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下载本文

500mm。井圈采用C30砼,铸铁井盖及座圈安装时用1:2水泥砂浆座浆,并抹三角灰,井盖顶面与路面平。铸铁井盖及座圈必须完整无损,安装平稳,位置正确。本工程的检查井采用收口式。

砂浆采用机械拌和,拌和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砂浆应随拌随用,一般在3个小时内用完,当气温超过30℃时,砂浆应在2小时内用完。严禁使用隔夜砂浆。 (四)排水管道严密性试验

本工程中污水管道,回填土前应该采用闭水法进行严密性试验。 1.试验管段按井距分隔,带井试验。在浇筑管座2天后,便开始闭水。

2.管道闭水试验水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

2)当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

3)当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3.试验按《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第10.3节方法进行,验收标准按《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执行。具体做法如下: 1)管道安装及检查井全部完成后即可进行闭水试验。

2)闭水试验的水位,应为试验段上游管道内顶以上2m,如上游管道内顶水位由于井室限制<2m(但不得<0.5m时,其允许渗水量可按:水位<2m的允许渗水量=√H/2×允许渗水量,H为上游管内顶至试验水位的高度(单位为m)。 3)闭水试验应在管道与检查井灌满水经过24小时后再进行, 4)对渗水量的测量时间≮30min。 实测渗水量按下式计算q=W/T?L。

q―实测渗水量(L/min?m) W―补水量(L) T―观测时间(min) L―试验段长度(m)

允许渗水量D=1200,70m3/d?km、D=1500,93m3/d?km。 (五)沟槽回填施工

管涵工程经监理工程师主体结构隐蔽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回填。以免晾槽过久造成塌方,挤坏管道或管道接口抹带空鼓开裂;雨季易产生泡槽、漂管或造成回填作业困难。管线结构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施工,且回填尽可能与沟槽开挖施工形成流水作业。

1、为了保证回填土的质量,在现场办公区设土工试验室,以便随时掌握回填土的含水量及压实密实度。

2、回填土的含水量必须符合要求,当回填土的含水量过大时,根据天气、现场情况,采用晾晒或掺拌石灰粉的措施,以达到回填土的最佳含水量。 3、为了避免井室周围下沉的质量通病,在回填施工中应采用双填法进行施工,即井室周围必须与管道回填同时进行。待回填施工完成后对井室周围进行2次台阶形开挖,然后用9%灰土重新进行回填。

4、管顶以上0.5m范围内用人工夯填,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15cm。管顶1.5m以上用推土机配合压路机进行回填。具体施工操作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5、回填土高度至路床以下15cm为止,待该施工段全部管线工程完成后,集中对该部分进行回填压实处理,以保证路基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6、回填前清除槽内杂物、排除积水。

7、沟槽两侧须同时回填,且两侧高差不得超过30㎝,管顶以上50㎝范围内应特别注意夯实设备的选用,以防止对管道结构造成损坏。 8、回填土每层虚铺厚度为20~25㎝。

9、回填土中不得有碎砖、石块。

10、分段回填时,相邻段的接茬应呈阶梯状,且不得漏夯。

11、每层回填完成后必须经质检员检查、试验员检验认可后方准进行下层回填工作。

第二章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为:确保工程质量100%达到合格等级。为了达到这一预定目标,因此,除本工程被列为公司主要的重点工程,由公司主要领导挂帅,集中全公司最优秀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组织强有力的施工组织管理体系,以及选派施工管理经验丰富、工作责任性很强,对外关系协调、密切、融洽的项目经理担任本工程项目经理外,关键在于在整个施工全过程中自始至终严格要求、严格操作、严格管理,特别是严格贯彻执行公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的取样、采购、储运、各道工序的施工、检查、验收、各分包工程的密切配合协调……直至产品的保护、竣工交付使用为止,使各类材料和每道工序都处在严格的受控状态,,并特别抓好道路主体结构质量、地埋管工程的安装质量等关键工程的施工,具体管理如下:

2.1现场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现场使用的测量等各种计量器具必须送专业单位鉴定,经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并标识清晰。现场配备测量员、计量员、实验员,由项目工程师统一领导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

2.2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工程的具体保障保证措施 2.2.1建立质量管理的专职机构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成立TQC领导小组 。根据质量总目标和质量体系,在项目经理部设专职质安科,负责质量计划执行情况和综合统计考核工作。在总负责人的领导下,结合工种具体情况,制定和阐明质量方针,规定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普及质量管理教育,培训质量工作人员,协调各有关部门的质量活动,建立质量决策和反馈系统,保证质量体系有效地工作。具体见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示意图。

2.2.2坚持“三检制”等以下制度 坚持“初检、复检、终检”的三检制。 开工、竣工报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