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难点的确定是教研员、一线骨干教师和外教集思广益的劳动成果。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努力体现《英语课程标准》所反映的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方式,营造探究性的或任务驱动型的学习气氛,铺设形成性的评价线索。同时,小学英语空中课堂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媒体优势,调动各种视听手段,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和多样化的教学途径。“空中课堂”中的执教教师,凭借其出色的个人专业素质、优秀的教学能力和优美、纯正的口语,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具体化为生动的、高质量的远程英语同步课堂。
资源应用教学建议
一、“小学英语空中课堂”资源应用模式 1.“小学英语空中课堂”资源应用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始终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放在首位。授课教师需认真反复观看教学资源录像课,准确了解和掌握授课教师与主讲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从整体上把握小学英语空中课堂的教学流程及模式。充分利用教学示范,鼓励利用教育资源创新,体会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与方法。
2)导学性原则
利用空中教育资源教学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授课教师与空中课堂主讲教师是合作关系,授课教师与学生是合作性学习伙伴的关系。授课教师在课堂中发挥着组织者、管理者和学生活动的裁判员、评价者的作用。教师的“导入”、“导看”、“导学”和“导评”贯穿整个课堂活动的各个环节。
3)激励性原则
授课教师对学生活动过程与成果的评价或学生的自评与互评,都应该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学生只要有成绩就应给予肯定、表扬;对不足或错误,给予提示、鼓励、建议或进行商讨。授课教师应当努力促进学生参与活动、与“小学英语空中课堂”里的学生(学习伙伴)形成互动,在互动中不断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且不断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4)最优化原则
心理学表明,人的精力集中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超过这一限度,注意力易分散,工作效率低下。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根据“小学英语空中课堂”资源的特点,控制多种制约因素,注意技巧性,增加趣味性,多因地制宜地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充分发挥教师“导学”的作用,确保师生花费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
2.基于湖北“小学英语空中课堂”的“四段五步”应用模式
根据资源特点和农村教师的实际,“小学英语空中课堂”资源应用可以采取五步教学模式,分别对应资源的五个步骤,即:“导入—导看—导学—导做—导评”,五个步骤的应用如下:
五步教学模式与“小学英语空中课堂”结构的关系 资源结构 应用结构 应用要点 热身活动 (Warm-up) 新知呈现(Presentation) 情景操练 (Practice) 教学反馈 (Let’s check) 复习总结 (Wrap-up) 导入 (Lead-in) 导看 (Watching) 导学 (Learning) 导做 (Doing) 导评 (Evaluating) 引入新课,复习旧知,热身准备。 观看课例,观察外教口型,模仿发音,总结方法,参与活动。 导看、导学、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导做环节相互和空中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学习并活动。 师生和空中课堂师生一起应用所学语言知识,完成相应任务或活动。 总结评价学生活动情况,归纳小结新知,做好新课铺垫。 渗透,循环运用,导评环节则贯穿于课堂的始终。 小学英语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大致分为四种情况:一是开始启用资源阶段,其教学模式可概括为全程依托式;二是模仿使用资源阶段,其教学模式可概括为分段依托式;三是选择使用资源阶段,其教学模式可概括为分段组合式;四是创造使用资源阶段,其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多种资源整合式。上述的四种情况是从初级到高级逐层递进的。无论哪种使用情况,都可以和以上五步教学应用模式结合起来,形成“四段五步”教学应用模式,如下表所示:
“四段五步”教学应用模式表 导入 导看 导学 导做 导评 资源为主,教师为辅 全程依托式 √√ √√ √√ √√ √√ 分段依托式 √× √√ √√ √× √× 教师为主,资源为辅 分段组合式 ×√ √√ ×√ ×√ ×√ 根据教学内容自主选择资源 多种资源整合式 说明:“√”指对资源的依托,“×”指不依托资源 二、小学英语教材与资源分析的一般方法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教材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教学决策使每一个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基本功。
1.教材分析
教师在进行一个新的单元教学前,应当自觉地思考: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语言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对学生的目标要求如何?……不同的老师具体关注的问题可能有所不同,但是下面的几个项目是进行教材分析时必须了解的。
1)单元话题
目前各种版本的小学英语教材多以话题作为组织教学内容的主线。确定了单元的话题,就可以围绕话题选择语言材料和设计活动,从而使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加深对主题的认识和提
高对该主题的表达能力。话题往往可以通过单元题目、语言材料、活动内容、词汇表等判断出来。
2)语言点
