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外业验收汇报材料 - 图文 下载本文

G209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 外业验收汇报材料

降带的过渡地带,构造线呈北北东—北东向展布,褶皱构造不甚发育,没有发育规模较大的褶皱构造。但断裂构造发育。

金海压扭性断裂:位于桐坪、金海、王家一带。走向北东,区域延伸长度大于10公里。产状不明。主要发育于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地层中。断层出露处被第四系覆盖。 2.3.3 水文地质:

地表水:路线所在区域的地表水均属沅水水系。

地下水:测区内的地下水型式主要为潜水、基岩裂隙水以及富含水的构造破碎带。潜水主要分布在山区河流的冲积层中,在山岭坡脚的残坡积层中也有少量的赋存。测区内的潜水埋深一般都小于5米,含水层厚度为2~3米,储水量极其有限,潜水受河流和地表径流的补给,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其径流型式是由高处向低处的溪沟河流汇聚。

基岩裂隙水:测区内的基岩裂隙水广泛分布,但储量都极小。它主要存在于岩体的裂隙中,没有连续的地下水位线。其埋深多在10米以上,含水层的厚度也可以相当大。基岩裂隙水由大气降水补给,径流方式为由上向下、由高向低处汇集,汇向河流或大的富含水的构造破碎带,基岩裂隙水局部可能承压,形成上升泉。富含水破碎带的地下水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小,埋深没有规律性,多以承压的形式流出地表。测区内有多处泉眼,平均流量为0.211升/秒。

地下水的化学类型,以重碳酸氯化钠钙型水为主,次为重碳钙镁型水,少部分为重碳酸钙型水。均属弱酸性,偶有酸性、中性、弱碱性。绝大部分为低矿化水,大部分为极软水,少部分为弱硬水。

据水样试验数据,测区内的地下水对砼和钢筋没有腐蚀性。 2.3.4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测区内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人工构造物只需进行简易防震设计。

2.4沿线环境敏感区重要设施的分布及对项目建设的影响

本项目沿老路加宽改建,随着城镇化建设,老路沿线的中方县、中方镇、双溪镇等城镇的建设日新月异,公路建设不可避免的将对周边群众的生活产生较大的噪声污染,需要考虑设置景观、防噪措施。

项目区域范围内无动、植物保护区,未发现文物保护区。

14

G209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 外业验收汇报材料

2.5公路区间交通量分布状况及对交叉设置方式的影响

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交通量预测结果,本项目评价末年2031年,各路段交通量分别在13794~54457pcu/d之间,交通量预测最后结果见下表:

交通量预测汇总表 (K0+000-K21+300)

年份 交通量 趋势交通量 诱增交通量 合计 增长率(%) 2012 18136 3319 21455 2015 22027 3612 25639 6.12 2020 29508 3984 33491 5.49 2025 38478 4425 42903 5.08 2031 49851 4606 54457 4.05 注:① 表中数据均折算成小客车,单位为辆/日; ② 通车第15年为(2026年)的预测交通量为43129辆/日。 交通量预测汇总表 (K21+300-K34+454)

年份 交通量 趋势交通量 诱增交通量 合计 增长率(%) 2012 13124 669 13794 2015 15109 683 15792 4.61 2020 18896 739 19635 4.45 2025 22993 775 23768 3.90 2031 28613 939 29551 3.70 注:① 表中数据均折算成小客车,单位为辆/日; ②通车第15年为(2026年)的预测交通量为24849辆/日。 根据各特征年路段交通量预测结果及被交叉道路的等级可以确定全线均采用平面交叉的方式。

2.6沿线土地资源状况及对项目的影响

本项目途径区域内以农业区为主,应采取措施减少占用耕地,为体现保护耕地的宗旨,,项目设计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充分利用地形,避免大填大切,合理取土弃土,力图减少用地数量,尽可能少占用和分隔良田、林地,并将征用土地数量作为路线方案比选的重要指标。

