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心理健康标准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简答]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1)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2)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 (3)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 (4)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 (5)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简答]影响人的压力感的因素有哪些?
(1)经验。当面对同一事件或情境时,经验影响人们对压力的感受。常识告诉我们增加经验能增强抵抗压力的能力。
(2)准备状态。对即将面临的压力事件是否有心理准备也会影响压力的感受。因此有应付压力的准备也是减轻伤害的重要因素。
(3)认知。认知评估在增加压力感和缓解压力中有着重要作用。同样的压力情景使有些人苦不堪言,而另一些人则平静地对待,这与认知因素有关。
(4)性格。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对压力的感受不同。那些竞争意识强、缺乏耐心、成就动机高、说话办事讲求效率、时间紧迫感强、成天忙忙碌碌的A型性格的人,自我的压力感就比较强。
(5)环境。一个人的压力来源与他所处的小环境有直接关系,小环境主要指工作单位或学校及家庭。如果工作称心、家庭和睦、来自环境的压力就比较小。 [简答]挫折产生的原因:
(1)外在因素主要指环境方面的,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外在因素常常是个人意志或能力所不能左右的,如个人无法预料的天灾人祸、意外事件、社会动乱等。
(2)内在因素则主要指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阻碍了目标的实现。包括个人的生活条件、人格特点、心理状态、经济水平等。
[论述]压力源分为哪几种?
(1)躯体性压力源。躯体性压力源是指通过对人的躯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而造成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物,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刺激物。如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微生物、变质食物、酸碱刺激等,这一类刺激是引起生理压力和压力的生理反应的主要原因。
(2)心理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是指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例如心理冲突与挫折、不切实际的期望、不祥预感以及与工作责任有关的压力和紧张等。心理性压力源与其他类压力源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它直接来自人们的头脑中,反映了心理方面的困难。
(3)社会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主要指造成个人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社会性压力源包括个人生活中的变化,也包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
(4)文化性压力源。文化性压力源最常见的是文化性迁移,即从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进入到另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中,使人面临全新的生活环境、陌生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产生压力。若不改变原习惯,适应新的变化,常常会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甚至积郁成疾。 [论述]当一个人面临压力时,应该怎样有效应对它? (1)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2)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兴趣爱好。 (3)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 (4)建立和扩展良好社会支持系统,拥有朋友。 (5)积极面对人生,自信豁达,知足常乐,笑口常开。
(6)改变不合理观念,通过有意地改变自己的内部语言来改变不适应状况。 [论述]焦虑障碍的类型:
(1)广泛性焦虑障碍。有广泛性焦虑障碍体验的人持续感到害怕,但无法指出具体害怕什么。在广泛性焦虑障碍中伴随焦虑的并没有与现实接触不好或不当的思维问题,焦虑是行为中突出的特点。
(2)恐慌障碍。有恐慌障碍的人会体验到突然的、强烈的、不断出现的、无法预测的焦虑行为的袭击。这种焦虑可能只持续几秒钟,也可能持续几小时或几天,而后会消失,却又会在不经意间重新出现。恐慌障碍常与严重的抑郁同时发生。
(3)恐惧症。恐惧症是对一些非常特异的场合在并无危险的情景下产生极度强烈的害怕。如对蜘蛛、不洁物或高处的恐惧。这类恐惧反应似乎是无法解释并无法控制的。恐惧症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①广场恐惧症;②社会恐惧症;③特殊恐惧症。
(4)强迫症。有强迫症的人常常没有理由地重复一些思想和行为。有强迫症的人被他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所控制。有强迫症的人如果不做出自己的一套仪式性的行为就会感到非常焦虑。但过于复杂的仪式或思想开始妨碍日常生活时,就成为需要治疗的严重问题了。
(5)创伤后应激症。创伤后应激症最常见的表现是对创伤事件的重复体验。刨伤事件指给个体的生活带来极大痛苦和伤害的事件,如目睹亲人或朋友的死亡、被强奸、受到战争或灾害的伤害等。当事人在清醒时被痛苦和不断出现的回忆所困扰,在睡眠时则出现关于创伤事件的噩梦。 [论述]如何克服焦虑?
