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如何引导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下载本文

■学科教学

激 发 学 生 情 感 收 获 审 美 愉 悦 ——谈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情感体验

胶南市第五中学教科室 曲丽

内容摘要:情感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前提和关键,而情感体验是普通高中音乐欣赏课中的重要环节。音乐教师有责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在音乐鉴赏中获得情感体验,使他们的情感得到释放并引起共鸣,从而达到真正的喜爱音乐、理解音乐。

关键词:音乐欣赏 情感体验 审美愉悦

“通过音乐欣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对音乐鉴赏课的基本目标要求之一。作为一种情感的艺术,音乐通过声音表达着人们的各种愿望和情感,荡涤着人们的心灵。正如黑格尔所说:“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通过音乐欣赏,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及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显得尤为重要。 一、情感体验在音乐鉴赏课中的重要性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已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而情感体验是指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欣赏作品或演唱作品时引起的一系列情感反应。音乐中的投入、想象、联想、思考的范围是广阔的,是不可造型的艺术,并在瞬间或长期都可有着不同层次的情感。音乐欣赏时,学生可通过听觉器官,感知到音响效果,也许会直接与他们的人生经历相撞击,从而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还可能产生时空的超越,让他们置身于音乐的意境,与音乐表现的内容情景“同呼吸,共命运”,从而真正陶冶心灵,升华情感。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有责任让学生了解如何去体验音乐,感受音乐,使他们的情感得到释放并引起共鸣,从而达到真正的喜爱音乐、理解音乐。

一位高一学生曾在音乐欣赏课后写下如下体会:“音乐欣赏课让我了解了许多前所

未闻的音乐知识,而使我记忆犹新的并不仅仅是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传奇的音乐创作经历和脍炙人口的名曲,而是我沉浸在每部乐曲中时那种难以名状的感觉,那似乎是一次次圣殿中的洗礼,洗去心灵上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的阴霾,洗出自然的亮色和心灵的一片净土;又仿佛是一次次母女间的叙谈,那么亲切,那么真实,你尽可以倾吐所有的烦恼和不快,你可以得到最诚恳的劝慰和开导,甚至超出你的预计。提起音乐,我总觉得有很多心得,很多感触,却难以用语言准确表达,但我将永远不变那颗——爱乐心。”这是一名普通高中学生发自内心的话语,个人的情感与音乐相融合产生的美好体验,如同一股清泉自然地流淌在她的心中,将使他回味无穷,受益终生。可见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的基本要求

1.准确、深刻、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专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对音乐的欣赏也只能说“见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

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真正的音乐欣赏。因此,引导学生准确、深刻、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之一。

2.全方位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

从音乐中获得的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当然,欣赏者能够在自己的意识中,把因听觉感受到的音响转化为感情的体验,是要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的,而当欣赏者对某种音乐音响及其艺术风格不熟悉,不能正确地进行音乐感知的时候,那他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感情体验。

如果仅凭直感去进行体验,虽然有可能体验到乐曲的基本感情,但却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的感情类型的体验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认识地参与。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只有在对乐曲感情赖以产生的思想

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

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音乐鉴赏中获得情感体验 1.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情感

在音乐鉴赏课中,教师应根据音乐情绪、风格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环境氛围。因为,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帮助学生进入聆听音乐的最佳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他们进行想象,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上课时,应鼓励学生积极跟随着音乐的节拍及旋律的起伏,做出自然的肢体活动,有时闭目聆听,有时安然感受,让优美的旋律自然流淌到他们的心底,让他们投入地体验音乐的魅力,从而得到美的享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在现代教育手段中,多媒体的运用更能结合音乐作品,发挥出很好的情景功效。特别是在欣赏音乐形象明显的组曲、交响音诗、音画等作品时,效果更为明显。如:在鉴赏德彪西的交响音画《水中的倒影》时,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音乐的同时,配合动漫画面——平静的水面上,微风乍起,空中飘落下一片树叶,触及水面后泛起层层涟漪,在阳光的照耀下,微波荡漾,波光粼粼……静谧的画面与优美的音乐融合,让学生在视听中如同身临其境,将产生非常好的欣赏效果。

另外,教师的语言、丰富的表情、体态的表演,都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对音乐的想象,有时甚至可以代替一定的视听效应,增强艺术感染力。

2. 着手意境,引起情感共鸣

音乐的奇妙在于能描绘出让人心动的意境和让人心醉的情感。无论是欣赏歌曲还是乐曲,都可以从意境着手,以情感为切入口。这也符合音乐艺术审美活动的客观规律。例如:在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与乐曲内容相吻合的画面,再随着音乐的进行,用诗意的语言或画外音,从作品本身的意境出发,娓娓讲述:具有引子性质的第一乐段,是节奏自由的散板,琵琶模拟由慢而快的鼓声,箫和古筝描写远处鼓楼上回响的钟声,紧接着由琵琶、古筝、大胡、二胡、洞箫等齐奏出优美如歌的主题旋律,描写了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美丽景色。主题旋律后的第二乐段《月上东山》为第一次变奏,它展现出和风宜人的月夜景色,如阵阵微风吹动着江水,意境非常清丽,音乐恬静而开阔,流畅而又清澈,形象地刻画了一轮明月从东山升起,在云层中游移,皎洁的月光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银光闪闪的美丽景致。第三乐段《风回曲水》为第二变奏,音乐生动地表现了江风拂动水面,

吹皱一江春水,江面上微波荡漾及舟上游客们心情欢快的情景。第四乐段《花影层叠》则描写了阵阵清风吹动岸边的花木,班驳的花影与波光粼粼的水面相互掩映,月夜朦胧的迷人画面……诗意的语言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及生动的画面,如同一幅幅迷人的交响音画,展现在学生面前,回响在他们的耳畔,不知不觉间将学生带入了音乐所描绘的美妙意境中,心灵为之陶醉,性情为之澄明,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样的课堂将充满引人之趣和动人之情,洋溢出人文精神的光辉,给人以意境美、文学美、语言美、艺术美的高度享受。

3. 鼓励创造,引发情感升华

艺术创新是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的最佳方式。音乐创新的实质是用其他艺术手段进行创造和实践,从而再现音乐的情感体验,实现艺术审美的情感升华。“真正的教育在于老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经常激发他们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苏霍姆林斯基语)在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之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新,引起学生感情升华,鼓励学生用各种方式进行对音乐的再创造。例如:在让学生欣赏歌曲《祝酒歌》时,可让学生边击节拍,边唱歌曲,从中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欢乐情绪;在欣赏《牧歌》时,可让学生随着音乐划拍或舞蹈,感受旋律的悠长及音乐所描绘的草原的无限广阔与辽远;在欣赏乐曲《国旗颂》时,可让学生伴随着震撼人心的旋律进行诗歌朗诵及舞蹈表演,或者用绘画、剪贴画等形式描绘国旗,表达自己对国旗的崇敬和热爱之情……将音乐、文学、绘画等表现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赋予他们展现情感的空间,抒发学生内心激荡的情感,让一首首动人的音乐作品,如同袅袅余音长久回荡在他们的心间。

情感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前提和关键,而情感体验是普通高中音乐欣赏课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从喜欢听音乐,到用心、用情去聆听音乐,再到理解、评价、分析音乐,使学生的欣赏层次逐步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也使音乐欣赏课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

姓名:曲丽,女,中学一级教师。有两篇论文获国家级一等奖,一篇论文发表于《中国基础教育》,多篇论文获省市级一、二等奖;在2008年胶南市优质课比赛中获二等奖,2008年度山东省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