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坝报告 - 图文 下载本文

第一章 基本情况 留坝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

留坝县属亚热带北缘山区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系长江流域汉江支流褒河水系。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冬长夏短、春秋各半、降温快于升温的特点。年平均日照1804.4小时,年降雨量860毫米,平均气温11.1℃,无霜期208天。 1.2.4土壤

留坝县由于地形地势复杂,土壤类型较多,有4个土类,11个亚类、30个土属:以棕壤和黄棕壤为主,分布最多最广,黄褐土次之,水稻土最少。受地形等多种因素影响,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比较明显:山地一般海拔2610~2400米为生草化棕壤,2400~1500米为棕壤,1500~1100米为黄棕壤,1100米以下的低山沟坝、沿河两岸阶地为黄褐土,沟谷中经过水耕熟化形成水稻土。大部分土壤深厚肥沃,适宜于林木及作物的生长。 1.2.5植被

留坝县地处暖温带,是我国亚热带植物分布最北缘。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大部分为天然林。主要乔木树种有:马尾松、油松、华山松、云杉、铁杉、冷杉、柏类、栎类、桦类、杨类、硬阔类;主要灌木有:木竹、龙头竹、松花竹、蔷薇、马桑、忍冬、卫茅、杜鹃、榛子、胡枝子、木姜子、胡颓子、悬钩子、绣线菊等;主要草本有:蒿类、蕨类、莎草、唐松草、野棉花等。

林产品极为丰富,盛产板栗、核桃、猕猴桃、天麻、生漆、杜仲、食用菌等林副产品。天然中药材和生化植物品类繁多,人称“绿色宝库”、“天然药库”。全县可供药用的动、植物药材有1320多种,盛产党参、当归、猪苓、杜仲、天麻、金银花、生地、西洋参、枣皮、灵芝、九节菖蒲、黄姜、柴胡、茯苓、山药、川芎等稀有名贵药材,俗称“山珍”的菌类资源有乳菇、柳针菇、平菇、红菇、冬菇、裂褶菇、侧耳、金线菌、猴头菌、木耳、羊肚、多孔菌、口蘑、喇叭菌等21属300余种,极具开发价值。 1.2.6野生动物

留坝县境内野生动物达410余种,其中常栖飞禽类270多种。野生动物主要有熊、野兔、豹、青羊、岩羊、灵猫、刺猬、猞猁等;被列为国家一、二类保护

2

第一章 基本情况 留坝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

动物的有大熊猫、毛冠鹿、金钱豹、羚羊、苏门羚、林麝、鬣羚、豹猫、熊、灵猫、大鲵、蝾螈、白冠长尾雉、血雉、大鸨、白肩雕、红腹角雉等。主要活动于中高山区的国有林之中,在集体林的边缘地带偶然可见。 1.2.7矿产资源

留坝县现已发现的矿藏有50余处,主要有铁、铜、镍、铬、金、银、铝、锌、锑、煤、硫、水晶、石墨、石英石、大理石、冰洲石、花岗石、石榴子石、石棉、滑石、蛇纹石等,其中以铁、铜、铅锌、煤类、大理石、蛇纹石蕴藏量大,极具开发价值。铁矿总储量约490万吨,含铁量35%左右,现有18处28个开采矿点;矽线石储量约170万吨,其主要成份Al2O3含量达56.32%;铬矿品位在35%以上,储量3万余吨;大理石储量2.3亿立方米,尤其以雪花白大理石最为珍贵,被视为石材珍品的大花绿蛇纹石,总储量3.3亿立方米,其丰富的储量与独特的色泽已引起国内外石材界的广泛关注。 1.2.8旅游资源

留坝县地处秦岭南麓,汉江上游,“面巴蜀而背秦川”,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生态环境优越,地质地貌特征独具特色,历史文化积淀丰厚,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始建于周、秦年间的古褒斜栈道纵贯南北,蜿蜒百里,是人类早期交通史上的一条巨龙,加之陈仓、连云栈道遗迹星罗棋布,自古有“古栈道博物馆”之称;紫柏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留坝县西南,整个景区面积为148平方公里,集山岳、峡谷、洞坦、泉溪、云海、森林、高山草甸、珍奇动物、稀有植物等自然景观及古代建筑、园林、摩崖石刻、古战场遗址、古文化风情、宗教文化于一体,形成陕南最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1993年被列入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紫柏山下的张良祠庙,又称“汉张留侯祠”,因张良被汉高祖刘邦封为留侯而得名,是中国早期道教活动之圣地,1956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祠内北方宫殿式与南方园林建筑巧妙融合,布局奇特,错落有致,为西北“四大古建筑群”之一。