(1)认清焦虑状况。克服焦虑的第一步,要先认识焦虑症状,以及它会带来什么影响。当身体、思维和心
理出现以下症状时,就知道自己正处于焦虑状态中。①身体:心跳加速、呼吸短促、郁闷、食欲差、恶心、失眠、尿频、流汗等。②思维:记忆力减退或混淆、易分心、思维难以集中、反复想同一件事情等。③心理:易怒、不耐烦、紧张、害怕、坐立不安、恐惧、沮丧、警觉戒备等。 (2)克服焦虑的三个原则。①不回避。②正面迎战。③做记录。
(3)学会放松自己。焦虑会让我们觉得紧张、担忧和激动,如果能够主动地学会放松自己,就会比较容易接受焦虑的存在。
(4)运用想像减轻焦虑。想像可能出现的焦虑情境,放任自己体验焦虑,同时随时提醒自己:“焦虑虽然让人不舒服,却不会致命,慢慢地就可以与焦虑共存了。”
(5)进行理性思考。想像自己面对焦虑情境时有没有使用错误的思考模式,比如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夸大事态、不知变通、不合理的预期等等。这些思考模式常常引发无谓的焦虑,试试变换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6)接受专业治疗。如果焦虑已经严重到了干扰正常的生活,可能就得求助于正规咨询机构的援助或者进行心理治疗,如行为治疗、认知治疗或者辅助药物治疗等,都是治疗焦虑较为有效的方法。 [论述]心理防御机制的十种表现方式: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可分为建设性防御、替代性防御、掩饰性防御、逃避性防御、攻击性防御五大类。具体表现为十种方式。
(1)否认:指拒绝接受不愉快的现实以达到保护自我的作用。如一些吸烟者认为“吸烟有害健康”没有科学根据,依然我行我素。
(2)幻想:指通过想像中的成就去满足受到挫折后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心理。如一位内向、缺乏魅力的男青年恋爱受挫后,想像自己是一个英俊的小伙,成为很多少女心中的偶像,陶醉在幻想的世界中获得心理满足。
(3)压抑:指把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潜抑到无意识中,不去回忆、主动遗忘。如某学生因一时糊涂,偷拿同学的钱物,事后羞愧难当,又没勇气承认,拼命想把这件事忘掉。但以后每遇到同学丢东西,就怕被怀疑,以至发展到怕见同学,这种失常行为的根源就是过分压抑的结果。
(4)投射:指把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归结为他人的。如一位人际关系不好的学生认为自己本来很喜欢班里的同学,但他们恨我,所以我才无法喜欢他们,以此来掩盖自己的孤立。
(5)反向:指将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和行为以截然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来。如明明内心自卑感很重,觉得事事不如别人,但却总表现出自高自大,傲慢不羁。
(6)转移:指将不满足的情绪发泄到危险较小的对象身上。如受了老师的批评或家长的指责后,把怒气发泄到同学身上,对同学发火、扔东西。
(7)退行:指表现出与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心理状态像是退回到儿童水平。如考试不及格就到老师面前哭哭啼啼,苦苦哀求,或者不吃饭,与自己赌气。
(8)文饰:指采用合理的理由来解释所遭受的挫折,以减轻心理痛苦。如考试不及格,则说考题太难超出要求;求爱不成,则说对方本来就没有什么值得可爱。
(9)补偿:指通过新的满足来弥补原有欲望达不到的痛苦。如学习成绩平平,但体育成绩突出,或因有其他特长,而使自己能够得到满足。
(10)升华:指把不易直接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欲望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将低层次的需要和行为上升到高层次的需要和行为。如把失恋的痛苦转化为发奋学习的动力。
第十一章 毕生发展
[单选]所谓有序的变化,是指变化是一层一层上升的,而且在变化中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特征,呈现出了阶段性的特征,这种有序的变化就是发展。
[单选]儿童在2至3岁时是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时期。 [单选]儿童在4至5岁时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年龄。
[单选]心理学家华生说:“如果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为任何一类的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训练成乞丐和盗贼。”
[单选]为了研究一个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最适宜的方法是群体序列研究法。
[单选]新生儿最初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具有的特点是:形成速度很慢、形成以后不很稳定以及不易分化。 [单选]儿童出生后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视觉调节、视觉幅合、视觉分辨和颜色知觉。
[单选]婴幼儿的动作发展是其各种活动发展的直接前提,也是认知发展的重要基础,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
[单选]儿童动作的发展,总体上遵循的主要原则是由简单到复杂。 [单选]乔姆斯基主张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提出人脑 先天就具有一种能够对语言进行加工的装置,叫做“语言获得装置”。
[单选]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是感知运动(0~2岁)、前运算(2—7岁)、具体运算(7—l2岁)、形式运算(11、12岁以后)。
[单选]一般情况下,父母常常鼓励男孩多尝试各种活动,在活动中要勇敢、坚强、不怕吃苦,而对于女孩,父母常常鼓励她们文雅、听话、安静、多做家务劳动,在活动中通常要她们勤劳、踏实、可爱。这表现了家庭中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
[单选]在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以及儿童对规则的认知规律方面,皮亚杰用了观塞法、对偶故事法和两难故事法。
[单选]为了逃避惩罚而服从于权威或有权力的人的道德判断水平,处于柯尔伯整提出的前习俗水平。 [单选]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青少年时期人格发展的主要课题是解决自我同一性问题。
[单选]自我意识指个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它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思缝、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意识;以及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