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上帕镇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对于河流,保护区设计水文条件指河段内的水位、流速和流量等条件。作为计算水环境容量的重要参数,河段设计流量的计算选取枯水期月平均流量作为计算样本。
上帕河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河段年平均水深0.984m,河段平均流速0.13m/s(11.23km/d),年平均流量为1.56 m3/s,其中丰水期(4至9月)平均流量为2.21 m3/s,枯水期(本年10月至次年3月)平均流量为0.91 m3/s。
7.2.4 水质模型
① 河流水质模型
根据上帕河河流特点,选取均匀混合水质模型,解析解为:
式中:
C为下断面的浓度(mg/L) C0为上断面的浓度(mg/L) Q0为上断面的来水流量(m3/S) CA为支流浓度(mg/L) QA为支流来水流量(m3/S)
② 河段最大允许纳污量计算模型 河段水环境容量解的形式为:
W 为水环境容量(kg/d)
CS为该河段的水质控制目标浓度(mg/l) C0为上断面的水质控制目标浓度(m3/l) Q0为上断面的来水流量(mg/l)
25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上帕镇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Ci为支流标准排放(水质目标控制)浓度(mg/l) Qi为支流流量(m3/s) K为降解系数(l/d) X为计算河段距离(km) Xi支流距下断面距离(km) U河段平均流速(km/d)
7.3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环境容量计算结果及削减要求分析
7.3.1 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经计算,上帕河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见表7-1。
表7-1 上帕河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水环境容量
单位:吨/年
COD 735 氨氮 24.5 总磷 0.98 7.3.2 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污染负荷削减分析
上帕河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水质良好,且区内污染物排放量较小,
远低于水环境容量,目前不需要削减污染负荷。
7.4 二级保护区容量计算及削减分析结论
根据计算,上帕河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水环境容量较大,区内污染物排
放量远低于水环境容量,因此本次规划不提出污染物削减任务。但是需制定一系列措施限制二级保护区内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使水源地长期、持久地保持良好水质条件。
26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上帕镇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8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规划
8.1 一级保护区违章建筑整治方案及投资
经现场调查,上帕河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目前无违章建筑物,且无居民居住。上帕河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应设立隔离防护措施,包括物理隔离工程(围网等)和生物隔离工程(防护林),防止人类不合理活动对水源保护区水量水质造成影响。隔离工程原则上应沿着保护区的边界建设,隔离工程规划方案统计表见表8-1。
表8-1 隔离工程规划方案统计表
隔离工程类型 围网 防护林 隔离防护面积(km2) 0.105 0.107 工程投资额(万元) 30 90 8.2 二级及准保护区污染防治工程
8.2.1 点源治理工程项目类型、数量及投资
经调查上帕河饮用水水源二级和准保护区为农村地区(包括亚左洛和嘎麻村),区内无工业污染源和违章建筑。因此,上帕河饮用水水源二级和准保护区内无点源污染。
8.2.2 面源和内源治理工程
上帕河饮用水水源二级和准保护区内面源控制工程主要是农田径流污染控制工程,控制工程的方案及所需的投资见表8-2。
(1)农田径流控制工程,农田径流是农田污染物的载体,大量地表污染物在降雨径流的侵蚀冲刷下,随农田径流进入保护区,对保护区水质产生影响。农田径流污染控制工程主要是通过坑、塘、池等工程措施,减少径流冲刷和土壤流失,并通过生物系统拦截净化污染物。
27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上帕镇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2)农业生态工程,在保护区内规划实施以控制农药、化肥等化学品使用量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工程建设,减少因施用农用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实现农业清洁生产。
(3)农村垃圾处理工程,是对保护区农村环境进行治理。工程项目包括污染物的集中堆放和处理、以农户为单位的牲畜圈改造,以自然村为单位垃圾处理和厕所改造,以减少降雨冲刷而造成的污染物的流失。
(4)农村能源替代工程,通过推广能源替代工程,减少农户的用柴量,减少植被的砍伐,保护植被并加快生态的修复。比如,利用禽畜养殖废物的沼气化技术产生的沼气就是很好的替代能源。
表8-2 非点源污染防治工程规划方案统计表 序号 工程名称 工程类型 实施时间 (年月) 2007年9月 工程投资 (万元) 40 1 农田径流污染控制生态工程 面源治理 2 农业生态工程 面源治理 2007年9月 40 3 农村垃圾处理工程 面源治理 2007年9月 60 4
农村能源替代工程 面源治理 2007年9月 60 8.3 二级及准保护区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
针对上帕河饮用水水源二级及准保护区内的生态现状,进行生态修复、生态建设工程,以加强生态保护,提高保护区内自然净化能力,促进生态良性循环,改善和保护饮用水源水质。
二级及准保护区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的基本原则包括: (1)保护优先、以防为主;
(2)生态建设与景观建设相结合,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相结合;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