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光的魅力 下载本文

四、 教学过程

1. 课前提醒:注意小刀、剪刀等工具的安全使用。 2.用谜语引入课题。

“一人有一个,全国有几个?准确一计算,只有十二个。” 你猜这是什么?

学生猜出谜底后出示课题(既谜底)“十二生肖”。 3.学生自由说说对十二生肖的认识,各抒己见。

如:十二生肖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今年是猴年,明年就是鸡年;我属猪,我属狗…… 4.讲授做纸条生肖图形的方法。 (1)出示示范作品 ,欣赏、讲解。

(2)制作一只“老鼠”作示范,边讲解制作方法。

①从书中选一个自己属相或自己喜欢的生肖图,在底板纸上画稿,最后用肯定的线条将生肖图画准。 ②截取纸条(已让学生事先准备好)。

③粘贴。先按轮廓线涂上适量的胶水或贴上双面胶;然后将纸条的断面沿轮廓线细心地粘,要让贴上去的纸条竖立着并不歪斜,等稳定一段时间后,再松手。如贴上去的纸条长于轮廓线,应将多余的部分纸条剪去,若不够长则应接一段上去。 粘是制作的关键,要细心。 (3)注意的问题。

①截取的纸条应直,宽度一样。

②用白色纸条时,底板应选颜色比较深的卡纸,如:黑、蓝、红等,以使对比强烈,立体效果好。 ③当生肖纸条图形全部粘住后,在胶水未完全干时,上面可以轻轻放上一块书写垫板(美术课本也可以),压一段时间,这样帖成的图形平整牢固。 5.学生作业。

从书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或用自己的生肖图形,制作一幅纸条生肖图。 6.学生制作期间,教师作示范并巡回指导。 7.展示学生作品。

选取完成得较好的作品在黑板上进行展示,最好能够凑齐十二只生肖。同时让学生们进行自我点评。 8.组织教学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再制作几幅生肖图,把它们挂在家里,美化自己的居室。 方案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识,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能抓住十二生肖的外形特征,运用剪纸的方法完成作品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自悟生肖动物外形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抓住生肖动物的外形特征,剪纸作品生动美观 三、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十二生肖的图片、玩具、剪纸、邮票、故事等、 彩色、纸剪、刀胶棒 范作、生肖乐园的背景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十二生肖的歌曲,十二生肖,作为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民间世代相传。(学生交流收集的各种有关物品)这十二种动物

你更喜欢那一个,说说理由吧!(学生讨论) (二)、自悟生肖动物外形特征的重要性

1试着画一画:选几位学生在黑板上绘画,其他学生在作业上试画 2讲评:你认识他们画的生肖动物吗,他们画的怎样?

3教师修改:擦去内轮廓线,如五官,身上的花纹,再观察还像吗?为什么有的动物仍然能看出而有的却面目全非了呢?(学生讨论)

4总结:剪纸生肖动物的绘画要领:画动物关键不是五官,而是要抓住他们的外形特征,类似剪纸的效果,更要突出、夸张,大的更大,长的

更长,才能使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不需要老师再归纳和提醒,他们一下子就理解了本节课的绘画要领。)

5修改作品,威风的虎,勤勉的牛,温和的羊,灵敏的猴……你的生肖图案能与总不同吗?运用写实、夸张、拟人等方法将生肖动物画在彩纸 的背面,特别注意动物的外形。 (三)、剪纸造型

1喜欢剪纸的法国画家马蒂斯说:剪刀比铅笔更敏捷,一剪刀在手就可轻松随意地表现自己心中的想法…… 2学生实践、体会 (四)、评价展示

布置生肖乐园将学生的剪纸作品张贴展示 (五)、拓展延伸

欣赏和十二生肖的资料。如山西绣品、生肖鞋、民间剪纸、生肖邮票、生肖玩具拓展学生的视野,将剪纸作品与广泛的文化背景与十二生肖

联系在一起,学生就能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课后记:

课堂上教师注重讲授,在如何将知识,技能讲清楚上做文章,下功夫,学生只要全神贯注的听,就能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细致入微的讲解代替了

学生的感悟和认识。因此,学生始终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倾听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学生还需要动脑筋思考吗?我们培养的是有终身学

习能力的人,必须让孩子善于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是最重要的。 用剪纸的方法,有主题的来表现十二生肖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时先画后剪,画很重要,画时要抓住生肖动物的外形特征,类似剪影的

效果,然而光靠教师不断强调,教学效果不佳,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先让学生自由的画出动物的外形,请几位学生在黑板上绘画,接着我来进行修改,我轻轻擦去所有生肖动物的五官、身上的花纹,只剩下外

轮廓,有点象影子的效果,我再请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生肖动物还象吗?有的还象,有的却面目全非了,我趁势发问:“为什么擦去一部分

后,有的生肖动物还能那么明显,而有的却看不出来了呢?”学生开始思考起来,经过激烈的讨论,达成了共识:剪纸生肖动物绘制的关键

是五官、花纹,而是外形,要想剪出的动物更生动有趣,更要突出、夸张的表现动物的外形特征如,大的更大,长的更长,才能使动物的形

象栩栩如生……不需要教师将答案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给他们自主探究的空间,通过思考和讨论,他们自己就能发现问题,并找到答案,,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也就格外注意得之不易的制作要领,掌握的更迅速准确,教学成效更加显著。

