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二中校史 下载本文

2008年,我校高考达线435人,突破了400大关。安东生以672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并夺得了全市理科状元的桂冠。董事长柳二文先生为奖励考取名牌大学的学子将考取清华北大的奖学金提高到150000元。 低分学生上大学何其难也!但二中人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做到了。

2004年刘剑锋同学补习时成绩为464分,补习一年后,高考成绩为667分,净增203分。李亮同学补习前高考分数为364分,补习一年后,高考成绩为610分,净增246分。2005年,应届生达二本线57人,而入学时达城区一中的仅有26人。这充分体现了市二中“低进优出”的办学特色。在朔州这块坚实的土地上,市二中以其飞速发展的气势和辉煌的成就真正站稳了脚跟,显示了她强大的生命力。

短短六年,可以说是,一步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新飞跃,市二中终于克服了创业之初举步维艰的重重困难,用良好的教学成绩向社会交出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得到了社会、家长、学生的广泛认可,同时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嘉奖,学校被山西省社会力量办学学会评为山西省民办中学“建校先进单位”。董事长柳二文先生也先后被评为“山西省民办中学优秀董事长”“中国优秀民办教育家”“山西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全国民办教育杰出人物理事会理事”。市二中的飞速发展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从2008年起市二中的部分教师开始编人朔州市正式教员的行列。2005年秋,市委、市政府将世界乒乓球职业联赛朔州赛区的场地选在了市二中。董事长柳二文先生在万通源大酒店设宴宴请奥运乒乓球冠军柳承敏和世界乒乓球冠军王励勤,市二中名声大振。

建校六年,是我校艰苦奋斗、奋力拼搏的六年,也是我校锐意进取、逐步走向辉煌的六年。六年来,豪爽大度的董事长柳二文先生,对广大教职员工和莘莘学子的关爱、资助和奖励,极大地鼓舞了全校师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雄心壮志。德高望重的仝校长治校有方,严谨的工作作风,得力的办学措施,奖罚分明的奖惩制度,为我校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仝校长殚精竭虑,运筹帷幄,劳苦功高,理应彪炳史册。主管教学的副校长郑信健老师,主管政教工作的陈璋老师,主管办公后勤工作的卢建国老师各司其职,功不可没。

9

下篇

开拓进取谱新篇 高效课堂显神威

2008年9月姜功校长应董事长邀请前来我校主持工作。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姜校长是一位治校严谨、勤于检点、善于学习、工作有方、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的开拓型的领军人物。自2008年9月主持学校工作以来,我校的校风校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考成绩逐年飚升,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大。

学年伊始,姜校长便对学校的各项工作,特别是教学工作做出十分精细的规划和要求,并在落实各项工作的过程中,亲自带领一班领导人员深入各科室进行检查和督促,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大力表彰。这种激励性的工作极大地激发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对我校的政教工作和教学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姜校长大胆提拔和重用人才,对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市二中有一个真抓实干、团结务实、一心扑在工作上的领导集体。他们--门心思谋发展,群策群力争上游,每位成员都能认真履行职责,独当一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无论是主管教学的卢建国校长,主管政教的许剑林校长,还是主管办公室和后勤工作的杨逢华校长都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争先做出贡献,成为我校开展各项工作的顶梁柱。

姜校长特别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在学校开展“新老结对,以老带新”的活动,并多次举办青年教师赛讲课和高效课堂汇报课,大张旗鼓地对获奖教师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教学工作中成绩优异的青年教师以“教学快讯”的方式设专刊予以表彰,为壮大和优化我校的师资队伍,促进学校的长效发展夯实了基础。我校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现有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62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名校的教师占20%,中青年教师占80%,其中有全国劳动模范、省劳动模

10

范、全国模范教师、省教学能手、市教学能手多名。姜校长注重师德的培养。曾推出卢建国校长、谢铮老师、柳元主任等十五位师德标兵作为全体教师学习的楷模。尤其注重班主任工作,不仅大幅度提高了班主任的待遇,而且定期组织班主任进行工作培训。

姜校长勤于学习、开拓进取的精神更是令人钦佩。曾多次带领领导班子到外地参观,学习名校的先进教学经验,以改进我校的教学,并多次邀请省和国家级名校的教师来我校传授经验,指导教学。我校实行“637高效课堂”以来,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很大,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姜校长认定这是我校走出困境、走向快速发展的一条通道,便坚定不移地在学校推行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并带领主管教学的一班人马天天深入课堂听课督促,树立典型,全面推广,为我校的教学改革推波助澜,助威呐喊,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飞速发展。

姜校长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对校刊《星河》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 一、走出盲区

市二中的生源差,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对于家长来说,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想成人成才,就是想让孩子考上大学,而社会舆论评价也从来没人说你生源如何,而是看你考上了多少大学生。生源确实是差,但我们历来认为不管是优秀学生还是学困生,送到你这儿就得负责,我们的目标是“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姜校长常给老师们讲:教师必须有事业心,必须有责任感,必须对每一个学生都负责,必须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不能有任何的疏忽,不能有一点马虎。工厂可以出次品、废品,但我们教育不能有一个次品,更不能有废品。一个次品或废品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危害是永远不能挽回的。如何安排教学,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学校的信誉度,如何能使更多的学生进得来、留得下、坐得住、跟得上、学得好、有提高,如何能使更多的学生考上理想的大学,成了市二中人研究的重点课题。

11

客观的讲我们的老师不能说不辛苦,不能说不负责,学生不能说不努力,不能说不想进步,但几年来应届生高考达线人数一直在100人左右徘徊。靠传统的课堂教学 模式,靠时间加汗水来拼,想改变学校的现状真是太难太难了!面对这样的状况,全校上下都在苦思冥想,农业产量大幅度提升靠什么?靠的是科学种田,一个科学种田能顶十个精耕细作。我们教学为什么不能也来个“科学种田”呢?在世界范围内,“满堂灌”已逐步被淘汰,而我们却依然把“满堂灌”视为法宝,这怎么能行?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是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先天素质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学校教学质量不能全面提高的最大症结就是我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学生厌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师一统天下,唯我独尊,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一股脑儿的讲给学生,尽管老师讲得天花乱坠,手舞足蹈,实际上学生要么昏昏欲睡,要么思维掉队。课堂讲,自习还讲,没有学生的自我思考、消化,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生硬的满堂灌,盲目的题海战,好一点的学生还能跟得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学生就跟不上了。面对如此困境,董事长明确指出:二中的出路就在课改。而如何改,构建怎样的模式呢?这是摆在二中人面前最现实的问题。 二、他山之石

2007年12月9日,卢建国校长、马培植主任、罗志远主任带领教学骨干16人赴河北省武邑中学参观学习,重点考察学习“学案教学”和“配餐”,回校后在应届班实施,拉开了课改的序幕。

2008年高考达线人数435人。

之后,姜校长、卢校长等校级领导又多次到河北衡水中学、湖北黄冈中学等名校参观学习。

2009年10月21日至24日,姜校长、卢校长、马主任和罗主任一行四人到济南参加全国高效课堂研讨会。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学习观摩名校高效课堂教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