些具体的方法? 20、怎样辨别水臌与气臌?
九 辩证
1、什么是辩证?
2、表里出入有几种情况?说明了什么?有何意义? 3、什么是热证?主要病因病机是什么? 4、临床怎样鉴别寒症与热证? 5、临床怎样鉴别虚证与实证?
6、试述何谓表、里、寒、热、虚、实证,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其相互联系。 7、试述表寒里热证的病因病机和主要表现。 8、试述寒热真假的鉴别诊断。
9、试述表实证和表虚证的鉴别诊断。 10、试述阳证的主要临床表现。 11、气虚证的辨证要点是什么? 12、气陷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13、何谓血虚证?临床表现有哪些? 14、何谓血热证?其临床表现如何? 15、何谓痰证?其临床表现如何?
16、试比较气虚血瘀证和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表现有何异同? 17、简述阳水、阴水的含义及其辩证要点各是什么? 18、临床上如何鉴别亡阴证和亡阳证?
19、简述阳盛证的含义、常见病因及临床表现。 20、试述阴阳两虚证的常见病因及临床表现。 21、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有何异同? 22、风寒犯肺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23、燥邪犯肺证与肺阴虚证有何异同?
24、脾气虚证与胃气虚证的临床表现有何异同? 25、肝阳上亢证与肝火上炎证的临床表现有何异同? 26、肾阴虚证与肾精气不足证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 27、试述肺肾阴虚证与肝火犯肺证的临床表现的异同。 28、试述肝火犯肺证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表现的异同。 29、试述肺气虚证和寒痰阻肺证的临床表现的异同。 30、简述六经辩证的含义及其临床意义。 31、六经辩证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2、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临床特点有何区别? 33、阳明经证与腑证病机有何区别? 34、六经辩证的传遍方式有哪些?
35、试述气分证的特点和其临床表现特点。 36、何为卫气营血辩证的传遍规律? 37、中焦病证的主要辨证要点是什么? 38、何为三焦辩证的逆传?
39、如何从病机角度区分血分实证和血分虚证。
十 养生 防治 康复
1、如何理解养生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原则? 2、何谓“治未病”?试述治未病的主要内容。 3、你对治病求本的治则如何理解?
4、试述扶正与祛邪治则的相互关系及临床运用。 5、怎样理解标本概念?其对临床治疗有何指导作用? 6、何谓“正治”“反治”?在临床运用上有什么区别? 7、常用的反治法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证? 8、怎样理解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治则? 9、试述康复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