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4型内燃机车起机时 下载本文

东风4型内燃机车启机时 QC释放的原因分析

摘要:由于启机时QC释放属少有故障,而且对故障原因比较模糊,在处理过程中极易引发其它故障,因此就此类故障现象做出如下分析。

关键词:内燃机车、启机、QC、原因分析 一、 引言:

侯马北机务段地处南同蒲线南端,段内配备有东风4型内燃机车40余台。启机时QC释放属少有故障,故障案例少,对引发故障的原因认识模糊,特别是在处理故障过程中多次试起机后极易造成蓄电池组的严重亏电,无形中扩大了机车的故障范围。 二、 故障现象:

东风4型内燃机车采用电机起动柴油机的起动方式。在机车起动柴油机时首先闭合1K、3K单打滑油,QBC吸合,QBD工作正常;而后闭合4K,RBC吸合,RBD工作正常,QBC断开QBD停止工作;按下1QA后,QBC吸合,QBD工作,经延时45---60S后QC吸合,QD电机带动曲轴转动的瞬间,QC突然断开,柴油机起动失败。 三、 原因分析:

经检查QC线圈无故障,于是分析故障原因可能出在QC线圈

所在的电路中。

(1)、QC线圈的吸合条件:

QC线圈所处的柴油机起动电路是DF4型内燃机车的一条基本控制电路(如图一),其中串联的开头联锁主要有:1K、15DZ、SK、1QA、ZLS反联锁、FLC反联锁、1SJ等。

783 500 501 502 513 519 423 422 828 827 826 825 777 426 1 2 3 (-) (图一)

由电路(图一)可知,QC线圈要得电使主触头吸合,必须在闭合1K、4K、15DZ的前提下,按下1QA起动按钮后,再经过FLC、ZLS反联锁,以及时间继电器1SJ延时45---60S后,整个电路才能导通,QC线圈才能得电吸合。

(2)、QC吸合又断开的原因分析:

根据起动柴油机时的故障现象再结合以上电路原理分析可知,QC吸合后又断开应与电路中各开关联锁无关,因为QC是在吸合后QD电机带动曲轴转动的瞬间突然断开的,这就证明QC电

路是可以导通的,只是电路导通的时间很短,不能在柴油机起动的一定时间内持续导通。排除了这一点后,我们应重点关注一下,这条电路中唯一一个非机械联锁1SJ.

1SJ是一个可控硅时间继电器,用来控制起动接触器QC的延时(45—60S),当柴油机起动按钮(1QA)按下后,柴油机不会立即起动,只有当起动滑油泵(QBD)运转45---60S后,起动按触器QC的线才得电,柴油机起动,从而保证柴油机在起动时主轴颈等处有良好的润滑。

东风4型内燃机车上安装的时间继电器为分立元件式可控硅时间继电器(如图二)。它是利用阻容电路对电容C1充电的原理,

(图二)

即利用电容C1达到单结晶体管BT的峰点电压所需的时间来获得延时控制。当BT达到峰点电压时,BT导通,可控硅导通,负载线圈有电。

1SJ时间继电器可控硅KG所控制的负载线圈是起动接触器QC的线圈。当96V电源接通时,经R6、R1降压后,由稳压管D3、D4形成18---20V的稳压电源,它以恒压经R4、W对电容C1充电。随着时间的延续,C1电压升高。当C1电压等于单结晶体管的峰点电压时,BT导通,电阻R3上出现一个尖峰脉冲电压,此脉冲电压经二极管D1加的可控硅的控制极上,触发可控硅KG导通。KG导通后,线圈QC得电,柴油机起动。此时的KG就像是一个无触点开关,控制着QC线圈的有无电流。若此刻KG关断,必定会使QC线圈失电,柴油机起动失败。

(3)、KG重新关断的原因:

KG重新关断是由于QC线圈的感抗较大,在KG触发导通瞬间流过KG的电流很小,于是导致KG重新关断。为了保证KG能可靠的导通,在KG的电路中设计了R6通路。电阻R6的作用就是给可控硅KG提供另一通路,以保证KG触发后可靠的导通。有了R6后,流径KG的电流较大,使KG可靠的导通。故而,电阻R6的烧损或断路都会使R6通路断路,从而导致KG在触发导通后又重新关断,出现QC吸合后又断开的故障现象。 四、 检修中的注意事项:

(1)、由于受蓄电池容量限制,出现此类故障时应尽可能减

少起机次数,保护好蓄电池。

(2)、检查此类故障处所时,应先对QC线圈及时间继电器1SJ进行检查,如无异状,可使用绝缘垫片将QC主触头的动、静触头间绝缘,按起机程序试验QC电路后,再行启机。

(3)、柴油机起动时曲轴开始转动算起在30S内柴油机应能启机,否则应松开1QA,以免蓄电池严重放电而损坏。两次启机时间间隔不得少于2min,启机次数最多不可超过3次。

参考文献:

赵敬超、《内燃机车电传动》、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 《内燃机车》、大连: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 《内燃机车乘务员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