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
R?P?E?1300.0?806.7?493.3mm
则得原来状态下的流域多年平均流量 Q?RFT?493.3?1500?10001000?365?864002?23.5m/s3(2)计算围湖造田后的多年平均径流量:类似上面的计算,可求得
围湖造田后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 E'?13001500?700?2001500?1100?753.3mm
围湖造田后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 R'?P?E'?1300.0?753.3?546.7mm
围湖造田后流域多年平均流量: Q'?R'FT?546.7?1500?10001000?365?864002?26.0m/s3
(3)计算多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围湖造田后陆面面积增加,湖泊调蓄容积减少,多年平均径流量将增加,其值为
?Q?Q'?Q?26.0?23.5?2.5m3/s
7、某闭合流域,流域面积F=1000km2,其中水面面积为F水=100km2,多年平均流量Q?15m/s3,流域多年平均
陆面蒸发量为E陆=852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E水=1600mm,求该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多少? 解:
(1) 计算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
R?QTF?15?365?864001000?10002?1000?473.0mm
(2)计算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
E?F陆F900E陆?F水FE水
?1600?926.8mm ?1000?852?1001000
(3)计算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
P?R?E?473.0?926.8?1339.8mm
8、根据水文年鉴资料,计算得某站的7月16日的一次降雨累积过程如表1-2-3所示,需要依此推求时段均为3h的时段雨量过程。
表2 某站的7月16日的一次降雨累积过程
时间t(h) 累积雨量P(mm) 0 0 6 12 14 16 20 24 12.0 66.3 139.2 220.2 265.2 274.8 解:
(1)由表1资料绘制7月16日的降雨累积过程线,如图2-2-7;
图2某站 7月16日的降雨累积过程线
(2)从7月16日的降雨累积过程线上,自开始每隔时段?t?3h读一个累积雨量值Pi,依次填入表2第(2)栏; (3)第i时段的雨量?Pi为i?t的累积雨量值Pi减(i?1)?t时的累积雨量值Pi?1,即?Pi=Pi-Pi?1。依此得各时段的?Pi,列于表2-2-3第(3)栏。
时间7 8 t(3h) Pi (mm) (2) 0 6.0 12.0 39.0 66.3 180.0 243.0 267.0 274.8 ?Pi(mm) (3) 0 6.0 6.0 27.0 27.3 113.7 63.0 表2 某站 ?t?3h时段雨量过程计算表 (1) 0 1 2 3 4 5 6 24.0 7.8 (4)成果分析:作图计算,中间内插读数时难免有一定误差,但总量已经得到控制,因此,对总的结果影响不大。 9、某雨量站测得一次降雨的各时段雨量如表1-2-1,试计算和绘制该次降雨的时段平均降雨强度过程线和累积雨量过程线。
表3 某站一次降雨实测的各时段雨量
时间t(h) (1) 0-8 8-12 12-14 14-16 16-20 20-24 54.0 30.0 6.8 雨量?pi(mm) (2) 8.0 36.2 48.6
解:
根据表1资料,列表2进行:
(1)计算和绘制时段平均降雨强度过程线
将表1-2-1中(2)栏的时段雨量除以第(1)栏的时段长,即得第(3)栏的各时段平均雨强i(mm/h),依此绘制该次降雨的时段平均降雨强度过程线i~t,如图2-2-6所示。
表2-2-1 某站一次降雨实测的各时段雨量 时间t(h) (1) 0-8 8-12 12-14 14-16 16-20 20-24 (2) 8.0 36.2 48.6 54.0 30.0 6.8 雨量?pi(mm) 雨强i(mm/h) (3) 1.0 9.1 24.3 27.0 7.5 1.7 累积雨量P(mm) (4) 8.0 44.2 92.8 146.8 176.8 183.6 (2)计算和绘制累积雨量过程线 将表中(2)栏的时段雨量逐时段累加,即得第(4)栏各时刻的累积雨量P(mm),依此绘制该次降雨的累积雨量过程线P~t,如图2-2-6所示。
图2某站一次降雨的时段平均降雨强度过程线i~t与累积雨量过程线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