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原理考试解析 张建松
前言
人口过剩:分为人口数量过剩和个人口消费过剩
人口数量过剩: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多到超过了当地食物、水和其他
重要资源足以支撑这些人生存的程度;当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 ,或由于财富分配不平等,致使一部人贫穷到无力生产或购买足够的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须资料时,也被认为是人口过剩。
人口消费过剩:指人口数量虽然不多,但人均资源消费过高以致引起的显著污染、环
境退化和资源基础耗损。
自然资源学:主要研究自然资源的特征、性质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它以单项和整体的自然资源为对象,研究其数量、质量、时空变化、开发利用及其后果、保护和管理等。
第一篇 自然资源极其稀缺的性质
第一章 自然资源的性质
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
人类活动结果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初始投入。
自然资源概念的含义:
1. 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
2. 资源是由人而不是由自然界来界定的;自然资源的两个前提:人类的开发能力、人
类的需要。
3. 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但都是同一个客体。 4. 其范畴随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
5. 人的需要与经济地位和文化背景有关。信仰、宗教、风俗习惯等
6. 自然资源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概念,也是一个人文概念;还涉及地理学、生态学、
经济学、文化人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诸多原理;资源是文化的函数。 “可更新”与“不可更新”的相对性: A. 可更新资源(收入性或流动性资源):直接太阳能、间接太阳能 B. 不可更新资源(资本性或储藏性资源):a.利用后就变性或毁灭的资源(化石原料) b.可循环利用的资源(金属矿物)
1.对于大多数流动性资源来说,天然可再生性取决于人类的利用水平或强度,这是一个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概念。
2.不可更新资源和可更新资源间的划分界限,更多地取决于人类的认识和开发程度而不是自然现实。
资源分类的关键:在于划分个体
资源基础:指矿产资源的潜在最大数量
估算某些特殊非燃料矿物资源基础的方法:是用这些矿物元素的丰度或者克拉克
值乘以地壳的总质量。
探明储量:是指已经查明,并认为在当前的需求、价格和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
值的矿产资源藏量。
1
影响探明储量的因素:
1. 技术、知识和工艺的可靠性。 2. 需求水平 3. 开采成本 4. 资源产品价格
5. 替代品的可得性与价格 6. 利润要求和勘探政策
条件储量:也是指已查明的储量,但在当前价格水平上,以现有的采掘技术和生产技术来开采是不经济的。
远景资源:是目前仅做了少量勘察和试探性开发而未查明的藏量,但可望将来有大的
发现。
理论资源:指那些被认为具有充分有利的地质条件,但迄今尚未勘探或极少勘探的地
区可能会发现的矿藏。估计理论资源的方法是根据已勘探地区过去的发展模式外推。
最终可采资源:探明储量、条件储量、远景资源和理论资源总和的统称。
可更新资源的度量
最大资源潜力:流动性性自然资源在理想情况下能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理
论潜力。
持续能力:是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能力,既不损害其
充分更新的利用能力。
吸收能力(同化能力):环境吸收废物而又不导致环境退化的能力。
承载能力:是指一定范围内的生境(或土地)可持续供养的最大种群(或人口)数量。 承载能力的分类:
1.
生存承载能力:既有足够食物保证生存,但既不能保证所有个体的茁壮成长,也不能保证种群的最优增长,而且当周围环境稍有变动就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最适承载力:既有充分营养保证绝大多数个体茁壮成长。
容限承载力:很大程度上基于密度方面的考虑,在容限能力水平上,地域限制迫使种群中的多余个体外迁,或对某些基本需要(如食物和繁殖机会)实行限制。
2. 3.