语言点包括语音、词汇、结构、功能等方面。教材的语音、词汇教学重点一般都清楚地列出。在结构方面,由于结构大纲的争议,很多小学英语教材没有明示语法重点。但是,考虑到英语在我国是外语这一事实,国内的教材在话题这一线索之外,多数都还有一条语法线索贯穿整套教材。受二语习得理论研究中对于学习者理解(receptive)与产出(productive)能力差异的研究及输入(input)与输出(output)关系研究的启示,目前的英语教材普遍提供了较大的语言输入量。同时,为了向学生提供尽量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教材不可避免地出现比较多的语法现象。因此,教师要了解教材编写的语法线索,从而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避免教学精力分散。有些教材通过目录表、单元自评等标明语法线索,有些教材则需要教师们自己去判断。对于没有明示语法重点的教材,教师们需要通过分析整本甚至整套教科书,特别是分析本单元与前后单元的联系来确定教学重点。
强调语言的功能是向语言工具性本质的回归。对语言功能的了解有助于我们设计相应的运用语言的任务,有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同样,有些教材的目录里有function这一栏目,有些则要求老师自己判断。
3)目标要求
目标有教学导向的作用。教材的目标是依据《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描述,即基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维度的目标。在分析目标时,教师首先要联想《课程标准》相应级别的目标描述,结合教材,针对每个单元、每一节课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通常每一节课或每个单元都有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目标,但是对于其他三个目标,不能牵强附会,并不是每课时都需要分析五个方面的目标。
目标分析要明确过程和层次。比如,对于确认的语言目标,要明确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是要求理解还是要求运用?要求能听说还是能读写?教材的语法系统对此是有要求的,但这一要求往往是不明示的,需要教师通过教材中的活动要求、练习册等来判断。
4)语言材料
语言材料指教材中提供的对话、短文、歌曲、小诗等。教师需要对其体裁、长度、语法复杂程度、真实性、地道性、趣味性等作出判断,从而决定是否对其进行调整、改编或者用其他语言材料来替换。
对语言材料的使用一般可采用LARA的方式。L(leave)指教材中有些材料可以略去,或留做课下作业等,不必课上处理;第一个A(adapt)表示对于可用的材料进行适当处理,如顺序的调整等,使其服务于本课的课堂要求;R(replace)指教材中有些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但原材料又不十分合适具体的课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教材外选择比较适当的类似材料;第二个A(add)表示,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具体要求增加部分材料。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不可能考虑到实际运用教材的学生的情况,因此,教师有必要LARA。
5)活动
大多数的小学英语教材除了提供语言材料外,还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如游戏、歌曲、角色表演、会话、调查、评价等。教师需要对这些活动的语言点、目的、知识、技能、组织
形式、材料、先后顺序等进行分析,从而决定其是否合适,是否要做出调整。对教材中活动的分析与评估是教材分析的核心。
6)检测(练习)
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控能力是使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理想的教材应该为学生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练习活动,这种活动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教学效果的反馈。分析教材的检测(练习)一般要看其困难程度、实施程度和综合程度三个方面。困难程度是指检测是否适合不同的学生水平;实施程度指便于师生在有限的时空和条件下的可操作程度;综合程度指其是否与“学会学习”相结合,受否将语言学习与交际能力培养相结合。
2.对教材中活动的分析与评估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通过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来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完成各种活动的过程。由于活动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我们有必要对教材中的活动进行详细分析,并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基础。
1)分析和评估教材提供的各项活动的内容 (1)语言目标
指作为练习目标的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 (2)技能目标
指进行练习所需要的听、说、读、写技能。 (3)认知层次
指理解、记忆、运用三个层次。 (4)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包括听、说、唱、演、玩、做等,也可以具体地表述为听故事、唱歌、角色表演、做游戏、看图说话、调查访谈、填表、画图、做动作、听指令做手工等。 (5)参与形式
参与形式可以是个人、二人、小组、集体等。 (6)答案形式
答案形式可以分为封闭、半开放、开放几种。譬如,教师完全控制的练习,其答案就是封闭的,而交际性的练习答案则是半开放或开放的。 (7)难度
难度指活动的要求是否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是否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我们可以先分析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条件是什么,进而判断学生是否具备这样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不具备,教师应该补充什么铺垫活动,使学生作好知识和技能的准备。 2)人教版PEP教材单元的各种活动统计分析表 项目名称 Let's learn Let’s do Let’s talk Task time Let’s sing 语言目标 技能目标 认知层次 活动形式 参与形式 答案形式 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