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文说明
(征求意见稿)
20
附件
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22 第二章 规划布局和建设规模??????????????????? 23 第一节 规划布局?????????????????????? 23 第二节 建设规模?????????????????????? 24 第三章 学校选址、校园规划和建设用地?????????????? 25
第一节 学校选址?????????????????????? 25 第二节 校园规划?????????????????????? 25 第三节 建设用地?????????????????????? 26 第四章 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28
第一节 基础教学和生活建筑????????????????? 28 第二节 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筑???????????????? 29 第五章 建筑标准???????????????????????? 31
附表???????????????????????????? 34
2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各级政府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性人才的需要。要创造良好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与育人环境,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学校建设标准,使中等职业学校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有章可循。这是制定本建设标准的基本目的。
第二条 本建设标准是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建设的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对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进行审批、监督、检查、评估的尺度。
第三条 本建设标准所指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教育中心、职业高中等实行高中阶段教育的学校,学制为三年。
第四条 中等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服务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教育改革和发展总体规划时应统筹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第五条 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必须保证校舍建筑设计具有防御各种重大意外灾害的能力,应确保师生的安全;在防御地震、台风、暴雪、洪水等各种重大意外灾害时,还应成为临时紧急避难场所。
第六条 中等职业学校的新建、扩建和改建都必须先规划设计,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建设。可以一次规划,分期建设。校园规划设计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城市规划的要求、周边环境情况和学校的现状等条件,因地制宜进行。校园规划设计要便于建设单位根据需要和可能分期实施。
第七条 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除应执行本建设标准外,还应在规划设计中执行国家及地方其他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2
第二章 规划布局和建设规模
第一节 规划布局
第八条 中等职业学校的布局规划应以地(州)、市或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单位统筹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布局要以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满足不同产业对职业教育培训的需要。
第九条 地(州)、市或主体功能区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规模、生源状况、职业教育资源状况以及有关政策确定中等职业学校的数量和规模。
第十条 按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分为十九类。为便于统一制定建设标准,本标准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和国家统计局《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分为农业类、制造业类、服务业类。农业类是指农、林、牧、渔业。制造业类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服务业类是指除农业类、制造业类以外的其他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第十一条 按照教育部2010年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在校生数应在1200人以上。根据近期中小学校在校生数和人口发展趋势测算,15万人以上的县(市)的中职校在校生数才有可能达到1200人以上。
第十二条 中等职业教育园区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专业整合,有利于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重点的骨干学校和专业、以培养特殊工艺、民间艺术人才为重点的特色学校和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园区或中等职业学校邻近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科教园区及产业集聚区,有利于安排学生就近实训实习,有利于校企合作,有利于定向为企业培养人才。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