第三节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一、 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1. 稀缺性:人口数量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一些资源不能再生,地区分布不均——
资源危机
2. 3. 4. 5. 6. 整体性:资源间、地区间,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地域性:地域分布规律。 多用性:多种功能和用途。
动态性:本身变动,增值性与报酬递减性。 社会性:附加人类劳动。资源是文化的函数
二、 自认资源的本质特征
1. 资源价值随人类需要和能力的发展而变化(资源价值的相对意义):
2
A. 资源价值响应与知识的增加、技术的改善、人类需求的变化和文化发展而呈高
度动态性。
B. 自然界中环境质量的价值的响应于人类价值、渴望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不断
产生新的意义。
C. 文化组群空间分化在同一时期,关于自然资源也没有完全一致的定义,对特定
的环境组分却不一定有一致的价值判断。
2. 不可更新资源的本质特征:
A.“使用后就消耗掉的”类型:极限存在 关键的管理问题是:最佳的消耗
速率。
B.可循环使用的类型:总储备必然在原则上永远保持不变。完全循环的理想也只
能保持在理论上,再使用是一种能源密集的活动,严重依赖(至少是在目前)“使用后就消耗掉的”资源。
3.可更新资源的本质特征:
A.临界性资源:相当一部分可更新资源都可能被掠夺到耗竭的地步。生物资源、
土壤、和蓄水量
B.非临界性更新资源:
1.尽管有人类活动的干预也仍然可更新,但是其中某些会由于利用过度利用
而暂时耗竭。水体、太阳能、潮汐、波浪
2.流动性资源耗损和退化的许多问题之所以恶化,是因为他们常常为公共财
产或场所。
第三章 从极限之争到可持续性
第一节 增长的极限
一、悲观派的主要观点与理论
1.“太空地球说”:衡量太空船经济成功与否的最好标准是资本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地球能量循环与“热寂”说: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当任何过程中所有贡献因子均
被考虑时,滴总是增加的,而且是一种单项不可逆的过程。
3.世界模型3:罗马俱乐部1972发表《增长的极限》
二、悲观派的意义与缺失
1.警示与方法意义(新的马尔萨斯主义者):多数为科学家,结论虽然悲观但论证却
相当具有说服力。
2.动态观念的缺失:悲观派关于自然资源极限的判断往往基于静态观念。
第二节 没有极限的增长
一、乐观派的主要观点与理论
1.历史外推论:西蒙《没有极限的增长》
A.衡量自然资源是否稀缺的最可靠数据是长期的经济指数,最恰当的指标是获取自然资源的劳动成本以及资源相对于工资和其他商品的价格。
3
B.技术中心丰饶论者(多数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与新马尔萨斯派争锋相对。
2.市场响应论:市场体系会对极限自动做出响应。经济系统运作的这种机制将使消
费不至于增长到极限而导致崩溃,而是随着价格的上涨相对平缓地终止。
3.替代作用:此观点基于如下假设:任何资源产品总有替代品或总能找到替代品。
A、直接替代
B、技术或资本替代
C、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替代作用
D、产业结构或生活方式的变化改变了所需产品和服务的组合
4.耗散结构论:开放系统就能够远离均衡而产生有序、稳定的结构,这就是耗撒结
构。
二、对乐观派的挑战
1.市场的不完备性:垄断的存在,是资源更为稀缺。
2.市场机制与社会目标:
市场目标:报酬的最大化
社会目标:保障促进地区就业和发展、维护环境质量等。 市场运作的结果可能和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目标不相符合 理想市场能防止自然耗竭,但不能防止经济耗竭。
3.市场机制加剧了某些资源的稀缺:资源开发意味对环境资源的掠夺(外部成本)
A.资源开发和消费的市场机制,绝不会考虑市场外部的环境变化。 B.技术进步和市场机制不能减少对可更新资源的压力。
C.可更新资源耗损和退化的问题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们常常是公共财产或公共场所,可免费获取。
4.增长的社会极限:福利的自我抵消限制了积累增长的愿望;曾促进了增长的原道
德标准。
第三节 可持续性
人类的需求与发展:
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满足人类需求。
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从两方面满足人民需要:1.提高生产潜力 2.确保每人都有平等的机会
“满足需要”是经济的概念,“减缓限制”是生态的概念,“平等”是社会的概念。
限制因素及其可持续性:
人口、环境、资源
平等与共同利益:
1. 国际不平等 2. 国家内部不平等
3. 不平等是限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障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