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下载本文

第一章 导言 劳动的定义

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指“劳动力”,或相对资本等要素而言的“劳动力要素”。而在其他情况下,它可能指劳动过程或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 劳动在劳动经济学中的含义更多的是涉及劳动力。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的学科。 劳动经济学的定义

? 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的分析和研究。(劳动市场及其影响因素)

劳动力的定义

? 现代劳动经济学的定义:在劳动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在正常情况下可能或

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数。

研究方法

(一)实证方法:

? 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

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极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简言之,实证经济学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 实证方法即解决“是什么”的方法,描述事物本来的面貌。 ? 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是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对经济现象进行

描述与解释。

? 劳动经济学在进行实证分析时,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分析主要的构成要素及影响

因素;其次,需要设定假设条件;再次,通过构造理论模型或提出理论假说来解释劳动力市场中一系列复杂的行为和结果,试图找出影响行为和结果的主要因素。最后,在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理论模型或理论假说进行检验,得到证实或证伪的结论。

(二)规范方法

? 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方法,带有一定的价值判断。

? 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也是劳动经济的一种基本研究方法,规范经济学

致力于对实证经济学的应用,其目的往往是就实际问题,包括公共政策问题提出建议。

? 它的哲学基础是规范主义,认为关于条件、状况、事物和行为的好与坏的知识对于

产生规则性知识是有效的,甚至是必要的;条件和状况可以有好坏之分,但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而行为即可有好坏之分,也可以有正确或错误之分。

? 经济学中的规范分析,往往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重视研究事物的好坏,说明经

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分析或规范经济学,需要对什么是理想的经济状态这个问题进行价值判断。在经济学的规范分析中,“互惠原则”、帕累托改进等都是重要的标准。

? 规范分析方法往往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服务。

? 在经济学研究中,往往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互结合,两者互相补充。纯粹的实

证分析和纯粹的规范分析在经济学研究中都是难以做到的,实证分析或多或少都带有效率、公平等价值判断,规范分析往往也需要借助实证分析的工具。

劳动经济学的主要学派

? 劳动经济学:制度学派和新古典学派

? 西方学者一般都认为市场性因素、制度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对于形成劳动力市场的

结果都发挥了某种程度的作用。 新制度学派(40年代至50年代兴起)。以John Dunlop,Lloyd Reyndds,Clark kerr, Arhtur Ross 和Richard Lester等为代表人物。 这一时期的制度主义者更侧重于研究劳动市场实际如何运行的理论和实践。其研究的结果使他们坚信,新古典理论所描述的工资和就业水平的形成机制与劳动市场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新古典研究范式是劳动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流派。马歇尔把劳动问题的研究最终纳入到了

竞争的市场供求的框架中。继马歇尔之后,皮古、希克斯和保罗?道格拉斯在20世纪进一步把新古典的劳动经济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 劳动经济学主要学派

? 19世纪60年代后,劳动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加里·贝克尔(Gary Becker)和雅各

布·明瑟(Jacob Mincer)的“人力资本”革命大大促进了现代劳动经济学的兴起。人力资本理论成为分析个人决策,尤其是分析劳动供给和那些在传统上涉及社会学而不是经济学的有关行为。

第一章 劳动力市场相关概念 第一节 存量划分与流量变化

? 一、存量划分

? 将人口存量按就业状态分为不同类别。存量指某一时点测算的量。

劳动力概念

劳动力又特指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愿意参加付酬的市场性劳动的全部人口。没有就业意愿或就业要求的人口不属于劳动力的范畴。

劳动力是一个相对概念,与各国的法律规定有关。世界各国根据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规定了不同的就业年龄。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范畴:劳动力中的就业者和失业者、非劳动力

全体劳动力:按照美国劳工部的定义,全体劳动力包括所有16岁以上的、非专门常设机构的一切人员,即包括其中有收益的雇佣人员(含军人)、也包括暂时未被雇佣,但是愿意工作并且正在寻求工作的人。 平民劳动力(Civilian Labor Force):表示全体劳动力减去军队人员。这一概念经常用作确定失业百分比的依据。

