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老友似的拍了拍艺人的肩膀,说:“你唱得挺棒,很到位,只是个别词没唱准。”说完,他竟亮开嗓子哼唱了起来。
这回,艺人也吃惊了,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老人朗声笑了:“你不知道,这是我年轻时所作的最后一首歌,我以为没人会知道这首歌,没想到,这些日子在街头天天听到你的歌声……”
“爸爸!”明人忽然听到一声呼唤。是艺人!他此时扶住了老人的臂膀说:“爸爸你是真正的艺术家!我们,回去吧……”
老人的眸子闪亮,他似乎点了点头,面带微笑,与艺人相伴而去……
(有删改)
10.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以一张纸片的拟人化描写,烘托并渲染了夜风侵扰的具体场景,表现了初春子夜的寒冷和孤寂。
B.老人的叹息透露内心不可名状的失落,明人的心被那叹息声抓住,但迟疑中他错失了老人,说明救人当及时。
C.小说善于运用语言表现人物,如“但只要听到我唱这首《春夜冷吗》,他就像换了一个人”,表明儿子善解、善待父亲。
D.熟悉的旋律、亲切的音符能唤醒痴呆老人灵魂深处的记忆,这正印证了歌声温暖生命、艺术点亮人生的道理。
B [“救人当及时”有误,结合情节,可知老人是为没有见到那个街头艺人而失落。] 11.小说以“夜半歌声”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夜半”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歌声”是写发生的事件。为什么会在深更半夜唱歌?这中间有何玄机?这自然会激发读者的思考。我们再结合下文的情节可知,儿子的歌声唤起了老人的记忆,让老人找回了自我,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答案] ①交代特定的时间和事件,为故事设置悬念;②成为父子之间联系的纽带,推动情节的发展。
12.小说最后两段的设计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既然是考查结尾的艺术效果,就要从人物、情节和主题等角度综合分析。从人物角度看,揭示艺人和老人之间的身份关系,用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来打动读者。从情节角
度看,老人和艺人之间的特殊关系出乎读者意料,耐人寻味。从表达主题角度看,称赞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善待的可贵品质是小说着力表现的主题。
[答案] ①揭示人物关系,使故事更为感人;②交代最后结局,突出人物的可贵品质;③结尾出乎意料,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