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眼金睛 侯发山
大高是河洛地区远近闻名的杂技演员。一般杂技演员都有绝招,否则,难以在这个行当里混,一招鲜,吃遍天嘛。可能大家都看过“口中喷火”的杂技,演员嘴里能喷出长长的火龙,或一团一团的火球。大高早就不玩这个了。按他的说法,这个是初级的,他玩的是眼中喷火,两股火苗从眼睛里喷出,像两条火蛇一样,而且,不是直线飞射,带拐弯的,像是舞蹈着的火龙。想想就很精彩,刺激。当初,这个杂技没名字,传得久了,大家就叫它“火眼金睛”。
大高有个徒弟叫阿三。说是徒弟,其实就是个跟班打杂的,跑跑腿,搬搬道具。阿三一直想学习“火眼金晴”,这也是他当初拜大高为师的原因,大高没有答应。问的次数多了,大高就告诉阿三,说眼里喷火是所有火术表演中最危险的,演员必须具有高超的技艺,竭尽所能去保证自身和周围观众的安全。因为表演过程需要火焰、易燃物和有毒燃料的参与,一不小心非死即伤。
这话说得语重心长,阿三却不以为然,以为大高自私,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跟老辈子那些师傅一样,都要留一手。
死了张屠户,不吃带毛猪。阿三耳濡目染,加上偷偷观看师傅练习,也学得八九不离十。私下里,阿三瞒着师傅训练。阿三练习的时候,没有使用燃料,他倒不是怕危险,怕被师傅发现,就用水来替代燃料练习,练习的重点是如何控制喷射的方向和连贯性。
这天,阿三的老父亲老树来看望阿三。阿三正在配燃料(这个配方大高倒没有隐瞒,每次表演都安排阿三配制),当晚有一场表演,阿三不敢怠慢。老树看到地上滚落的空酒瓶,顺嘴问道:“用酒代替燃料? 咋不用汽油和酒精呢?”阿三说:“师傅说过,汽油和酒精是最危险的,千万不能使用,一不小心就会烧伤演员。”
老树问阿三:“你还没学会‘火眼金睛’?” 阿三哀怨地说:“师傅不教我。”
老树叹口气,好久,才恨恨地说:“当年我送你到这里,就是为了学习这个独门绝技。” 阿三说:“我偷偷学着呢。” “阿三,阿三。”前台大高在喊。 “来了,师傅!”阿三应答着出去了。
大高说:“阿三,今天晚上你表演‘火眼金睛’。”
“师傅,我,我……”阿三有点不自然,莫非师傅知道自己偷学的事儿?
大高没有兴师问罪的意思,拍了拍阿三的肩膀,说:“今天不是你老父亲来了吗? 你就好好给他老人家表演一番,我知道你能行的。不慌张,我给你当助手。”
“师傅……”阿三的不自然很快被感动代替。
接下来,大高就给阿三讲解了几个要点,然后鼓励他上台表演。 就这样,阿三几个跟头的热身之后,开始正式表演“火眼金睛”。
没想到,两股火苗刚从阿三的眼里喷出,只听阿三“啊”地惨叫一声倒在地上,不停地在大桌上翻滚———阿三的两只眼睛着火了!
大高明白过来后急忙扑火。后来,阿三被送往医院,性命无忧,两只眼睛给烧毁了。
阿三的父亲老树要到官府告大高。大高求情道:“阿三残废了,今后怎么生活?不如让他跟着我,我保证一辈子照顾他,并教他几个能够养活自己的杂技。”
老树想了想,也就答应了。
后来,师傅两人无意中说起那次意外。大高说,那次燃料被人更换,添加了汽油。 阿三大吃一惊,气愤地说:“师傅,果真如此?您怎么不报官啊?” “没有证据,报官也没用。”大高说罢,长叹一声。
其实,大高已经猜测到,那次从中做手脚的是阿三的父亲老树,害怕自己吃官司,来了个恶人先告状。大高知道,一旦猜测被证实,老树的牢狱之灾是免不掉的。阿三呢? 他如何接受这个现实?
所以,大高没有报官。
有一次回家,阿三跟父亲老树说起这事。老树默了半天,才说:“阿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以后你要好好待你的师傅!”
