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 下载本文

3.让学生互相观察同学深呼吸叫的胸部变化.还可将手放在自己的胸部在反复的深呼吸过程中体会。通过反复体验.逐步认识:呼气时.胸腔向内收缩;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

4.指导学生对照分析呼吸的过程.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再帮学生简要慨括呼吸的基本过程:

从鼻腔吸进的新鲜空气(氧气)通过喉、气管、支气管进到肺(肺泡)里.被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从全身各处产生的废气(二氧化碳)被血液运回肺(肺泡)内.经支气管、气管、喉、鼻腔呼出体外。

5.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上述意思 6.组织学生制作肺的模型:

制作模型不是目的.重在引导学生利用模型模拟呼吸的过程.模拟前要启发学生分析模型的各部分用来模拟呼吸系统的哪部分.观察各部分在模拟过程中的变化。

可布置学生在课下完成装置的制作.制作模型时.要注意密封.橡胶皮膜可用废气球皮代替.可用Y形管连接两个气球。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

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课前调查分析.然后用自己喜欢的

形式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二、新授:

1.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文中提供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测量各自肺活量.同时.还要适时提醒注意安全卫生。

21 / 30

2.当各组整理好本组同学肺活量的数据后.引导学生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并用柱状图呈现同学的测量结果.尝试对结果进行分析。

2. 3.

讨论“在哪些情况下呼吸会加快”

分析全班同学的肺活量.讨论呼吸系统保健、呼吸系统传染病、抽烟、

一氧化碳中毒、大气污染等和呼吸有关的问题。

教学板书: 6.呼吸与交换

教学札记:

7.循环与运输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教学是学生学会不同的方法测定心律.探究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通过调查了解医学方面的新技术.以培养学生制作探究收集材料等诸多方面的能力。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采用探究交流的方法进行教学。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关注科学动态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的教学是学生学会不同的方法测定心律.探究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 教学难点:

22 / 30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关注科学动态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小黑板、收集到的资料、听诊器、胶管、牙签 学生准备漏斗、橡皮、牙签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交流已有认知

1.组织交流人体是靠什么把肺部获取的氧气和消化系统获取的养料运送到身体各处的?学生交流关于血液循环系统的知识。

(二)测量心律 1.讲解什么是心律

2.测量心律的方法之一-----用耳朵听:出示听诊器让个别学生听心跳的声音(激发学生想听的欲望.指导制作建议听诊器并进行试用.教师计时学生分组听心跳数30秒内心跳次数)

3.计算心律并与其它组交流.绘出曲线图 4.计算自己一天的心跳次数交流计算结果与方法

5.模拟心跳推想心脏是怎样工作的。在一分钟内用力挤压较硬的小球.次数与自己心跳次数相同.体会手有什么感觉

6.学生交流

7.想象心脏是如何工作的 8.总结讲解心脏工作状况及作用

23 / 30

(三)体验测定心律的其他方法 1.用眼睛看.指导操作

2.用手摸.摸手腕部与颈部的动脉 (四)探究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

1.讲述:在一天内我们心跳的快慢有时会不一样.那么心跳快慢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2.出示探究提示:想一想.你在什么情况下心跳会加快?通过你的经验你认为心跳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交流自己的精力和看法.教师记录在黑板上。持统一观点的学生分为一组讨论怎样用实验来证明.怎样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等。

3.学生使验证自己的假设

4.交流本组的假设和实验方法、结果和最后结论 5.组织总结归纳出心跳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五)调查新技术在医疗中的作用 各组交流所调查的新技术在医疗中的应用 教学板书: 7.循环与运输

教学札记: 8、生理与适应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人的神经系统的功能.培养学生观察、比较、

24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