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运行相关注意事项及事故处理要求(正文) 下载本文

c.水冲击。 d.轴端汽封冒火花。

e.任何一个轴承缺油或轴承回油温度急剧升高。

f.轴承回油温度升高超过75℃、瓦温超过90℃或轴承内冒烟。 g.油系统失火且不能很快扑灭。 h.油箱内油位突然下降到最低油位以下。 i.润滑油压降至0.02MPa j.转子轴向位移超过1.0mm。 k.主汽管破裂。 l.发电机内冒烟。 m.后汽缸排汽门动作。

1.4.2汽轮机在下列情况下应不破坏真空故障停机: a.进汽压力大于3.6MPa或进汽温度大于450℃。 b.进汽压力小于2.5MPa或进汽温度小于360℃。 c.冷凝器真空低于-0.061MPa。

d.调节连杆脱落或折断,调节汽阀或旋转隔板卡死。 e.轴承振动大于0.07mm。

1.4.3汽轮机出现下列情况而在15min内不能恢复时,应不破坏真空故障停机: a.进汽压力低于3MPa,但高于2.5MPa。 b.进汽温度低于370℃,但高于360℃。

c.冷凝器真空低于-0.073MPa,但高于-0.061MPa。

2.1 汽轮机润滑系统

为保证汽轮机、发电机、盘车装置等轴瓦的润滑、冷却及带走因磨损而形成的杂质,在汽轮机中设有一套润滑油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油泵、三台辅助电动油泵、注油器、油箱、润滑油压调节阀、滤油器、阀门及三通阀等。 机组启动时,由辅助油泵(一般为高压电动油泵)供油。当汽轮机达到一定转速后,停运辅助油泵,由汽轮机主轴驱动的主油泵供油。当汽轮机主油泵发生事故或油系统大量漏油必须停机时,投运辅助油泵。当润滑油压降至一定程度时,辅助油泵自动启动或人工启动。 汽轮机主油泵由汽轮机主轴直接驱动,需配注油器才能正常工作。 润滑系统图如下:

5

2.2 注油器

为使主油泵正常工作,不发生入口侧不严而吸入空气,造成吸油中断事故,必须采用一个注油器向主油泵入口侧连续供油,使主油泵入口形成正压。另外一个注油器向润滑系统供油。

2.3主油泵

主油泵直接装在汽轮机主轴上,运行可靠,但效率较低。 2.4 辅助电动油泵

辅助电动油泵有高压交流油泵、交流油泵、直流油泵各一台。

高压交流油泵在机组启动时提供调节系统动力油及润滑系统润滑油。停机时,主油泵转速降低不能正常供油,向润滑系统提供润滑油。停机时若高压交流油泵有故障,用交流油泵或直流油泵向润滑系统提供润滑油。

2.5润滑油油压调整阀\\截止止回阀

在汽轮机的供油系统中,为防止系统倒流及调整润滑油压,需要在供油系统中设置润滑油油压调整阀、截止止回阀。

2.6 冷油器

为了降低润滑油温(60℃以上降至35~45℃),润滑系统中设置两台立式、单流程冷油器。管程走水、壳程走油,要保证油压大于水压,防止铜管泄露水中进油。

冷油器运行中易出现的问题:

?气温高,进水阀开至最大,油温仍高于规定值时,如果进水压力正常,进出口水温差较小,考虑是否因污泥或杂物堵塞铜管,可以停一台,轮换清理。不要等两台进水阀全开至最大,油温仍很高时再清理。

?铜管泄露,可从油箱油位不正常降低或冷却水中有油珠等现象判断。

?冷油器进出口油阀阀芯脱落,一旦发生后果十分严重。为防止不测,已将进出口油阀水平安装、阀杆朝一侧布置。但切换冷油器时仍要严格监视进出口油压的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切换为正常的一台,并迅速汇报。

2.7油箱

油箱对汽轮机油的净化意义重大,制造、安装、检修、运行产生的杂质、水分、空气等必须在油箱中加以过滤、沉淀、分离。

空气分离后从排烟机排出,定于每三天将杂质及水分由油箱底部排出,每月真空滤油机过滤一次。

3. 汽轮机运行中的维护与试验 3.1 汽轮机运行中重要指标的监督 ?监视段压力的监督

除最后一、二级外,调节级汽室及各段抽汽室压力均与主蒸汽流量近似成正比。监视这几处的压力变化,就可以有效地监督通流部分工作是否正常。因此,通常把调节级汽压和各段抽汽压力称为

6

监视段压力。同一负荷下,监视段压力升高,说明该监视段以后的通流面积减小。

注意监督汽轮机通流部分的结垢情况,一般应每星期和干净状态时的压力数值比较核对一次。发现结垢后应每天测量核对,并记录。在相同运行方式和相同蒸汽流量下,监视段汽压的相对增长值△P不得超过15%。

△P=

P净 P脏-P净 ×100% P净——表示大修后测的干净的监视段压力; P脏——运行中测得的结垢的监视段压力。 ?轴向位移的监督

汽轮机转子在运行中受到轴向推力的作用,会发生轴向位移,通常称为“窜轴”。监督窜轴指标,可以了解推力轴承的工作状况及汽轮机动、静部分轴向间隙的变化情况。轴向位移增大会使汽轮机动静部分碰摩而损坏设备。

引起轴向推力增大的原因:

①负荷增加,主蒸汽流量增大,各级蒸汽压差增大,使机组轴向推力增加。 ②主蒸汽参数降低,各级的反动度都将增加,轴向推力也随着增加。 ③隔板汽封磨损,漏汽量增加,使级间压差增大。

