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发光二极管的移动控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行接口的设置与应用;
2.进一步熟悉编译软件和下载软件的使用;
3.熟悉C语言中移位、延时、数组等指令的应用; 4.增强学习单片机的兴趣。
二、实验内容
1.参考课本P128“发光二极管的移动控制”实验程序,实现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的按键控制。
2.设计一个完整程序(另建一个文档),实现8个led灯的自动顺序(加法)点亮和逆序(减法)点亮。见参考程序,并在程序中添加必要的解释文字。
三、实验步骤
1.以班级和姓名为文件夹名称在D盘根目录下新建一个子目录文件夹,用来保存每次实验的项目和程序。(注意:每次实验的位置固定,即下次实验的计算机还是上次的计算机。)
2.再在这个子目录下以实验题目为名新建一个文件夹。打开ICCAVR开发编程软件,新建一个工程文件项目,参照程序清单或根据实验要求自己重新修改设置并输入程序。
3.保存程序,并将程序源文件添加到项目里。见下图1。 图1
4.设置项目属性,选择目标芯片等,见下图2,3。
图2 图3
5.编译程序。将所输入的程序进行编译(菜单Project→ Make命令),或者在工具栏单击
按钮),若编译时下方出现错误提示,说明程序有语法错误,此时必须根据编译器所列出的错误消息,逐条查改,重新编译,直到错误消除并生成*.hex文件。
6.功能仿真。利用proteus或AVR studio的仿真功能对程序进行功能性仿真,验证程序功能是否正确。
7.打开下载软件(progisp或AVR Studio里的JTAG ICE),将刚刚生成的相应*.hex文件写入单片机(在此之前,须将单片机实验板按要求与PC机连接正确,并接通电源)。
8.验证硬件实现的结果是否与功能要求一致。
四、参考程序(实现
8个led灯的自动顺序(加法)和逆序(减法)点亮的
部分程序)
系统外接8M晶振 unsigned char i; while (1) { for (i = 0; i < 8; i ++) { PORTB = ~(1 << i); delay_ms(200);
第 1 页
for (i = 8; i > 0; i --) { PORTB = ~(1 << i-1); delay_ms(200);
实验二 0~99数字的加减控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行接口的设置与应用;
2. 进一步熟悉编译软件和下载软件的使用;
3.熟悉十进制数各个位在数码管上显示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参照课本P131“0~99数字的加减控制”的程序,实现按键对数字的加减控制功能(因实验板上数码管与PC口的连接方式和书本中的连接不一致,须修改源程序,具体见实验电路分析部分)。
2.假如需要控制0~999数字的加减控制,请重新设计一个程序实现该功能。
三、实验电路
本实验的电路连接如下图所示1。注意:本图中高位数码管连接低位PC口,低位数码管连接高位PC口,即图中第1位(最左边)数码管连接PC0,第2位数码管连接PC1,…,第8位(最右边)数码管。与课本的实验电路连接方式不一致,故在程序设计中需要修改数码管的位选端。
高位 数码管 低位 数码管 X1X1X2C11nFCRYSTALC21nFU19X113X212403938373635343312345678RESETXTAL1XTAL2PA0/ADC0PA1/ADC1PA2/ADC2PA3/ADC3PA4/ADC4PA5/ADC5PA6/ADC6PA7/ADC7PB0/XCK/T0PB1/T1PB2/INT2/AIN0PB3/OC0/AIN1PB4/SSPB5/MOSIPB6/MISOPB7/SCKATMEGA16PC0/SCLPC1/SDAPC2/TCKPC3/TMSPC4/TDOPC5/TDIPC6/TOSC1PC7/TOSC2PD0/RXDPD1/TXDPD2/INT0PD3/INT1PD4/OC1BPD5/OC1APD6/ICPPD7/OC222232425262728291415161718192021RN112345678RX8161514131211109S1S2AVCCAREF3032 第 2 页
图1 键控计数电路
四、实验步骤
参照实验一的实验步骤过程。
1.参照课本P131,通过ICCAVR编译后生成*.HEX文件,并利用proteus ISIS仿真程序实现的功能。
2.在不修改数码管位选端的情况下,观察程序执行结果。
3.分别修改数码管的个位和十位位选端,使数码管上显示的结果正常。
4.如要使数字的显示从数码管的最低位开始显示,重新设计数码管的个位和十位位选端编码。
5.若要控制0~999数字的加减控制,设计数码管的BCD转换。
五、部分参考程序
1.实验板上各个数码管的位选端数组为:
ACT[8] ={0xfe,0xfd,0xfb,0xf7,0xef,0xdf,0xbf,0x7f} //数码管从高位到低位显示
//的排列编码
2.数码管BCD转换:
PORTA=SEG7[counter]; //显示counter变量的个位
PORTC=ACT[0]; //选通个位数码管 delay_ms(1); PORTA=SEG7[counter/10]; //显示counter变量的十位 PORTC=ACT[1]; //选通十位数码管 delay_ms(1);
PORTA=SEG7[counter/100]; //显示counter变量的百位 PORTC=ACT[2]; //选通百位数码管 delay_ms(1);
第 3 页
实验三 脉宽调制(PWM)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进一步了解脉宽调制的意义,熟悉脉宽调制的原理; 2. 掌握脉宽调制的设置与应用; 3. 能解读程序。
二、实验内容
1.参照课本P234“PWM测试实验”的程序,实现按键S1、S2对PWM的输出控制。 (1)编译通过后,进行软件仿真。在Proteus ISIS里利用LCD1602观察显示内容是否正确,并用虚拟示波器(OSCILLOSCOPE)观察OC2引脚(PD7)输出的PWM信号是否正常。见下图。
注意:开始仿真后,必须按下S1才有PWM波输出。 (2)用数字万用表检测OC2脚(PD7),观测输出电压是否与LCD指示的相符,并填入下表。 OCR2值 数字万用表显示的电压值(V) LCD显示的电压值( ) 2.修改源程序(P234~P236),使输出脉宽是自动变化的。部分参考程序如下: while (1) {
unsigned char i;
i = 255;
while (i) { OCR2 = i;
Delay_nms(50); i --; i = 1;
while (i) { OCR2 = i;
Delay_nms(50); i ++;
三、附LCD1602驱动参考程序
(注:本驱动是在课本P182~185基础上进行修改的,目的是删除驱动程序中的检测LCD忙信号函数及与其相关语句,使仿真和显示正常。)
/*******LCD1602液晶驱动程序***************/ #include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