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名词解释完整版 下载本文

素和交感系统产生的肾血管收缩,肾内扩血管物质如PG合成减少,引起的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脏组织学上没有改变。 108.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起源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

109. 小肝癌:单个结节直径或多个结节直径之和<3cm的肝癌称为小肝癌,小肝癌细胞分化较好,恶性程度较低,癌周围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包膜多完整;癌栓发生率较低,肝硬化程度较轻。 110. 伴癌综合征:由于肝癌本身代谢异常或癌组织对机体产生影响而引起的内分泌或代谢异常症候群,以自发性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为常见。

111.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神经、精神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112.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胰酶在胰腺内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急性化学性炎症。

113. Grey-Turner征:急性胰腺炎或异位妊娠破裂时,血液、胰酶及坏死组织液穿过筋膜和基层渗入腹壁,可见两侧胁腹皮肤呈灰紫色斑,称为Grey-Turner征。

114. Cullen征:急性胰腺炎或异位妊娠破裂时,血液、胰酶及坏死组织液穿过筋膜和基层渗入腹壁,可见脐部皮肤青紫称为Cullen。

115. 假性囊肿(Pseudocyst):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多在3-4周以后

内科学-名词解释

Page 17

形成,为纤维组织、肉芽组织囊壁包裹的胰液聚集。大的囊肿可产生压迫症状。体检常可扪及肿块,并有压痛。囊壁破裂或有裂隙时,囊内胰液流入腹腔,造成胰源性腹水。

第五篇:泌尿系统疾病

116.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各种原因引起的大量蛋白尿(>3.5g/d),低白蛋白血症(<30g/L),明显水肿和(或)高脂血症。

117. 肾小球滤过膜(Glomerular Filitrate Membrane):由有孔的毛细血管内皮、基底膜和脏层上皮细胞足突间裂孔组成。 118. 肾炎综合征(Nephritic Syndrome):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为特点的综合征。

119. 无症状型尿检异常:单纯性血尿和(或)无症状性蛋白尿,以及不能解释的脓尿(白细胞尿)

120. 慢性肾衰竭综合征:任何原因引起的进行性、不可逆性肾单位丧失。诊断时已知GFR降低至少3-6个月。

121. 非选择性蛋白尿(Non-selective Proteinuria):病变使过滤膜孔异常增大或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严重破坏,使血管中各种分子量蛋白质无选择性地滤出,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

122. 溢出性蛋白尿:血中低分子量的异常蛋白增多,经肾小球滤过而又未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所致。

123. 肾小球沉积病:异常蛋白沉积在肾小球内,引起炎症反应和

内科学-名词解释

Page 18

(或)肾小球硬化。沉积的异常蛋白通常为免疫球蛋白及其片断,临床上包括一组疾病,如肾淀粉样变,冷球蛋白血症,轻链沉积病。

124.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以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系膜区IgA沉积或IgA沉积为主为特征的肾小球疾病。是我国肾小球源性血尿的最常见病因。

125.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各种原因导致肾脏慢性进行性损害,使其不能为之基本功能,临床以代谢产物和毒素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异常等表现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126. 肾性骨病(Nephrogenic bone disease):由于慢性肾衰竭所致的骨损害,根据病理类型可分为:(1)高转化性骨病:表现为纤维性骨炎,也可同时伴有骨质疏松和骨硬化。(2)地转化性骨病:表现为骨软化和骨质减少。(3)混合型骨病

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

127. 贫血(Anemia):外周血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红细胞比容低于可比人群正常值的下限。

128.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体内铁储备耗竭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的贫血成为缺铁性贫血。 129. Plummer-Vinson综合征:见于缺铁性贫血,主要表现为缺铁性吞咽困难。

内科学-名词解释

Page 19

130. 异食癖(Pica):见于缺铁性贫血,患者不由自主地食用一些不可食用的物品。

131. 巨幼细胞贫血(Megalobastic Anemia):由于叶酸和(或)VitB12缺乏引起的贫血。骨髓中红细胞和髓细胞系出现“巨幼变”是本病的重要特点。

132.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Syndrome):由于骨髓功能衰竭,造成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所致的贫血,感染和出血为特征。

133. 造血诱导微环境(Hematopoietic Inductive Microenviornment):简称造血微环境,是指局限在造血器官或组织内的具有特异性结构及生理功能的环境。由造血器官中的基质细胞、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和各种造血调节因子组成。造血细胞能在其中进行自我更新、增值、分化、归巢和移行。 134. 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骨髓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

135. 蚕豆病(Favism):患者以进食新鲜蚕豆而引起突然发病,呈急性血管内溶血过程,表现为头痛、恶心、背痛、寒战和发热,继之出现血红蛋白尿、贫血及黄疸。贫血严重,同时可伴发酸中毒和氮质血症。由于G6PD缺乏所致。

136. 自身免疫性溶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HA):由于患者体内自身产生病理性抗体,附着于红细胞并造成其破坏的一种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内科学-名词解释

Page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