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 - 图文 下载本文

建立抗菌药物遴选和定 期评估制度,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 品种、品规数量。 3.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 4.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 5.明确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的程序。 【B】符合“C”,并 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结构基本合理(达标4/5项): (1)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不超过2个品规。 (2)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 (3)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 (4)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 (5)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种。 【A】符合“B”,并 1.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结构合理(达标5/5项)。 2.随机抽查,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原则上每年不得超过5 21

?

例次。 4.14.5.5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 指标控制力度。 【C】 1.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控制基本合理(4项达标2项): (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2)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3)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 (4)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 2.明文规定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时间控制。 3.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50%: (1)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剖宫产手术除外)。 (2)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B】符合“C”,并 1.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控制基本合理(4项达标3项)。 22

?

2.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A】符合“B”,并 1.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控制合理(4项达标4项)。 2.随机抽查处方与医嘱结果,抗菌药物临床实际应用力度与控制相关指标能夠保持一致。 4.14.5.6 【C】 1.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细菌 耐药信息。 2.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细 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 3.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 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 检率不低于40%。 加强临床微4.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生物标本检 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测和细菌耐于60%。 药监测。 【B】符合“C”,并 1.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 2.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

23

于80%。 【A】符合“B”,并 随机抽查住院病历与实验室记录结果,证实是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4.14.5.7 【C】 1.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度与程序。 2.药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管理制度与程 序。 3.医师、药师、职能部门员工均知晓履职严格医师抗的要求。 菌药物处方 【B】符合“C”,并 权限和药师1.医院对医师和药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抗菌药物调 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考核工作有剂资格管理。记录。 (★) 2.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落实到每名医师。 3.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落实到每名药师。 【A】符合“B”,并 随机抽查处方与医嘱结果签发医师与授权管理名单保持一致≥95%。 4.14.6有药物安全性监测管理制度,观察用药过程,监测用药效果,按规定报告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并将不?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