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学基础复习 下载本文

MRP

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是指根据产品结构各层次物品的从属和数量关系,以每个物品为计划对象,以完工时期为时间基准倒排计划,按提前期长短区别各个物品下达计划时间的先后顺序,是一种工业制造企业内物料计划管理模式。MRP是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和顾客订单制定产品的生产计划,然后基于产品生成进度计划,组成产品的材料结构表和库存状况,通过计算机计算所需物资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从而确定材料的加工进度和订货日程的一种实用技术。 MRP II

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MRP II),是在物料需求计划上发展出的一种规划方法和辅助软件。它是以物料需求计划MRP为核心,覆盖企业生产活动所有领域、有效利用资源的生产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人-机应用系统。 ERP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ERP),由美国GartnerGroup公司于1990年提出的。企业资源计划是MRPⅡ(企业制造资源计划)下一代的制造业系统和资源计划软件。除了MRPⅡ已有的生产资源计划、制造、财务、销售、采购等功能外,还有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产品数据管理,存货、分销与运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定期报告系统。 CRM

客户关系管理(CRM)是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实现市场营销、销售、服务等活动自动化,是企业能更高效地为客户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忠诚度为目的的一种管理经营方式。客户关系管理既是一种管理理念,又是一种软件技术。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是CRM实施的基础。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就是协调企业内外资源来共同满足消费者需求,当我们把供应链上各环节的企业看作为一个虚拟企业同盟,而把任一个企业看作为这个虚拟企业

45

同盟中的一个部门时,同盟的内部管理就是供应链管理。只不过同盟的组成是动态的,根据市场需要随时在发生变化。

第二节企业信息化

一、概念

1、信息化

1976年提出信息化概念,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工具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和信息利用的功能。

我国的信息化经历了起步、推进和高潮三个阶段。现在各地以推进企业信息化、政务信息化、城市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等为重点,广泛、深入开展信息化建设。 2、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企业信息化,实质上就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所有业务过程数字化和管理过程计算机化和网络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信息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适应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经济效益。 企业信息化主要是指企业内部流程的电子化。

企业信息化包括:技术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人员信息化等。 企业信息化可分为四个层次: 1)生产过程自动化 2)基础管理的信息化 3)中级管理的信息化 4)高级管理的信息化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企业信息化的战略规划及阶段性目标 2)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适当重组 3)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4)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设 5)管理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6)企业信息化管理方式与管理制度的建设

三、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方式

1、技术辅助

技术指信息技术,辅助说的是信息技术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地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信息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各要素中处于辅助的位置,不能搞成企业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化;二是在实施企业信息化项目的企业里从事信息系统开发的专业人员要处于辅助的位置,要按照企业的要求去做,不能代替企业去思考和决策。 2、组织变革

又称作“组织重建”,是管理组织重建的一部分。管理组织重建包括工作流程重建、组织机构重建、管理目标和方式重建,其中的组织机构重建称作“组织变革”。 3、管理变革

在管理组织重建中,除了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外,还有对工作程序、作业流程、管理目标、规章制度等管理方面的重建,即管理变革。 4、观念变革

46

就是观念创新,要求企业在技术改造的同时进行各种创新。 5、扩容增值

指向物质产品注入信息技术,或利用信息技术将丰富的信息注入产品之中,提高产品的信息含量,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达到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企业信息化中的组织变革

企业组织结构,是一种能够使人们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在一起最佳地工作并履行职责的正式体制,它以对信息流动、权利分配等方面的制约而影响组织内务要素的协同效应,从而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调整变动组织结构。 1、扁平化与网络化组织结构 2、企业战略联盟 3、虚拟企业

4、企业组织环境的变革 ? 组织结构扁平化 总经理总经理 事业部经理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一般员工 一般员工 改变前

改变后

? 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实体

(一般指企业,如果企业间的某些部门达成联盟关系,也适用此定义)为了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任何股权或非股权形式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长期联合与合作协议。

? 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是当市场出现新机遇时,具有不同资源与优势的企业

为了共同开拓市场,共同对付其他的竞争者而组织的、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上的共享技术与信息,分担费用,联合开发的、互利的企业联盟体。

企业信息化中的管理变革

1、流程再造 企业流程再造,就是企业为了在衡量经营或工作业绩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改进,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彻底改造旧的业务流程、建立新流程的工作计划。 2、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新型的企业,这种企业能够通过不断地学习而进行自我调整和改造,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求得自身生存和发展。 3、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型商业模式,指对整个贸易活动电子化,具体来说就是,主要利用网络提供的通信手段在网上进行交易活动。 电子商务具有传统商务模式没有的特征:

首先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一种高效率的服务方式和场所; 其次,电子商务系统的建立比较灵活,扩展比较容易;

第三,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和网上协调机制,可大大提高商务活动的协作程度。

按照交易的对象,电子商务可划分为:B2B,B2C, C2C,B2G等。

B2B,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只两个企业之间发生的电子商务活动,包括采购活动、销售活动、供应商管理、存货管理、渠道管理、支付管理以及服务和支持等活动。

47

B2C,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进行的电子交易,企业以互联网为手段,满足公众消费和提供服务,并保证与其相关的付款方式的电子化。可将其看作是一种电子化的零售。

C2C, 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进行的电子交易,它以个人之间的交换为主要目的,类似于“以物易物”的情况。

B2G,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电子商务,指企业与政府之间发生的各种电子交易活动,包括政府采购、税收、商检、管理条理发布等。

实施信息化建设的企业,应该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功能,以便在信息化发展中适时地上电子商务项目。电子商务具有:网上宣传功能,网上咨询洽谈功能,网上产品订购功能,网上货币支付功能,网上商品传递与查询,网上交易活动管理等功能。

电子商务是一种管理变革,为保证电子商务的实施,各类经营管理也要随之变革: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内部的运作与管理模式,企业的营销模式等都不同程度发生改变。

与传统商业模式比,电子商务意味着更低的成本、更广的设计面、更快的响应速度以及更个性化的服务。

电子商务系统的结构: 1)网站

2)企业内部信息系统 3)电子商务认证中心 4)物流系统 5)支付系统 4、业务外包

业务外包是一种管理策略,指把一些原来由企业内部去做的、非核心的业务,外包给专业化的、高效的信息服务业务。

企业信息业务外包,是一种信息化的行为。指通过合同、协议或其他相互信任的合作方式,将各种信息业务外包给信息企业。信息业务外包,使传统企业获得专业、高水平的信息业务服务,推进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同时推动信息企业的成长,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

生产方式的管理变革

随着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出现了许多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的生产管理方式。

1)、精益生产,是采用通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来生产可变化的各种大宗产品。就是及时制造,消灭故障,消除一切浪费,向零缺陷、零库存进军。

2)、批量客户化生产,是即具有批量生产方式的高效率、低成本特征,又像单件式生产方式那样能够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

3)、敏捷制造,是一种对顾客的需求,包括新产品或增值服务的需求,能够做出快速反应并及时满足的生产方式。

企业信息化中的观念变革 1、价值观念的变革

崇尚知识、崇尚智慧和创造,是信息时代价值观念的核心。 2、管理观念的变革

传统管理观念向现代信息资源管理观念。 3、思维观念的变革 由传统的“见物不见人”观念,转变到注重管理信息化、人员信息化的“软观念”。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