我觉得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多些思考,自己去发现问题的关键,这个过程也许比结果更有意义, 《剪纸十二生肖》教学随笔

剪纸因其材料(纸)和所用工具(剪刀、和刻刀)决定了它自己的艺术特色,它的造型全凭淳朴的感情与直觉的印象基础,因此形成单纯、

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表现出人们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其造型特点

尤其值得研究。然而,多数的教师、家长鼓励学生追求现代、时尚、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儿童油彩、漫画、卡通画、电脑绘画等,对于

民间艺术的热爱,笔者利用美术教学的契机,对剪纸艺术的课程及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 建议及做法:

1、走进生活大课堂,我先学后教

2、课堂上我怎样教,使学生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究剪纸艺术的要领 探索过程:

预备课——我先向生活学

随着世界知识的交融和共通,人们都在追寻运用高科技表现的现代艺术形式,另类,前卫充斥着我们的眼球,传统的民间的工艺似乎成了落后、庸俗的象征,嗤之以鼻。现代和传统真的成了对立的吗?然而究竟何种艺术更具生命力呢?我个人认为,中国作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文明古国,为何要舍弃自身的优势?俗话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具备自身的特色的艺术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我喜欢传统艺术,大学时就选修了国画、书法、篆刻、版画、民间工艺等学科,总觉得那些独具东方魅力,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传承着中国千年的文化底蕴,那样珍贵,值得继承发展。对于教学中有关传统民间艺术的篇幅更是情有独钟,如十二生肖(剪纸)、戏剧脸谱、彩灯、风筝等等我都渴望尽可能多的了解他们的渊源,艺术风格,并在生活中不断学习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记得一次外出旅游,我看到当地老人卖剪纸作品,那些形象生又满皱纹的手看不出任何特别之处,我心里甚至有些怀疑,她能剪吗?只见她一把剪刀在手,取来一张红纸,不需要什么构图,转眼一直啼鸣的公鸡就应运而生,真是神了,我好奇的问,“你学过绘画吗?”老人摇摇头,“那你怎么剪得这么像呢?”老人指着那只公鸡说,“鸡在心里,你看影子像就行!”“影子”哦,我才醒悟过来原来老人说的是外形,她早已把鸡的外形熟记于心了。的确,看看周围的剪纸作品大多是些动物和花卉,它们的外形都很生动,甚至夸张,在外轮廓形象的基础上,内部又进行了装饰和美化,虽然这些剪纸作品算不上高深有创意,但很适合小学生的*作和表现。看,花钱既买到了剪纸作品,又得到了些剪纸的窍门真是值得呀!

第一堂课——将剪纸艺术带进课堂——剪纸太难了

运用剪纸方法表现生肖动物是本节课的要求,首先要让孩子们喜欢这种方式,也就是感兴趣,我生动的描诉剪纸的历史渊源,告诉学生这是咱们中国传统的艺术,别的国家可没有我们剪纸艺术这样高明哦,并让孩子们收集各式剪纸图案,从中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我将自己的剪纸作品作为奖励赠送给学生,孩子们看到老师这样喜爱剪纸,亲其师信其道,对剪纸也更多了一份兴趣。民间的剪纸艺术家几乎不用画稿,只凭心中的记忆就能剪成作品,喜欢剪纸的法国画家马蒂斯说:剪刀比铅笔更敏捷,一把剪刀在手就可轻松随意地表现自己心中的想法……于是我放手让学生设计,孩子们多数喜欢造型复杂,*真的形象,有的还特意运用了拟人的方法,看身穿美丽衣服的小兔多美呀,老牛的眼睛多么有神呀,看起来真不错,可是运用剪纸的方法表现就成了问题,再生动的五官,再美观内部花纹,对于初学剪纸的孩子来说都是难以把握的,满心欢喜的设计出生肖形象,可剪刀只能在外形上打转转,那细致的内轮廓只能望而兴叹了,忙碌了半天,效果不佳,“剪纸太难了”?孩子们都有些唉声叹气…… 第二堂课:改变教法——剪纸真有趣

看着学生交上来的一张张不成样的剪纸作业,我陷入沉思,问题出在哪?剪纸的要领对于初学的儿童来说先把握好造型这一关,民间艺

术家门已有了深厚的形象积累,所以他们随心所欲,而学生在现有阶段还做不到,用剪纸的方法,有主题的来表现十二生肖,设计时必须先

画后剪,画很重要,画时更要抓住生肖动物的外形特征

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 内 容

第一周 聚聚散散 第二周 小圆点的魅力 黑与白 第三周 主体与背景 第四面 冰川与晚霞 第五周 画嗅觉 第六周 卡通画 第七周 双胞胎 第八周 藏书票

第九周 我和我的小伙伴 第十周 那一刻的我 第十一周 舒畅的春游 第十二周 哪些是相同的 第十三周 千变万化的帽子 第十四面 飘来飘去的小岛 第十五周 迷宫 电脑美术 第十六周 会游的玩具 第十七周 光的魅力 第十八周 珍爱国宝 秦始皇陵兵马俑 课题:聚聚散散 第1、2课时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体验起作品中的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2、鼓励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实践,尝试,体会聚与散的不同艺术效果。3、 通过实践,尝试,使学生知道聚与散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4、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1、欣赏作品体验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2、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 教具学具:水彩、毛笔、纸、水罐、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