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 B.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②拨棹临流( B )
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B.把酒临风(《岳阳楼记》) (2)文中多处借用前人佳句。参照注释②,完成注释⑥。
注释⑥ 荇藻交横:语出《记承天寺夜游》,意在借交错纵横的水草表现堤外湖水的清澈。 (3)结合语境,说文解字,赏析语句,选择正确的理解。 ①微飔偶过,红雨满游人衣裾( B )
A.“飔”为形声字,形旁为“风”,其意为“风”。此句生动写出了风吹雨打,花瓣纷纷飘落,洒满游人衣襟的情景。
B.“飔”为形声字,音同“思”。“飔”读音轻柔,传达出柔和细腻之感。此句生动表现微风吹拂,红花如雨一般飘落,撒满游人衣襟的情景。 ②许渔父停桡碧阴,听黄鹂弄舌( A )
A.“弄”有“演奏乐器”之义,写出了黄鹂鸣叫如乐音清脆,悦耳动听,惹人喜爱。 B.“弄”有“戏耍”之义,写出了黄鹂在枝头吵吵闹闹,声音嘈杂,让人听了心生厌烦。 (4)作者为什么将种着桃柳的那条路取名“柳陌”?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答:在作者看来,桃花“缤纷”不及垂柳“绿影依依”,绿树绿荫还可以让渔夫停舟小憩,这种景象,有“彭泽家风”,让作者很是自得。如此意境,轻松舒畅。作者取名“柳陌”,正是想表现自己与陶渊明心灵相通,寄托他闲适恬谈的人生志趣。
第二部分 文言文复习学案 第十二讲 《马说》
一、原文呈现 见八下教材第23课 二、考查内容 1.文学文化常识 (1)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本文是韩愈《杂说》系列的第四篇,题目是后人加上的。韩愈年轻时曾几次上书给当朝权相,希望得到重用,但都被冷落。本文可以说是他的一篇“不平则鸣”之作。 (2)文化常识
★“说”是一种古代的文体,“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等表达方式来描绘事物、阐述事理的文体,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稍稍类似于现代的杂文。 ★“石”是古代重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伯乐相马的故事在先秦的文献中就有记载,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相传春秋时秦国有一人名叫孙阳,以善相马著称,人们就习惯称他为“伯乐”。现在引申为善于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例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
A.韩愈,自谓郡望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迁”在古代指官职调动,一般指升职,如:升迁,有时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C.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对其进行评价,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D.“谦称”是对自己谦逊的称呼。古人谦称自己身分低微用“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为“卑”,古代帝王对自己的谦称叫“孤”。
2.背诵并默写课文语句
本课课文是课标要求背诵的篇目,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一定要注意正确地书写。 ★易错字练习: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____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死于____ ____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____一____。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____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____,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____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例2】请根据提示写出正确的句子
(1)故虽有名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 (2)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积累重点词、句 (1)重点实词、虚词
★实词:或、安、材、执、策、临 ★虚词:之、以、而、且、于、其
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的标志) 虽有千里之能(结构助词,的) 之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补足音节) 其 不以千里称也(介词,引出原因和条件) 以 策之不以其道(介词,按照 ) 且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犹,尚且 )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的 ) 执策而临之(表修饰) 其真无马邪(表加强反诘语气) 而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表承接)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表转折) 年且九十(接近,将近 ) (2)通假字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通“衹(只)”,只,仅。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养。 ③才美不外见 (3)一词多义
一箪食,一瓢饮 (食物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饲养) 食 主人日再食 (供养,给…吃) 虽有佳肴,弗食 (吃 ) 之不以其道 (用鞭子打) 安 策 执策而临之 (鞭子 ) 策勋十二转 (记录、记下) (4)特殊句式
定语后置,它属于倒装句的一种。文中“马之千里者”按正常语序讲就是“千里马”,意思是“能日行千里的马”。 4.理解领会内容 (1)文中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有哪些?
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文中的“千里马”指人才,“伯乐”指能发现人才的人。也就是人才常有,但是很少有人能发现并重用他们。寄寓了作者对人才遭到埋没的感慨,和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并对当权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例3】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3题。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身 ) 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快要) 安能辨我是雄雌( 怎么 ) 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 临 执策而临之 (面对 ) 临溪而渔 (到,靠近)
见:通“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