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6威尼斯的小艇 下载本文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广西梧州藤县大黎镇花洲小学 蔡林珍

一、教材分析

《威尼斯的小艇》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八单元的第26 课,是一篇状物的记叙文。课文生动地描绘了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小艇的特点,介绍了船夫的驾驶技术及小艇的作用,展示了这个水上城市特有的风光。 二、设计理念:

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高超和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水上名城威尼斯特有的风光。新课导入时,首先复习上一节所学的内容,回忆德国民族有什么的特色,从而导入新课。然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简单介绍威尼斯这座城市,知道威尼斯的市内没有马路,没有汽车和自行车,船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紧紧抓住“小艇的样子奇”、“小艇的作用大”“船夫的驾驶技术好”理解课文,让学生从读中理解、读中感受、读中想象,在欣赏水上名城迷人风光的同时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我们也生活在那样的城市会有怎样的感受,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年龄大都在10岁至12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主要是通形象思维来理解事物。本课安排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自己

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之后,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写作的方法。根据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 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生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3、4自然段。

3、认识小艇的样子,感受船夫驾驶技术的高超,了解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

4、了解小艇的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哪个民族的特色?(德国是一个爱花的民族 ,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民族特色。)

2、世界上有一个城市的孩子, 他们每天都坐小艇去上学, 有同学知道这个城市的名字吗?(威尼斯)。

3、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马克吐温先生的一篇状物记叙文——《威尼斯的小艇》。

4、板题,读题

(1)指导书写“艇”(笔顺,结构,形近字,形声字)

“艇”要注意它的笔顺,看老师书写,它是个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它的形近字有“挺”,汉字是表情达意的文字,它是个形声字,左形右声。

(2)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课题是文章的眼睛,读了课题之后,你想了解什么,你能提出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吗? 5、介绍威尼斯。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是让学生初步感知, 开门见山, 引生入胜, 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导书写“艇”,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构字方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出自学要求: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给人以美的享受,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两遍,读正确,流利。 想一想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些内容?

【设计意图】: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大声朗读课文,学生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 (1)认读。

(2)指出“祷”的偏旁易错。 (3)当场听写。

2、交流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洋思中学提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习要尽可能的少订正,或不订正,第一遍错了,以后就容易错,当场听写容易使学生记住生字词,牢固了字词基础。 (四)欣赏“样子”。

1 、你见过小艇么,想一想,你心中的小艇是什么样子的?说给你的同桌听。

2、威尼斯的小艇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吗?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画小艇,画完再介绍小艇的样子。

3、体会比喻的好处,体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你介绍的小艇的样子和威尼斯的小艇的样子有何不同呢?——————使用了比喻有什么好处?)

4、指导朗读。(这样奇特的小艇,你喜欢么,能否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你很喜欢威尼斯的小艇)

5、积累该部分内容。(通过看课件中的图,引背)

【设计意图】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图画能把语言文字形象化,画画的过程就是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感悟变为表象的过程。通过直观想象的图画,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在图画过程中还培养了想象力、创造力、绘画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 (五)感受“情趣”。

1、坐在如此与众不同的小艇中,一定有着与众不同的感受与情趣。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