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详细的IPC分类号2:IPC_B部 下载本文

B01J 31/36··钒、铌或钽的〔2〕 B01J 31/38··钛、锆或铪的〔2〕 B01J 31/40·再生或再活化〔2〕 附注

1.当分在B01J 32/00至B01J 38/00组时,对于不能确定分类号的,并且具有新颖性和非显而易见性的任何部分的催化剂,还必须分在B01J 21/00至B01J 31/00组中。该部分催化剂可以是单一的物质,也可以是组合物。〔6,8〕

2.按照上述的附注1不能确定分类号的任何部分的催化剂,被认为代表了对检索重要的信息,也可以对其进行分类。例如,在认为重要的情况下,用分类号的组合来检索催化剂。这种非强制分类作为“附加信息”给出。〔8〕

B01J 32/00催化剂的一般载体〔4〕

B01J 33/00催化剂的保护,例如,涂层〔2〕

B01J 35/00一般以其形态或物理性质为特征的催化剂〔2〕 B01J 35/02·固体〔2〕 B01J 35/04··小孔结构、筛、栅、蜂窝状物〔2〕 B01J 35/06··纤维或细丝〔2〕 B01J 35/08··球〔2〕 B01J 35/10··以其表面性质或多孔性为特征的〔2〕 B01J 35/12·液体或熔融物〔2〕

B01J 37/00制备催化剂之一般方法;催化剂活化的一般方法〔4〕 B01J 37/02·浸渍,涂层或沉淀(涂层保护入B01J 33/00)〔2〕 B01J 37/025··用不同的中间层,如基质—载体—活性层〔6〕 B01J 37/03··沉淀;共沉淀〔4〕 B01J 37/04·混合〔2〕 B01J 37/06·冲洗〔2〕 B01J 37/08·热处理〔2〕 B01J 37/10··在水(例如蒸汽)存在下〔2〕 B01J 37/12·氧化〔2〕 B01J 37/14··用含游离氧的气体〔2〕 B01J 37/16·还原〔2〕 B01J 37/18··用含游离氢的气体〔2〕 B01J 37/20·硫化〔2〕 B01J 37/22·卤化〔2〕 B01J 37/24··氯化〔2〕 B01J 37/26··氟化〔2〕 B01J 37/28·磷化〔2〕 B01J 37/30·离子交换〔2〕

B01J 37/32·冻干,即冷冻脱水〔2〕

B01J 37/34·利用辐射,或利用电能、磁能或波能,例如超声波〔2〕 B01J 37/36·生物化学方法〔2〕

41

B01J 38/00催化剂的一般的再生或再活化方法〔4〕 B01J 38/02·热处理〔4〕 B01J 38/04·气体或蒸气处理;通过采用在和失效催化剂相接触时可气化的液化进行处理〔4〕 B01J 38/06··采用水蒸气〔4〕 B01J 38/08··采用氨或它的衍生物〔4〕 B01J 38/10··采用元素氢〔4〕 B01J 38/12··采用含游离氧的气体进行处理〔4〕 B01J 38/14···控制氧化气体中的氧含量〔4〕 B01J 38/16···主要含有水蒸气和氧的氧化气体〔4〕 B01J 38/18···用后来的反应气体处理〔4〕 B01J 38/20···多个不同的氧化阶段〔4〕 B01J 38/22···移动床,例如垂直式或水平式的移动床〔4〕 B01J 38/24····含氧气体和物料主要采用横向流动即水平流动〔4〕 B01J 38/26····含氧气体和物料主要采用逆流流动〔4〕 B01J 38/28····含氧气体和物料主要采用并流流动〔4〕 B01J 38/30···在气态悬浮物中,例如流化床中〔4〕 B01J 38/32····在再生区内或在进入再生区之前对物料进行间接加热或冷却〔4〕 B01J 38/34····具有多个不同的串联燃烧阶段〔4〕 B01J 38/36····在再生区内使一氧化碳基本上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4〕 B01J 38/38···通过固体热载体加入热量〔4〕 B01J 38/40···生成有用的副产品〔4〕 B01J 38/42··采用含卤素的物质〔4〕 B01J 38/44···同时加入或随后加入游离氧;采用卤氧化合物〔4〕 B01J 38/46···含氟的〔4〕