2.7筑路材料供应、运输情况及对项目的影响

1、沿线筑路材料

15

G209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 外业验收汇报材料

(1) 土料:沿线粘土,土质较好,能满足工程用土的需要。

(2) 砂、石料:鹤城区泸阳镇、中方县铜湾镇以上两处料场均储量丰富。可作为防护、排水等圬工的块、片石用料,加工碎石用于路面面层沥青混凝土或沥青表处治骨料及各类工程混凝土骨料,也可用作路面基层、底基层用料。

路面表面层用石料较少,区域无基性岩分布,借鉴怀化市周边高等级公路建设经验,沥青砼面层用碎石玄武岩料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天王镇,矿区规划面积大,石质为玄武岩,矿区2个,年生产能力为60万吨。矿石质量上乘,经检测,压碎值、磨耗值、视密度、沥青粘附性、坚固性等指标均符合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的要求。机械化采掘、加工、运输一体化。运输方式火车运至怀化市,再汽车运至工地。

(3) 钢材、沥青水泥等材料,均可在怀化市内采购。 2、工程用水、用电

项目沿线水源丰富,电力充足,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3、运输条件

路线基本上是沿怀黔公路展布,公路改建所需的各种大型施工机械可以用平板车拖至沿线各施工工点,建筑材料也可以用汽车运至全线各处。

2.8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及采纳情况

在本路段测设过程中,测设单位多次征询了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同时也得到沿线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路线线位均征得各单位同意。

3、总体设计

3.1 总体设计原则

根据对项目建设条件的综合分析,为力求把本项目建设成技术、质量高,投资省、效益好的优质工程,勘察设计中应坚持以下总体设计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充分吸收国内外高等级公路改建、特别是湖南省内的成功经验,以优质的设计为本项目创优质工程打下基础。

2、贯彻“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以“更安全、更环保、更经济”为目标,坚持安全性原则、服务社会原则、尊重地区特性原则、整体协调原则和自然性原则。合理规划本路段修建的各种方案。

3、认真做好路线方案比选,不片面追求高标准,灵活运用路线平纵指标,力求路线

16

G209线怀化城南池回至黔城公路改建工程 外业验收汇报材料

线形与地形、环境相协调,强调“势”与“动”的设计理念,做到线形指标的连续、顺适。

4、适应沿线经济发展规划、城镇规划、路网规划及自然条件,合理布置和选择立交的型式,力求控制规模,减少工程量及占地。

5、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尽量少占耕地、少拆迁,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减少伐、移林木。

6、加强路基(特别是软基地段)的防护、排水设计,确保路基稳定、安全;合理控制路基填土高度,按照“灵活自然、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的原则进行边坡及防护工程设计;高度重视取、弃土的景观与环保问题;

7、注重“动态设计”,加强后续服务,将施工中的动态设计看作整个设计工作的组成部分。

8、加强科学研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尽可能减少工程量和造价。

3.2 路线起终点论证及与其他公路的衔接方式

本项目起于怀化城南池回沪昆高速公路入口处,沿怀黔公路,途经中方县城、中方镇、怀化工业园、竹田、牌楼、孔木湾、双溪,止于洪江市黔城镇,全长34.454公里,路线走廊带总体呈南北状。

考虑本项目的交通量及被交道的等级,除与沪昆高速公路相交处为现有分离式立交外,其他均为平面交叉。

3.3技术标准与主要技术指标的采用情况,不同技术标准之间的衔接过渡情况

根据湖南省发改委对本项目工可报告的批复意见,本项目全线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km/h,起点至孔木湾段21.3km路基宽度32m,孔木湾至终点段路基宽度24.5m。全线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Ⅰ级,其余技术指标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中的规定。

本项目路线方案的拟定及比选,在充分征求地方政府意见、合理利用老路资源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设计速度80Km/h标准的中、低限值,来控制土石方、防护工程及拆迁数量。推荐线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见下表。

主 要 技 术 指 标 表 技术指标名称 路线长度 路线增长系数 单位 km 采用指标 34.454 1.046 规定指标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