阿三懵懂地点了点头,感觉这天父亲跟往常不一样,有点怪怪的。
不过,自从阿三的眼睛失明后,大高再没表演过“火眼金睛”,以至于到了今天,这门杂技也就失传了。
(节选自《小说月刊》2018年6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叙事巧妙,开篇入题,简单的一句“大高是河洛地区远近闻名的杂技演员”,便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B.“说是徒弟,其实就是个跟班打杂的,跑跑腿,搬搬道具”,既暗示了阿三没学到“火眼金睛”绝技的原因,也为下文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C.大高认为没有证据,报官也没用,所以他虽然怀疑老树在燃料中做了手脚,却只好无奈地做出了不报官,自己一辈子照顾阿三的选择。
D.小说的语言特色鲜明,巧用俗语,朴实无华而又极富表现力,像文中的“一招鲜,吃遍天”“死了张屠户,不吃带毛猪”,读来自然亲切。
8.小说开头描写杂技“火眼金睛”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自从阿三的眼睛失明后,大高为什么再没表演过“火眼金睛”?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汤和,字鼎臣,濠人。幼有奇志,嬉戏尝习骑射。及长,身长七尺,倜傥多计略。从大军伐士诚克太湖水寨下吴江州围平江战于阊门飞炮伤左臂召还应天创愈复往攻克之论功赐金帛。从大将军西征,拔河中。徇东胜、大同、宣府皆有功。还,封中山侯。
和沉敏多智数,颇有酒过。守常州时,尝请事于太祖,不得,醉出怨言曰:“吾镇此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太祖闻而衔之。平中原师还论功,以和征闽时放遣陈友定余孽,八郡复扰,师还,为秀兰山贼所袭,失二指挥,故不得封公。其封信国公也,犹数其常州时过失,镌之券。于时,帝春秋浸.高,天下无事,和以间从容言:“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帝大悦,立赐钞治第中都。
既而倭寇海上,帝患之,顾谓和曰:“卿虽老,强为朕一行。”和请与方鸣谦俱。鸣谦习海事,常访以御倭策。鸣谦曰:“倭海上来,则海上御之耳。请量地远近,置卫所,陆聚步兵,水具战舰,则倭不得入,入亦不得傅岸。近海民四丁籍一以为军,戍守之,可无烦客兵也。”帝以为然。和乃度地浙西东,并.设卫所城五十有九,选丁壮三万五千人筑之,尽征州县钱及籍罪人资给役。役夫往往过望,而民不能无扰,浙人颇苦之。或谓和曰:“民讟[注]矣,奈何?”和曰:“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复有讟者,齿吾剑。”逾年而城成。
和晚年益为恭慎,入闻国论,一语不敢外泄。媵妾百余,病后悉资遣之。所得赏赐,多分遗乡曲,见..布衣时故交遗老,欢如也。当时公、侯诸宿将坐奸党,先后丽法,稀得免者,而和独享寿考,以功名终。 [注]讟:怨言,憎恶。
(选自《明史·汤和传》)
10.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大军伐士诚/克太湖水寨/下吴江州/围平江/战于阊门/飞炮伤左臂/召还应天创愈/复往攻克之/论功赐金帛
B.从大军/伐士诚/克太湖水寨/下吴江州/围平江/战于阊门/飞炮伤左臂/召还应天/创愈复往/攻克之/论功赐金帛
C.从大军伐士诚/克太湖水寨/下吴江州/围平江/战于阊门/飞炮伤左臂/召还应天/创愈复往/攻克之/论功赐金帛
D.从大军/伐士诚/克太湖水寨/下吴江州/围平江战/于阊门/飞炮伤左臂/召还应天创愈/复往攻克之/论功赐金帛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指先祖称谓,后多用来指开国帝王的庙号。
B.公,官爵名称。商代开始有五等封爵制,即公、侯、伯、子、男。后代相沿。
C.媵妾,陪嫁的女子,或指姬妾或陪嫁丫头。媵妾的地位要比妾高很多,有正式的身份,可以出席正式的宴会等等。
D.丁,原是铜锭形。金属是坚实的,故从“丁”引申出“壮健”之意,古代把成年的壮健的男子叫作“壮丁”。又引申出“人口”(如“添丁”)和指某些专职服务的人(如“园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汤和年少时就胸有大志且有勇有谋,屡立战功。攻打平江时,因左臂受伤,被召回应天,伤愈后又前
往作战,最终攻克了平江。
B.汤和经常酒后犯错,曾经在醉酒后向太祖表功而引起太祖的不满,加上在攻打福建及返回途中犯了一些错误,所以一直没有被封公。
C.汤和告老还乡后应皇帝请求,复出抗倭,他在沿海一带,建造了59座卫所城,征发兵民戍守,有力地抵御了倭寇的侵犯。
D.汤和晚年不轻易议论国事,不贪图钱财,特别是在生病后,把自己的一百多个小妾全部遣散回家,最终安享天年,荣耀到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而倭寇上海,帝患之,顾谓和曰:“卿虽老,强为朕一行。” (2)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复有讟者,齿吾剑。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鹧鸪天·送人 宋代: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头二句,上句言送别,《阳关三叠》是汉代的送别歌曲,加上“唱彻”、“泪未干”五字,更觉无限伤感,下句忽然宕开说到“功名”之事,便觉来路分明。
B.“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作者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写送别时翘首遥望之景,景显得生动,用笔也很浑厚。
C.上阕写送别,下阕抒情本应该是以“别恨”为主调的,但是作者笔锋拗转,说今古恨事有几千般,岂只离别一事才是堪悲的?用反问语气,比正面的判断语气更含激情。
D.这首小令,篇幅虽短,但是包含了广阔深厚的思想感情,它的笔调深浑含蓄,举重若轻,不见用之迹而力透纸背,显示辛词的大家气度
15.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四、情景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写去近郊的人,可以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时“_____________”;而到千里外的人,则需要“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善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音乐旋律的变化。如“ ______________”句表现了乐声婉转流畅的特点;“ _____________”则表现了乐声艰涩受阻,如泣如诉的特点。 (3)“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如杜牧《赤壁》中的“ _____________”一句,以及李煜《虞美人》中的“______________”一句,都用了这个意象,而两句中的“东风”含意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