不在劳动力人口或非劳动力(not in the labor force):又称非经济活动人口。指既不工作也不寻找工作的人口,即处于劳动力队伍之外的人口。 特征:(1)不能工作或没有工作能力;

(2)主观放弃工作或减少工作量到一定限度的。

包含:①军队人员、 ②在校学生、 ③家务劳动者、 ④退休和因病退职人员及丧失劳动能力、服刑犯人等不能工作的、 ⑤不愿工作的人、 ⑥在家庭农场或家庭企业每周工作少于15个小时的人

我国的劳动力范畴:劳动力资源总数、从业人员、职工、城镇失业人员等

经济活动人口: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从业人员和失业人员。

劳动力资源总数:指在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在正常情况下,可能或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数。劳动力资源的范围为:在劳动年龄内(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实际参加社会劳动和未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员。不包括在押犯人,在劳动年龄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以及16岁以下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员。

从业人员: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按就业身份分组包括:(1)职工;(2)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3)私营业主;(4)个体户主;(5)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6)乡镇企业从业人员;(7)农村从业人员;(8)其他从业人员(包括军人、民办教师、宗教职业者等)。

职工:早期指Formal Employees,即在国有企业、国有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合资或合营的企业、事业单位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种人员。不包括乡镇企业和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劳动者,也不包括城镇个体和私营企业工作的员工。 现在统计口径扩大到在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单位及其附属机构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

? 二、存量-流量模型

第二节 对劳动年龄人口更细的区分

一、失业者(unemployed)

国际劳工组织的界定: 一定时期内没有工作、准备工作、正在寻找工作的劳动力。

美国CPS的定义:在调查周内没做工作,在此以前四周内曾做过专门努力寻找工作,而在调查周内本人又适于工作(临时疾病除外)的一切人。此外,失业者范畴还包括那些没做工作,又适于工作的(1)临时解雇以后正在等待再起用的人;(2)正在等待的,等待时间达30天可到工资不同的新职业岗位上报到的人。

调查周:一般指一给定周中包括该月12号的星期天到星期六的七天时间。 二、就业者(Employed):指正在受雇佣的那一部分平民劳动力。包括:所有的(1)“正在 工作”,或者(2)“有职业但并未工作”的人。

所谓“正在工作”指的是为得到工资或利润而工作的人,或在家庭或农场或行业中不领工资,每周工作15小时以上的人。“有职业但并未工作”一词,则是指现在不工作也不寻找工作,但本人有职业或企业,只是由于休假、疾病、劳资纠纷、恶劣气候、儿童照管问题、产假、职业培训、其他个人或家庭题而暂时未工作,或者由于其他各种原因而削减工时的人。 第三节 就业与失业者的划分 简单划分标准的缺陷:

? 非全日制工作者,如钟点工

? 自愿失业者,如不得已的全职太太 ? 领取失业救济的隐性就业者

? 隐性失业者,如农业剩余劳动力,企业中的冗员

第四节 就业与失业的统计指标

1、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一般是以加入劳动力的人数占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进行的。测量的是一个国家从事经济活动的工作年龄人口的规模。 LFPR公式:

劳动力参与率 = 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100% 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 = 劳动力/总人口╳100% 作用:

a、劳动力参与率指标在研究确定一个国家人力资源规模和构成因素以及预测未来劳动力供给时居于重要的作用。

b、了解不同类别的人口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行为。 2、就业率: 就业率=就业人口/潜在劳动力人口 3、失业率: 失业率=失业者/劳动力人口 自然失业率

劳动力市场达到均衡时的失业率,或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 影响因素: (1)人口构成;(2)最低工资制度;(3)结构调整;(4)失业保险;(5)工会力量; (6)劳动工资税;(7)失业回滞

第二章 劳动力市场与就业体制

从大学生就业看劳动力市场的变迁 ? 中国大学生就业的变化: ? 皇帝女儿不愁嫁 ? 双向选择

? 就业成为学生选择学校和专业的重要因素,就业率成为评价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

一、经济体制的分类

? 市场经济 : 自由竞争式(代表国家:英、美、加拿大)、国家干预式(莱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