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源的排放负荷应处于 的状态或者至少要处于正常生产和排放状态。 答案:相对较高
3.《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规定,进行大气无组织排放监测时,应考虑大气稳定度的气象因素。大气稳定度等级的划分一般分为: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 、一较稳定和稳定六个级别。 答案:中性 二、判断题
1.《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适用于环境监测部门为实施《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附录C)对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状况进行的监测,不适用于各污染源单位为实行自我管理而进行的同类监测。(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也适用于各污染源单位为实行自我管理而进行的同类监测。
2.按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中的规定,我国以控制无组织排放所造成的后果来对无组织排放实行监督和限制。( ) 答案:正确
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中规定,要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无组织排放源的下风向设监控点。同时在排放源上风向设参照点,以监控点同参照点的浓度差值不超过规定限值来限制无组织排放。( ) 答案:正确
4.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无组织排放的采样方法按照配套标准分析方法中适用于无组织排放采样的方法执行。( ) 答案:正确
5.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 ) 答案:正确
6.工业窑炉、炼焦炉和水泥厂的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点的设置,应统一按《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中的要求进行。(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应按其相应的《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 6 1 7 l—l 996)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04)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余有关问题参照执行《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
21
7.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中的规定,在无组织排放监测中,所测得的监控点的浓度值应扣除低矮排气筒所作的贡献值。(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不扣除低矮排气筒所作的贡献值。
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应设置在无组织排放源的下风向,距排放源2~l0 m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应设置在距排放源2~50 m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
9.设置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时应该回避其他污染源的影响。(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不需要回避其他污染源的影响。
三、选择题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中规定,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 m的高度。( )
A.10 B.15 C.20 D.25 答案:B
四、问答题
1.《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 1 51004)中,“标准状态干排气,,指什么? 答案:专在温度为273 K、压力为l01 325 Pa时的不含水分的排气。
2.简述无组织排放监测中,当平均风速≥1m/s时,参照点应如何设置?为什么?
答案:当平均风速≥1m/s时,因被测排放源排出的污染物一般只能影响其下风向,故参照点可在避开近处
污染源影响的前提下,尽可能靠近被测无组织排放源设置,以使参照点可以较好地代表监控点的本底浓度值。
3.简述无组织排放监测中,当平均风速小于1m/s (包括静风)时,参照点应如何设置?为什么?
答案:当平均风速小于1m/s时,被测无组织排放源排出的污染物随风迁移作用减小,污染物自然扩散作用
增强,此时污染物可能以不同程度出现在被测排放源上风向。此时设置参照点,既要注意避开近处其他源的影响,又要在规定的扇形范围内,在远离被测无组织排放源处设置。
4.《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中对气象因子于无组织排放监测的适宜程度做了分类,试对这四种适宜程度分别进行描述。
答案:a类: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适宜于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
22
b类:较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较适宜于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 c类: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较不适宜于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 d类:很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不适宜于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
5.简述在单位周界设置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时,如果围墙的通透性很好或不好时如何设定监控点。 答案:当单位周界围墙的通透性很好时,可以紧靠围墙外侧设监控点。当单位周界围墙的通透性不好时,亦
可紧靠围墙设监控点,但把采气口抬高至高出围墙20~30 cm;如果不便于把采气口抬高时,为避开围墙造成的涡流区,宜将监控点设于距离围墙1.5~2.0 m,据地面1.5 m处。
6.无组织排放中有显著本底值的监测项目有哪些?简述监测这些项目的无组织排放时设置参照点的原则。 答案:无组织排放监测的污染物项目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设置参照点的原则要求是:
(1)参照点应不受或尽可能少受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影响,力求避开其近处的其他无组织排放源和有组织排放源的影响,书其要注意避开那些尽可能对参照点造成明显影响而同时对监控点无明显影响的排放源。(2)参照点的设置,要以能够代表监控点的污染物本底浓度为原则。
五、计算题
某水泥厂的无组织排放监测中,在参照点(M)以等时间间隔采集四个样品,测定浓度分别为:0.25 mg/m3、0.30 mg/m3、0.45 mg/m3、0.3 5 mg/m3;在监控点A点测定浓度分别为:0.45 mg/m3、0.58 mg/m3、0.65 mg/m3、0.77 mg/m3;在监控点B点测定浓度分别为:0.95 mg/m3、1.02 mg/m3、1.35 mg/m3、1.10 mg/m3;在监控点C点测定浓度分别为:1.60 mg/m3、1.71 mg/m3、1.80 mg/m3、1.52mg/m3;在监控点D点测定浓度分别为:0.92 mg/m3、0.88mg/m3、0.75mg/m3、0.80 mg/m3。本次监测采用《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04)中无组织排放限值二级标准(1.5mg/m3)进行评价。试根据以上监测结果,判断该污染源的无组织排放浓度是否超标。 答案:(1)参照点1 h.平均值:
M=(m1+m2+m3+m4)/4=(0.25+0.30+0.45+0.35)/4=0.34(mg/m3) (2)四个监控点的1 h平均值分别为:
A=(al+a2+a3+a4)/4=(0.45+0.58+0.65+0.77)/4=0.6 1(mg/m3) B=(bl+b2+b3+b4)/4=(0.95+1.02+1.35+1.10)/4=1.10(mg/m3) C=(cl+c2+c3+c4)/4=(1.60+1.71+1.80+1.52)/4=1.66(mg/m3) D=(d1+d2+d3+d4)/4-(0.92+0.88+0.75+0.80)/4=0.84(mg/m3) (3)比较四个监控点的监测值大小(1 h平均值)后得到:C>B>D>A (4)计算该污染源无组织排放的“监控浓度值”X为: X=C—M=1.66一0.34=1.32(mg/m3)
23
(5)判断该污染源的无组织排放是否超标:
GB 4915—1996中的排放限制二级标准为1.5 mg/m3(Y),X<Y 所以该法排放源的无组织排放浓度未超标。
参考文献
[1]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 [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 6297—1 996). [3]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 l 5-2004).
[4]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
命题:张 宁 审核:梁富生 张 宁
第三节 现场监测
(一)烟气黑度
分类号:G3-1 主要内容 ①固定污染褥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HJ/T 398--2007) ②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 5468—1991) ③烟气黑度的测定测烟望远镜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④烟气墨宝的型塞棒格曼黑度图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一、填空题
1.林格曼黑度图法测定烟气黑度时,观察烟气的仰视角不应 ,一般情况下不宜大于45o,应尽量避免在过于 的角度下观测。①③ 答案:太大 陡峭
12.林格曼黑度图法测定烟气黑度时,如果在太阳光下观察,应尽可能使照射光线与视线成 ①③ 答案:直角
3.标准林格曼黑度图全黑代表林格曼黑度 级。①③ 答案:5
4.林格曼黑度图法测定烟气黑度的原理是:把林格曼黑度图放在适当的位置上,使图上的黑度与烟气的黑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