1.3 社会经济概况

1.3.1行政区划

3

第一章 基本情况 留坝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

留坝县辖4乡5镇,98个行政村,340个村民小组。 1.3.2人口

留坝县总人口45480人,其中农业人口37611人,占总人口的82.7%,有汉、回、藏、满等6个民族。 1.3.3社会经济结构

2007年,留坝县实现县内生产总值3.03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03万元,同比增长1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亿元,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90元。 1.3.4交通

留坝县100%的乡镇和98%的行政村通公路,投资过亿的316国道县境段改建工程全面完成;姜窝子至眉县公路县境段、高桥铺至桑园公路完成油路铺设并投入使用;庙台子至勉县二沟公路完成路基工程和3座桥梁建设;玉皇庙西河口至凤县坪坎公路完成招投标,控制性工程关房子桥已竣工;武关驿至火烧店以及马道至鲜家坝、东沟等一批乡村道路改建工程顺利实施,境内初步形成以316国道、姜眉路、高江路为骨干、乡村道路为辅的环形公路网络,交通十分便捷。 1.3.5历史文化

留坝县地处南北分界线--秦岭山脉南麓腹地,地理位置居险扼要,是汉中的北大门。古有褒斜、陈仓、连云等五条古栈道穿境而过,“火烧栈道”、“寒溪夜涨”、“萧何月下追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历史典故流传千古;张良庙为祭祀汉高祖刘邦的开国谋士张良(字子房)的祠庙,因张良曾被封为留城侯,故称“汉张留侯祠”,是中国早期道教活动胜地之一。据史载:留坝,明清时名为“刘坝”,因境内“留侯祠”而得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年12月2日留坝县成立人民政府,隶属陕南行政公署。1961年1月15日,留坝县辖区划归汉中市管辖。 1.3.6生态区位

留坝县地处南秦岭下古生代褶皱带,大部分地区为侵蚀性中低山地貌,地势呈

4

第一章 基本情况 留坝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

西北高、东南低,状如簸箕,海拔最高达2610米,最低海拔585米。山脉由西北向东南绵延,自然条件十分复杂,南部山岭陡峻,河谷深切;北部河谷切割较浅,山势开阔,多为串珠状的坝坪。汉水支流——褒河自北向南流贯东西两岭之间,是流经留坝县的一条重要河流,县境内流长71.30公里,流域面积1758.03平方公里,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长江中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留坝县生态区位重要,是陕西乃至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区域。

1.4 林业生产基本情况

1.4.1林业机构与人员

留坝县现设林业局、县天保中心、县林业站、县野生动物保护站、县防火办;局下设林业公安分局,下辖3个林业公安派出所;全县9个乡镇设有天然林管护站,和马道、火烧店、闸口石、桑园、庙台子5个国有林场。全县林业干部职工338人,其中干部87人,工人251人;有技术职称的49人,其中高工1人,工程师11人,助理工程师37人。 1.4.2林业生产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药菌兴县、旅游强县、生态立县”的发展思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留坝县林业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1)、天保工程。1998年开始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以来,全县230万亩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构建的县、乡、村、组四级管护网络体系行之有效并已成为林业事业建设的主要力量。五年来累计完成公益林人工造林1.7万亩,完成封山育林1.3万亩。通过天保工程的带动,全县共计新增有林地面积11万余亩,其中用材林7万亩,经济林4万余亩,森林覆盖率提高2.7%。

(2)、退耕还林。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6.13亩,其中,退耕地造林3.3万亩、宜林荒山造林2.6万亩、封山育林0.5万亩。兑付粮食资金2670万元,惠及全县农户8321户,人均增加收入128元。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让农户得到实惠,也改善了生态环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