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路线、工作方法及精度要求 - 图文 下载本文

投标区气候干旱,基岩裸露,无常年流水,在纸房北部卡拉麦里断裂带内分布有20余处泉水。植被主要由超旱生小半乔木、旱生灌木、盐柴类半灌木和一年生草本组成,伴生锦鸡儿等灌木和小蓬、萎陵菜、喀什蒿、猪毛菜等,主要分布于纸房以北的盆地边缘、克希萨尔布拉克-沃依希一带的山间盆地和泉水附近以及较大的干涸河床、河漫滩、洪积扇等。土壤为灰漠土。

地势总体呈南高北低、中隆西翘,山脉走向北西,最高1736米,位于投标区西部的蒙鲁克;最低1001米,位于投标区东北角。相对高差最大735米,一般20~50米。

表生地球化学作用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表现为岩石的强烈机械破碎。化学风化作用相对微弱,但较普遍。主要是氯化物及硫酸盐类等盐类物质由于强烈蒸发,随地下水向地表运移,结晶聚集,形成坚韧的盐碱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原生地球化学特性。盐类化学作用的强弱和盐碱壳形成厚度取决于岩石的风化破碎程度和松散覆盖物的厚度以及地下水发育程度。

碎屑物质的运移主要是依靠夏季的洪水和坡流,风力对风化物的搬运作用不大,以远程黄土为主。黄土粒度小于120目,一般呈弥散状态均匀地混杂于风化碎屑物的表层,沾附于砾石的底部或胶结较细的碎屑。砂级风成物集中分布于投标区西南部纸房-克希萨尔布拉克一带,由于毗邻准噶尔盆地,风力对物质的搬运作用较为强烈,风成砂分布广泛。风成砂成分主要为石英和少量长石,粒级绝大部分在-40目—+100目之间。其他地区在突兀山丘、石崖等障碍物背后、低地及迎风的河道弯处等局部有风成砂堆积。

根据地形、基岩裸露程度、表生地球化学作用等差异将投标区分为以下三个次级地球化学景观(图4—3):

地球化学景观图(图4—3)

① 准平原化低山-丘陵荒漠区

面积1150平方千米,是投标区主要景观类型。区内基岩裸露,相对高差30~60米,地形起伏不大,树枝状、羽毛状水系发达,风化剥蚀作用强烈,地表覆盖物主要为残坡积物和水系沉积物,坡积物。河床底部和低洼地段有较明显的盐类聚集(图4—4)。

②冲洪积倾斜平原荒漠区

位于投标区西南部纸房一带,面积约274平方千米,是北部低山—丘陵蚀源区的主要沉积地。相对高差小于10米,地形平坦,平行状和辫状水系发达,表生地球化学作用以风化物质的搬运迁移和沉积为特征。水系沉积物覆盖度大于90%。盐类地球化学作用强烈(图4—5)。

图4—4 准平原化低山-丘陵荒漠景观遥感影像图

③山间断陷盆地荒漠区

位于纸房北部克希萨尔布拉克-沃依希一带,面积约46平方千米。是风成黄土、风成砂堆积的主要地区。机械沉积作用与“毛细管”作用、蒸发作用引发的盐类地球化学作用强烈,钠、钙、镁、钾等的碳酸盐、硫酸盐、氯酸盐大量堆积形成盐碱壳(图4—6)。

纸房

图4—5 冲洪积倾斜平原荒漠景观遥感影像图

蒙鲁克

图4—6 山间断陷盆地荒漠景观遥感影像图

2、1:5万地球化学普查工作方法选择 (1)前人化探工作方法技术

①东天山(包括北山地区)干旱荒漠景观区近20年的区域化探扫面和化探普查工作,形成了基本统一的、成熟的工作方法技术,在找矿和矿产资源评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

主要方法技术:采样介质主要为岩屑,其次为水系沉积物;采样粒级均为-4(或-5)~+20目;采样密度化探扫面为1~2个点/平方千米,化探普查为8~10个点/平方千米。

②红柳峡幅(L-46-(32))和东泉幅(L-46-(33))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在低山丘陵区采用岩屑测量,采样粒级-5~+10目;中低山区采用水系沉积物测量,采样粒级-5~+20目;戈壁平原区采用土壤测量,采样粒级-5~+20目;

③中国地质科学院王学求等完成的“东天山战略性深穿透地球化学调查”研究表明:干旱荒漠区距地表20~40厘米的弱胶结层是深部活动态元素的迁移聚集层位;弱胶结层中的粉砂、粘土及其胶结物是最佳采样介质。该项目在吐哈盆地圈出2个大型隐伏铀矿找矿靶区,为厚层覆盖物下的干旱荒漠景观区开展以寻找隐伏矿为目标的地球化学勘查探索提供了可能性。

(2)投标区地球化学普查方法技术选择

干旱荒漠景观区化探普查方法的正确选择,关键在于风成砂、风成黄土等外来干扰的有效排出和地球化学找矿信息的有效提取。

根据投标任务书,综合以上前人成果,结合投标区地球化学景观特征分析确定投标区1:5万化探普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