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一、二单元) 下载本文

四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教学设计

第一课 提手旁

【教学目标】

1.掌握提手旁的书写方法。 2.掌握带有提手旁的字的书写规律。 3.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正确坐姿和握笔姿势。 4.激发学生写好毛笔字的信心和对写字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带有提手旁字的书写规律,并写好例字。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两种笔画(提、竖钩)

师:同学们,我们来复习“提” 和“竖钩” 书空笔画。

师:伸出手来,跟老师一起将这两个笔画书空一遍。(师在黑板上写行笔路线)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带有这种笔画的部首——提手旁,以及带有这个部首的字的写法。(板书课题:提手旁)

二、教学新课。 (一)写法指导

1.打开课本,仔细观察提手旁的写法,想想怎样书写更漂亮。

2.交流提手旁的写法。

提手旁是由“手”字变化而来。提手旁一般在字的左侧, 含提手旁的字大部分与手或手的动作有关。

3.拿起毛笔,把这个部首认真写五遍。 4.交流书写体会。

1

四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教学设计

书写要领: ◆整体瘦长。 ◆短横向右上稍斜。

◆竖钩从短横的中间稍偏右处穿过。 ◆提画起笔比横略左伸,从竖钩的中间穿过。 (二)观察与发现

◆《多宝塔碑》中带有提手旁的字举例。

◆欣赏不同的书法名家书写的带提手旁的字,比较各自的书写特点。

(三)习字指导

过渡:大家已经会写这个部首了,那么带有这部首的字该怎么写呢?我们先来看带有提手旁的字。

1.课件依次出示“ 抱”“持”“授”,仔细观察,想一想:在书写这些字时应注意什么? 2.师生交流注意点。

3.教师范写“抱”“持”“授”,并指导写法。 书写一点通 抱:左部瘦长。提画左伸。右部横折钩省写钩。竖弯钩伸展,行笔

由轻到重。

持:左窄右宽,提画让右不出竖钩。右部三横有长有短,间距大致

相等。

授:左部瘦长。提画左伸,从竖钩中部穿过。右部上收下放。中部

的左点避让提画。

2

四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教学设计

4.学生临摹试写。

5.反馈。展示1~2名学生的字,根据书写要点师生共同评议。 6.学生练习写。 (四)碑帖欣赏

《等慈寺碑》全称《大唐皇帝等慈寺之碑》。唐颜师古撰 文。无书人姓名,可能是其自书,无立碑年月。

碑石原在河南汜水(今河南荥阳县),碑记唐太宗李世 民破王世充窦建德后在战处建寺,超度阵亡将士之灵,颂扬 战功。碑文楷书,32行,每行65字,碑侧刻宋之丰、杨 孝醇等题名,额篆书“大唐皇帝等慈寺之碑”3行9字,此碑 20世纪50年代遭到破坏,现存于郑州博物馆。

(五)教师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提手旁的写法,并学会了带有这个部首的字的写法。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根据书写要点完成今天的书写作业。

三、作业。

练习写带有提手旁的字。

3

四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教学设计

第二课 左耳旁与右耳旁

【教学目标】

1.掌握左耳旁与右耳旁的书写方法。 2.掌握带有左耳旁与右耳旁的字的书写规律。 3.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正确坐姿和握笔姿势。 4.激发学生写好毛笔字的信心和对写字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带有左耳旁与右耳旁字的书写规律,并写好例字。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范字引出左耳旁与右耳旁。

左耳旁与右耳旁形态相似。在组合成汉字时,一个在左,一个在右;含左耳旁的字多与山中石阶有关;含右耳旁的字多与都城、城镇、地名有关。

“降”字左窄右宽,右边上部的两撇与右耳旁形成穿插,捺写得舒展有力。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带有这种笔画的部首——左耳旁与右耳旁,以及带有这两个部首的字的写法。(板书课题:左耳旁与右耳旁)

二、教学新课。 (一)写法指导

1.打开课本,仔细观察左耳旁与右耳旁的写法,想想怎样书写更漂亮。 2.交流左耳旁与右耳旁的写法。 3.老师示范书写。

4.拿起毛笔,把这个部首认真写五遍。 5.交流书写体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