④机组通流部分因蒸汽品质不佳而结垢,相应级的叶片和叶轮前后压差将增大,使机组的轴向推力增加。

⑤发生水冲击事故,机组的轴向推力也明显增大。

机组运行中发现轴向位移增大时,应对汽轮机进行全面检查:监视推力瓦块温度升高程度,仔细倾听机内声音,测量各轴承振动值等。

?初参数与终参数的监督

在汽轮机实际运行中,各种参数很难保持设计值,这种与额定工况不符合的运行工况,称为汽轮机的变工况。这时汽轮机的的蒸汽参数、流量和凝汽器真空的变化,将引起各级的压力、温度、焓降、效率、反动度及轴向推力等发生变化。这不仅影响汽轮机运行的经济性,还将影响汽轮机运行的安全性。因此,汽轮机必须严格控制在“热力特性曲线”所规定的工况范围内运行。

①主蒸汽压力升高

当主蒸汽温度不变和凝汽器真空不变,而主蒸汽压力升高时,蒸汽在汽轮机内的总焓降增大,末级排汽湿度增加。主蒸汽压力升高,虽对运行的经济性有利,但如果超出规定范围,将直接威胁机组安全。危害如下:

a主蒸汽压力升高,要维持负荷不变,会引起调节级动叶片过负荷,甚至可能被损坏。 b主蒸汽压力升高后,蒸汽比容减小,总焓降增大,将使末级叶片过负荷,此时应控制机组负荷。

c主蒸汽温度不变,只是主蒸汽压力升高,将使末几级蒸汽湿度变大,末几级动叶片被水滴冲刷加重。

d承压部件和紧固部件的内应力加大,会缩短其使用寿命,甚至造成这些部件变形或受到损伤。 主蒸汽压力升高超出规定范围时,不允许在此压力下继续运行。应及时联络锅炉值班员尽快恢复至正常范围,调整无效时应利用电动主闸阀节流降压。如果上述措施均无效,应立即打闸停机。

②主蒸汽压力下降

7

当主蒸汽温度和凝汽器真空不变,而主蒸汽压力降低时,蒸汽在汽轮机内的总焓降减小,蒸汽比容将增大。如果主蒸汽压力降低,还要维持额定负荷,就要开大调速汽门增加蒸汽流量,将会使汽轮机末几级特别是最末级叶片过负荷,影响机组安全运行。

主蒸汽压力降低超过允许值时,联系锅炉值班员尽快恢复汽压,当汽压降低至最低限度时,应采用降负荷和减少进汽量的办法来恢复汽压至正常。

③主蒸汽温度升高

主蒸汽温度变化对机组安全性、经济性的影响比主蒸汽压力变化时的影响更为严重。当主蒸汽温度升高时,主蒸汽在汽轮机内的总焓降、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和热力系统的循环热效率都有所提高,热耗降低,运行经济效益提高。但超过允许值,对设备的安全十分有害:

a调节级叶片可能过负荷。

b金属材料的机械强度降低,蠕变速度加快。

c加大金属部件的热变形和热膨胀,若膨胀受阻,则可能引发机组振动。

当主蒸汽温度变化超过规定范围时,应联系锅炉值班员尽快调整、降温,司机应加强全面监视检查。温度超过汽缸材料允许的最高使用温度时,立即打闸停机。

④主蒸汽温度降低

主蒸汽压力和凝汽器真空不变,主蒸汽温度降低时,主蒸汽在汽轮机内的总焓降减小,要维持额定负荷,必须开大调节汽阀开度,增加主蒸汽流量。主蒸汽温度每降低10℃,耗汽量要增加1.3~1.5%,不但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也威胁着机组的运行安全。主要危害是:

a要维持额定负荷不变,则增加主蒸汽流量,末级焓降增大,末级叶片可能处于过负荷状态。 b主蒸汽压力不变,温度降低时,末几级叶片的蒸汽湿度将要增加,这样除了会增大末几级叶片的湿汽损失外,同时将加剧末几级叶片的水滴冲蚀,缩短叶片的使用寿命。

c各级反动度增加,轴向推力增加,机组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降低。

d主蒸汽温度降低较多时,高温部件的内壁温度急剧下降而产生很大的热应力和热变形,甚至产生裂纹或造成动、静摩损事故。主蒸汽温度降至极限值时,应打闸停机。

e主蒸汽温度急剧下降50℃以上时,往往是发生水冲击事故的先兆,司机必须密切注意,当主蒸汽温度还继续下降时,应立即打闸停机。

主蒸汽温度降低超过允许的变动范围时,及时联系锅炉值班员调整、恢复汽温;若进一步降至额定工况下调节级汽室的汽缸壁温度,机组应减负荷;主蒸汽温度降至低于额定工况下调节级汽室的汽缸壁温度30℃左右,负荷应减至零;仍继续降低,则打闸停机。主蒸汽温度急剧下降50℃以上时,若判断是水冲击的先兆,应立即打闸停机。另外,发现主蒸汽温度降低时,要注意监视推力瓦块温度、轴向位移、汽机胀差和机组的振动等各项指标的变化,若某一指标超过规定值,应按事故处理规程中的规定进行处理。

⑤凝汽器真空降低

主蒸汽压力和温度不变,凝汽器真空降低(即排汽压力升高)时,蒸汽在机内总焓降减小,排汽温度升高。不但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对安全性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有:

a主蒸汽的可用焓降减小,排汽温度升高,冷源损失增大,机组的热效率明显下降。真空每降低1%,发电热耗增加1%。凝汽器真空降低,机组的出力也将减少,甚至带不上额定负荷。

b当凝汽器真空降低,要维持机组负荷不变时,需增加主蒸汽流量,这时末级叶片可能超负荷。 c当凝汽器真空降低使排汽温度升高较多时,将使排汽缸等部件受热膨胀,机组变形不均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