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校前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 图文 下载本文

建筑形式的界面常见于城市中老校区的校园临街房中。由于此类建筑的底层一般对外经营,式样各异的商店招牌广告常使得建筑立面杂乱不堪。例如青岛理工大学四方校区宿舍底层的沿街商店门头众多,且风格杂乱,通过立面改造使得沿街店面与校园建筑风格统一(图4-16)。

图4-16 沿街建筑的立面改造:改造前(左)改造后(右)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4.2 校前区建筑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大学正越来越多的服务于城市,融入城市,城市与大学的关系日趋紧密。校园规划建设中将与城市联系比较紧密的建筑布置于校前区,在不影响师生使用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既提高了使用效率,又通过向社会融资和收取使用费的方式获得了充足资金,并将这些收入应用到场馆设施的维护和等级提升上。

校前区建筑的沿街立面往往先于校园入口大门进入人们的视线,其建筑外观和周边环境的优劣决定着校前建筑对于城市居民的吸引力。除了建筑自身形象,校前区建筑景观设计还包含建筑入口、庭院和围合空间、以及建筑周边的景观设计。与校园其他建筑相比,校前区建筑的景观设计需重点考虑城市居民等外来人流、车流的使用需求。较多的停车位布置会占用有限的绿地,也会造成视觉污染,因此应考虑绿化停车位的设立,并通过树木的栽植遮挡减少停车对校前空间景观效果的破坏。

校前建筑的景观设施应便于维护,校园设施的对外开放大大增加了校前建筑的来往人流,社会人员由于不受校方的直接管理约束,较校内师生更易造成校内景观设施的损坏。例如,校前建筑周边的绿地应选择耐踩踏,易修整的草种,周边景观小品应安全坚固不易损坏。

28

4.3 公共开敞区

4.3.1 校前广场

校前广场是人们进入校门后感受到的首个校园空间,此空间具有导向交通、景观标识和活动交往的功能。校前广场的空间范围由校门开始,延伸至校园内部,中止于某个实体。该实体可以是建筑、旗杆、雕塑等人工景观,或者是山体、水体、草坪等自然景观。校前广场是校前区室外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纪念活动等等许多重要的活动都与校前广场联系在了一起。

校前广场的景观布置应该以人为本,同时具有文化性和多样性。以人为本首先体现在广场规模的宜人尺度上。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提出了“十分之一”理论(One—Tenth Theory)。他的理论认为,设计外部空间时,外部空间的尺寸设计成为内部空间的8至10倍左右是比较妥当的。他将日本客厅的尺寸放大8倍,得出57.6米×144米和72米×144米两组较为宜人的广场尺度。当前校前广场的建设往往追求气势恢弘的视觉效果,其尺度往往超出了应有的范围。例如,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梯形布置的校前广场,广场长约300米,两底边从150米向西收缩至80米,远远超出芦原义信提出的宜人尺寸(图4-17)。梯形的校前广场

图4-17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前广场尺度分析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9

加强了从校门观望时的纵深感,使得广场显得过于开阔,缺乏亲切感。广场的铺地通过色彩、材质的变化形成优美的图案效果,同时限定和划分空间,然而对于铺地的过度使用也会造成场所感的缺失。根据“场所的边界效应”,人们在场所中活动时,更乐于聚集在台阶、花坛、树木等界面发生变化的区域,大面积的同质铺地减少了这种界面出现的可能性。同时,缺少绿化的大片硬铺地面在夏季午后更成为人们无法涉足的烤炉。

广场的景观营造应同时注意多样性和文化性。既应该通过多种景观形式的组合产生丰富景观效果,又要注意提炼校前广场的景观主题,避免缺乏文化主题的景观“大杂烩”。

4.3.2 开放绿地

开放绿地作为校园内宝贵的开敞空间,是师生休闲、学习和交往的良好场所。此外,开放绿地还适合举行开学、毕业典礼、演出等多种集体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往往退居其次,成为远处的背景,而草坪和参与其中的使用者则成为景观的前景和主体。此时,开放绿地构成了校园景观意象,体现了校园场所精神。

开放绿地应注意植种的选择,草坪应可以承受践踏又不需要经常修剪。此外,开放绿地还应包含其他自然要素和景观设施小品。比如穿过绿地的溪流,草坪上的一簇堆石、分散与草坪之上的景观小品等等,都成为视觉的焦点;而一小块铺地,一棵大树的树荫也为师生提供了围坐交谈的可能。校园内如果有自然的小川、水池、林地,起伏的地形这样一些地区的话,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要素。如果不存在这些自然因素,可以考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量的创造一些自然景观,做地形、小溪等,让它具备被利用的基本条件。

4.4 道路交通景观设计

4.4.1 车行道景观

校前空间中的道路作为联系校园与城市的纽带,一般都为校园内的主要干道。道路要求能够通行各种机动车辆,还应留有足够空地作为机动车辆停车场。车行道宽度根据车流量而定,一般都要求在9米以上,考虑到校园交通“钟摆交通”的使用特点,道路形式应首先考虑单幅路的横断面形式,从而使得同一时间单向交通通行能力最大。校园车行道绿化应以遮阴为主,兼顾美化。行道树可选用等

30

地域性的落叶乔木,某些重要路段也可选用高档的雪松、白皮松、华山松等常绿乔木。道路外侧应留有带状绿地,配置草坪等地被植物或花灌木,以打破干道的规则平直感。道路的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道路的基本景观特点,直路使人们的视线集中,若在道路尽端布置适当的对景,往往给人以较强的期待感和吸引力。曲路景观随路线发展而逐渐展开,易形成丰富多变的视觉效果,较笔直的道路更为亲切生动。

4.4.2 步行道景观

校前空间步行交通的主体为学生和教职工,此外也有一些由校园周围地区进入校园的外来人员。学生的步行交通是校园步行交通的主体,其活动内容主要是上下课、就餐、换课及课余时间的各种日常活动。步行道是学校的公共活动频发的地方,如熟人见面打招呼,师生欣赏风景、行走中的聊天等等,它的好坏关系到校园景观和校园外部空间的使用质量。

步行道的景观设计可以分为节点式与线性布置两种形式。节点式的步行道景观是指以景观小品的形式在步行道的沿线形成一块人们可以驻足停留,有一定私密性的空间场所。例如步行道边布置的休息亭、雕塑小品等。线性布置的景观是指沿人的行进路线,始终存在却又变化发展的景观元素。线性景观具有预示场所变化和导向的作用。例如,沿步行道栽植的花卉,根据花卉种类的栽植变化提示前方建筑即将出现。又如四川大学双流新校区步行干道的设计,脱离了单纯的步行交通的作用,与绿化相结合,将步行道一边拓展到水面,做成入水的叠落台阶,形成一个个凸空间,且在每块空间上放置名人雕像和布置绿化,真正做到“寓教育于休闲”(图4-18)。

31

图4-18 四川大学双流校区步行干道景观

图片来源:www.abb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