B01J 38/48·液体处理或在液相中进行处理,例如使其溶化或悬浮〔4〕 B01J 38/50··用有机液体〔4〕 B01J 38/52···含氧的〔4〕 B01J 38/54···含卤素的〔4〕 B01J 38/56···碳氢化合物〔4〕 B01J 38/58···同时又加入气体〔4〕 B01J 38/60··用酸〔4〕 B01J 38/62···有机的〔4〕 B01J 38/64··用碱性物质;用盐〔4〕 B01J 38/66···用氨或其衍生物〔4〕 B01J 38/68··包括催化剂的最后改性中催化剂成分基本上溶解或化学沉淀〔4〕 B01J 38/70··浸泡在液体中的物质的湿法氧化〔4〕 B01J 38/72·包括不同粒子的分离〔4〕 B01J 38/74·用离子交换〔4〕

离子交换〔3〕 附注

1.在B01J 39/00至B01J 49/00中:

离子交换包括固体交换剂与被处理的液体之间离子交换的所有方法,而交换剂不溶解于

42

被处理的液体;〔3〕

离子交换方法还包括与产生配合物或螯合物反应相结合的离子交换。〔3〕 2.如无相反的表示,分类入B01J 39/00至B01J 49/00各组中的最后适当位置。〔3〕

B01J 39/00阳离子交换;作为阳离子交换剂材料的使用;用于改进阳离子交换性能的材料处理(离子交换色谱方法入B01D 15/36) 〔3,8〕 B01J 39/02·利用无机交换剂的方法〔3〕 B01J 39/04·利用有机交换剂的方法〔3〕 B01J 39/06 (转入B01J 39/26)

B01J 39/08·用作阳离子交换剂的材料;用于改进阳离子交换性能材料的处理〔3〕 B01J 39/10··氧化物或氢氧化物〔3〕 B01J 39/12··含磷的化合物〔3〕 B01J 39/14··碱性交换硅酸盐,例如沸石〔3〕 B01J 39/16··有机材料〔3〕 B01J 39/18···大分子化合物〔3〕 B01J 39/20····仅由包含未饱和的碳—碳键的反应中取得的大分子化合物〔3〕 B01J 39/22····纤维素或木材及其衍生物〔3〕 B01J 39/24··碳、煤或焦油〔3〕

B01J 39/26· 用于色谱方法的阳离子交换剂 〔8〕

B01J 41/00阴离子交换;作为阴离子交换剂材料的使用;用于改进阴离子交换性能的材料的处理(离子交换色谱方法入B01D 15/36) 〔3,8〕 B01J 41/02·利用无机交换剂的方法〔3〕 B01J 41/04·利用有机交换剂的方法〔3〕 B01J 41/06(转入B01J 41/20)

B01J 41/08·用作阴离子交换剂的材料;用于改进阴离子交换性能的材料的处理〔3〕 B01J 41/10··无机材料(碳,煤或焦油入B01J 41/18)〔3〕 B01J 41/12··大分子化合物〔3〕 B01J 41/14···由只包括未饱和的碳—碳键的反应中取得的大分子化合物〔3〕 B01J 41/16···纤维素或木材及其衍生物〔3〕 B01J 41/18··碳、煤或焦油〔3〕

B01J 41/20· 用于色谱方法的阴离子交换剂 〔8〕

B01J 43/00两性离子交换;即利用带有阳离子基团和阴离子基团的离子交换剂;作为两性离子交换剂的材料的使用;用于改进两性离子交换性能的材料的处理(离子交换色谱方法入B01D 15/36) 〔3,8〕

B01J 45/00形成配合物或螯合物的离子交换;作为形成配合物或螯合物的离子交换剂的材料的使用;用于改进形成离子交换性能的配合物或螯合物的材料的处理(离子交换色谱方法入B01D 15/36) 〔3,8〕

B01J 47/00一般的离子交换方法;其设备(离子交换色谱方法或装置入B01D 15/08) 〔3,8〕

B01J 47/02·柱或床方法〔3〕 B01J 47/04··混合床方法〔3〕

43

B01J 47/06··在进行离子交换期间材料经受物理处理,例如热、电流,辐照、振动(电渗析,电渗透入B01D 61/42)〔3〕 B01J 47/08···通以直流电〔3〕

B01J 47/10·用移动的离子交换材料;用悬浮或流化床形式的离子交换材料〔3〕

B01J 47/12·以利用片状,带状或丝状的(例如膜片)为特征离子交换材料(电渗析,电渗透入B01D 61/42)〔3〕

B01J 47/14·控制或调节〔3〕

B01J 49/00离子交换剂的再生或再活化;其设备(离子交换色谱方法或装置入B01D 15/08) 〔3,8〕

B01J 49/02·具有在再生过程中防止离子交换物质回流的装置〔3〕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